-
公开(公告)号:CN11902417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25008.8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R31/36 , G01R31/378 , G01R31/367 , G01R31/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容量衰减因素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电池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与安时积分模型建立电池状态空间方程;将容量衰减因素导致的模型误差作为新增状态量与原有状态量合并进行同步估计,得到考虑容量衰减因素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状态空间方程;对电池状态空间方程进行求解,同时引入遗忘因子矩阵,提高算法对于SOC初值偏差的适应能力。本发明将容量衰减导致的模型误差加入到原有状态向量中,利用增广扩展卡尔曼滤波实现了对于该模型误差的同步估计与补偿,从而提高了SOC估计的精度。同时,遗忘因子矩阵的引入,提高了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241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25006.9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R31/36 , G01R31/392 , G01R31/387 , G01R31/367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SOC和SOH联合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在电池建模过程中将衰减导致的容量偏差进行显性表征,得到用于SOC和SOH联合估计的状态空间方程;二、利用ATEKF算法求解该状态空间方程,得到并行的SOC估计器和SOH估计器,然后在两个估计器中分别引入遗忘因子;三、利用SOH估计器的迭代结果对SOC估计器的迭代结果进行补偿。本发明在估计SOC的同时实现了对于SOH的估计,而对于SOH的估计又反过来提高了SOC的估计精度。另一方面,遗忘因子的引入提高了联合估计算法抗初值误差干扰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16488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868179.7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比例因子误差补偿方法,属于导航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一,建立INS误差方程;二,建立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模型;三,将比例因子误差在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模型方程中表征;四,将包含比例因子误差的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模型解耦,得到并行的导航状态量估计器和比例因子误差观测器,用来同时估计导航状态量和比例因子误差。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导航状态量和比例因子误差解耦估计算法,可以实现对于比例因子误差的估计,进而实时补偿导航状态量的估计误差。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提高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精度;特别是能够缓解在GNSS信号失效情况下纯惯导解算的发散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799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010126717.2
申请日:2010-03-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16H4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作混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动力耦合装置的差速器,旨在克服行星齿轮(3)及行星齿轮轴(4)间的滑磨问题。其包括差速器壳体(1)、半轴齿轮(2)、行星齿轮(3)、行星齿轮轴(4)、轴承盖(5)、滚动轴承(6)与垫片(7)。行星齿轮轴(4)一端装入行星齿轮(3)轴孔中,行星齿轮轴(4)和行星齿轮(3)轴孔间为过盈配合,行星齿轮轴(4)另一端通过一对滚动轴承(6)装入差速器壳体(1)上、下孔内,两根行星齿轮轴(4)的回转轴线共线并和半轴齿轮(2)的回转轴线垂直相交。轴承盖(5)与垫片(7)固定在差速器壳体(1)上、下孔外端凸台的端面上。行星齿轮(3)背面和差速器壳体(1)内壁间设置有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560587A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200410010723.6
申请日:2004-03-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驱动系统工况循环和动态循环台架试验方法。无需进行样车或样车底盘的设计试制,以驱动系统为试验对象,在台架上实现工况循环和动态试验循环,测量整车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和排放的测量。驱动系统动力经变速器,通过传动轴与整车惯量模拟飞轮组前端连接,飞轮组后端与测功机输出轴连接,测功机模拟输出道路行驶阻力功率和制动功率,通过台架主控制系统对驱动系统状态和输出功率的控制,以及对测功机输出功率的控制,在台架上实现工况循环和动态试验循环,从而实现对整车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和排放的测量。该试验方法适用于传统内燃机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实施周期短,工作量小,成本低,技术风险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40646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210881084.9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捷联惯导系统大失准角初始对准方法,属于导航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一,建立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非线性模型;二,在大失准角条件下,在模型简化过程中保留非线性特征;三,利用EKF算法递推流程,求解上述模型状态空间方程,估计失准角,完成初始对准。本发明提出的针对大失准角的车载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算法在模型化简与算法求解过程中将非线性因素予以保留,改善了模型的准确性与算法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增强天向失准角的可观测性,提高算法的稳定性,从而获得更好的对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648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34595.X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R31/387 , G01R31/367 , G06F17/11 , H03H17/02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容量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基于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与安时积分模型对锂离子电池建模时,电池容量的衰减会导致模型误差,利用卡尔曼滤波建立估计这一容量衰减误差的状态空间方程;进行算法初始化;迭代计算,引入遗忘因子以增强算法抵抗初值误差干扰的能力;电池额定容量与容量误差的差值即为电池当前实际容量的估计值。本发明利用卡尔曼滤波模型误差估计理论为电池容量估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和解决方案,同时,由于遗忘因子的引入,使得算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备更强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2517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675271.7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R31/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SOC与容量联合估计方法,属于动力电池管理领域。具体步骤为:一,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二,结合电池模型与安时积分模型建立状态空间方程;三,将电池容量衰减量作为电池模型误差在状态方程中表征;四,解耦估计算法得到并行的状态量估计器与模型误差估计器,即误差校正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可以用来同时估计锂离子电池SOC和容量。本发明提出估计电池模型误差的EKF改进算法,将电池老化导致的容量衰退作为模型误差,使用基于EKF的SOC和模型误差的解耦估计算法,实现对容量的估计,并实时补偿SOC的估计误差。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但可以提高SOC估计的准确度,还可以实现对容量误差的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62517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675271.7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R31/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SOC与容量联合估计方法,属于动力电池管理领域。具体步骤为:一,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二,结合电池模型与安时积分模型建立状态空间方程;三,将电池容量衰减量作为电池模型误差在状态方程中表征;四,解耦估计算法得到并行的状态量估计器与模型误差估计器,即误差校正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可以用来同时估计锂离子电池SOC和容量。本发明提出估计电池模型误差的EKF改进算法,将电池老化导致的容量衰退作为模型误差,使用基于EKF的SOC和模型误差的解耦估计算法,实现对容量的估计,并实时补偿SOC的估计误差。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但可以提高SOC估计的准确度,还可以实现对容量误差的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799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26717.2
申请日:2010-03-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16H4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作混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动力耦合装置的差速器,旨在克服行星齿轮(3)及行星齿轮轴(4)间的滑磨问题。其包括差速器壳体(1)、半轴齿轮(2)、行星齿轮(3)、行星齿轮轴(4)、轴承盖(5)、滚动轴承(6)与垫片(7)。行星齿轮轴(4)一端装入行星齿轮(3)轴孔中,行星齿轮轴(4)和行星齿轮(3)轴孔间为过盈配合,行星齿轮轴(4)另一端通过一对滚动轴承(6)装入差速器壳体(1)上、下孔内,两根行星齿轮轴(4)的回转轴线共线并和半轴齿轮(2)的回转轴线垂直相交。轴承盖(5)与垫片(7)固定在差速器壳体(1)上、下孔外端凸台的端面上。行星齿轮(3)背面和差速器壳体(1)内壁间设置有间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