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独立减震功能的履带行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49134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210239831.5

    申请日:2012-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独立减震功能的履带行走装置,包括履带架、驱动轮、导向轮、多个支重轮以及履带,该驱动轮可转动设置在履带架上并与履带传动相连,该履带套设在驱动轮、导向轮以及多个支重轮的外部;该导向轮可转动设置在履带架上;该多个支重轮位于履带架下方并沿履带行走装置的行走前后方向间隔设置,该每一支重轮均通过支重轮轴、摆动杆和摆动轴而与履带架相连,该摆动杆一端通过摆动轴而与履带架转动相连,另一端通过支重轮轴而与支重轮转动相连;该履带行走装置还设置有多个吸震减震单元,每一吸震减震单元对应于一根摆动轴设置。如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同时具备较好的减震性能和地形自适应能力。

    一种带独立减震功能的履带行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4913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39831.5

    申请日:2012-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独立减震功能的履带行走装置,包括履带架、驱动轮、导向轮、多个支重轮以及履带,该驱动轮可转动设置在履带架上并与履带传动相连,该履带套设在驱动轮、导向轮以及多个支重轮的外部;该导向轮可转动设置在履带架上;该多个支重轮位于履带架下方并沿履带行走装置的行走前后方向间隔设置,该每一支重轮均通过支重轮轴、摆动杆和摆动轴而与履带架相连,该摆动杆一端通过摆动轴而与履带架转动相连,另一端通过支重轮轴而与支重轮转动相连;该履带行走装置还设置有多个吸震减震单元,每一吸震减震单元对应于一根摆动轴设置。如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同时具备较好的减震性能和地形自适应能力。

    一种数模混驱挖掘机的挖掘阻力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0493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339338.3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模混驱挖掘机的挖掘阻力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挖掘机在挖掘物料过程中的实际挖掘数据;对实际挖掘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挖掘参数和实际挖掘阻力;建立物料与铲斗交互机理模型,计算理论挖掘阻力;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挖掘阻力预测模型,所述挖掘阻力预测模型以物料参数、铲斗参数和挖掘参数(挖掘深度、挖掘角度等)作为输入,输出预测阻力;以理论挖掘阻力和实际挖掘阻力构建损失函数,训练挖掘阻力预测模型;利用训练好的挖掘阻力预测模型实现挖掘阻力预测。本发明通过分析挖掘机挖掘物料过程中铲斗与物料的交互状态并建立了物料与铲斗交互作用机理模型,再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准确预测挖掘机的挖掘阻力。

    基于电机热耦合的纯电动客车行驶性能指标的仿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516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1174513.0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电机热耦合的纯电动客车行驶性能指标的仿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电机模型的热参数以及温度场分析中的热生成率以及散热率进行计算;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电机模型,并进行边界条件和载荷的输入、网格划分以及仿真;在Simulink中搭建立电机热耦合模型,并利用在Ansys Workbench中电机模型对Simulink中搭建立电机热耦合模型进行验证;在Simulink中搭建电池模型、减速器模型、整车动力学模型以及驾驶员模型,并结合电机热耦合模型建立整车模型;对整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电机热耦合对纯电动客车行驶性能指标影响。本发明方法能够对电机温升对纯电动客车整车行驶指标影响提前了解,从而能够及时的做出策略上的调整,避免因电机过热而导致一系列问题。

    一种压差自适应按摩椅消声器

    公开(公告)号:CN11328447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0425790.8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按摩椅消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差自适应按摩椅消声器,能够针对按摩椅短时间内动态过渡至稳态的排气过程做出自适应调节,通过弹簧复位力和穿孔管组件两侧压差实现压力平衡控制和筒体各膨胀腔腔体大小的浮动变化。同时采用组装式结构和调节结构,分别实现穿孔管的更换和腔体容积大小的预调整。该消声器结构灵活,根据按摩椅工作模式调节内部阀芯位置,整个排气过程压力自适应调整,具有拆卸组装方便、维护成本低、背压及气体流通面积可调、传递损失大等优点。

    工程机械局部作业场景动态三维重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9207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98311.6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局部作业场景动态三维重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结合改进的YOLOv4算法,对双目相机进行标定,获取较为准确的内外参数,利用SGBM算法进行双目立体匹配,采用WLS滤波获取高精度视差图,搭建双目立体视觉测距平台,实现对动态目标的自动识别和测距定位;对自动识别的目标进行点云组合滤波使框架适应室外非结构化地形环境,并在ORB‑SLAM2的基础上采用多线程和关键帧在CPU上实时构建稠密点云地图和八叉树地图,再根据地面方程求取相机安装参数,实现地面分割与占据栅格地图构建;通过改进的YOLOv4算法和ORB‑SLAM2稠密建图系统相结合,提高系统的定位准确度,再构建平截头体与三维KD‑Tree去除虚假点云,保证三维地图的准确性,实现工程机械三维作业场景重构。

    面向工程机械集群作业的空-地一体化动态环境感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14171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011347243.4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面向工程机械集群作业的空‑地一体化动态环境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获得全局机载图像信息与位置信息的机载环境感知系统、用于获得局部车载图像信息与位置信息的集群车载环境感知系统和数据采集与分析中心,该数据采集与分析中心获取全局机载图像信息、局部车载图像信息和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动态环境地形深度信息。本发明通过无人机机载环境感知系统和集群车载环境感知系统实现图像信息和位置信息的高效、实时采集和传输,智能化程度高,适用于工程机械集群作业,能够实现空‑地一体化的动态环境感知,为工程机械集群作业中

    基于铲装前后物料堆三维重构的铲装体积获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588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594238.2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方法包括:采集铲装前物料堆表面的双目图像;对双目图像进行特征点检测、描述、匹配和提纯,计算得到稀疏匹配特征点和视差,并获得三角映射参数;基于稀疏特征点和视差,构建得到稀疏三维点云;基于稀疏三维点云和三角映射参数,构建得到铲装前物料堆表面稠密三维点云模型;对工程机械完成铲装后的物料堆表面进行双目图像采集,构建得到铲装后物料堆表面稠密三维点云模型;对铲装前后物料堆表面稠密三维点云模型进行点云降采样及点云配准;根据铲装区域边界对配准后点云模型进行精分割,得到实际铲装区域点云模型,并获得铲装体积。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估计工程机械铲装物料体积,对于实时评估工程进度和操作人员作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用于识别钛合金切削用J-C本构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705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36501.3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识别钛合金切削用J‑C本构参数的方法和装置,包括:1)用数控车床和测力计进行钛合金车削实验,获得实验切削力;2)选用J‑C本构模型并采用多水平正交设计多组参数,将参数带入二维车削仿真模型中获取不同组参数下的仿真切削力;3)参数识别以最小化仿真误差为目标,进行回归分析及迭代优化,在迭代优化过程中不断调整本J‑C本构模型的参数,将每一组参数对应的切削力与实验切削力对比得到误差,当误差小于设定的标准值时,算法停止迭代,得到优化后的J‑C本构模型中的参数。本发明不仅节约时间与成本,还有效地提高了材料本构参数获取精度,保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装载机铲斗内物料堆积密度评估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6225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911126703.8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装载机铲斗内物料堆积密度评估方法和装置,包括:1)实时识别装载机的挖掘作业状态,当识别到装载机完成铲掘进入运输阶段时,发出挖掘作业完成信号;2)获得挖掘作业完成信号后,采集铲斗的图像,采用视觉处理算法进行物料体积的动态评估,得到铲斗内物料体积V;同时,采集装载机动臂的压力数据和位置数据,进行载重大小的动态评估,获得铲斗内物料质量M;3)根据铲斗内物料体积V和物料质量M计算得到铲斗内物料堆积密度本发明无需人工操作,智能化程度高,适用于大批量作业,测量精度较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