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跨坐式后端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752095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15226.2

    申请日:2016-0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D17/06 B61D37/00 B61D37/003

    Abstract: 一种轨道车辆跨坐式后端墙结构,属于轨道车辆领域,实现了轨道车辆有人驾驶向无人驾驶转化的空间布局;本发明设置在轨道车辆司机室和客室之间,包括2个柜体、隔断和门上头,所述柜体长度方向沿车辆纵向设置,分别紧靠两边侧墙,柜体固定在地板及侧墙上;隔断在柜体处设有与之相适应的开口,隔断的开口与柜体的上表面及侧面固定连接;门上头横跨车内与车顶形状相适应,门上头固定在位于顶板上方与车体连接的顶板骨架上;隔断顶端固定在门上头上;本发明满足了有人驾驶及无人驾驶转换的各个空间布局需求,保证了司机室与客室的隔断功能,隔断方便拆卸、取消,实现了空间需求及更换功能。

    一种轨道车辆导向吸能装置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118645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1910956896.3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导向吸能装置及轨道车辆,导向吸能装置包括前端防爬齿、吸能组件、导向机构及安装座,所述吸能组件安装在前端防爬齿和安装座之间,所述吸能组件由至少三个各自独立且相互并排排列的型腔组成,在其中至少一个型腔内安装所述导向机构。本发明不但整体结构简单,而且具备良好的抗弯刚度及吸能特性,解决了车辆在偏载工况下造成的传统防爬器动作行为失稳、抗弯性能差等问题,大幅提升了耐撞水平,最大程度得保证了乘员的生存空间。

    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6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9855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411692.8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向架及轨道车辆,所述转向架包括构架,所述构架包括构架主体和安装座,所述构架主体为复合材料构架主体,部分所述安装座为复合材料安装座,部分所述安装座为金属材料安装座。复合材料构架主体和复合材料安装座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螺纹紧固件安装部位导电。复合材料构架主体和金属材料安装座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并且通过铆接件铆接并且通过结构胶粘接,在螺纹紧固件安装部位绝缘,在铆接件安装部位导电。本申请提供的转向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导电稳定可靠等优势。

    电磁继电器触点间隙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143876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907587.9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触点间隙检测方法,包括:为电磁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并确定出电磁继电器的线圈电流曲线;基于线圈电流曲线,确定出衔铁位移x与时间t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触点电压曲线和线圈电流曲线,确定出衔铁初始运动时刻以及电磁继电器的动静触点第一次闭合时刻;基于对应关系,衔铁初始运动时刻,以及电磁继电器的动静触点第一次闭合时刻,确定出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间隙大小。应用本申请的方案,提高了检测的通用性。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触点间隙检测系统,具有相应技术效果。

    控制受电弓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9961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711247743.9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受电弓的系统、方法和装置。其中,该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设备,安装在列车的顶部,用于采集受电弓的图像信息;监测主机,与图像采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图像信息,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控制按钮,用于在根据终端设备接收到的图像信息确定列车发生预设故障的情况下,生成控制指令;控制器,与控制按钮连接,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受电弓正常运行。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准确确定列车故障,导致列车在出现受电弓和接触网故障时继续运行,从而出现重大故障的技术问题。

    一种轨道车辆用逻辑控制系统生成方法及相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8595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378297.5

    申请日:2021-04-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用逻辑控制系统生成方法及相应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预处理轨道车辆用逻辑控制系统。获取预处理轨道车辆用逻辑控制系统中的继电器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包括安全等级、回路电压、回路电流、上电时序、位置和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目标继电器的属性信息判断目标继电器是否满足替换条件。若是,则确定目标继电器为预处理轨道车辆用逻辑控制系统中的目标可替代继电器。获取目标可替代继电器的控制逻辑,基于目标可替代继电器的控制逻辑生成目标可替代继电器的电子逻辑控制电路,将目标可替代继电器的电子逻辑控制电路替代目标可替代继电器,生成轨道车辆用逻辑控制系统,实现了轨道车辆高效安全的逻辑控制。

    车体碰撞吸能结构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29825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1167324.6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体碰撞吸能结构,包括安装在头车前端的前端碰撞吸能结构和安装在中间车端的中间端碰撞吸能结构,前端碰撞吸能结构包括与司机室骨架和蒙皮均连接的气密隔墙,以及沿车体的中心线布置在气密隔墙下方的前端车钩和对称分布在车体的中心线两侧并位于气密隔墙下方的前端防爬器,以及一个前端吸能模块,前端吸能模块偏向车体的中心线一侧安装在气密隔墙上;中间端碰撞吸能结构包括安装在底架下方的中间剪断车钩,以及安装在中间车的端墙两侧的中间吸能模块和安装在中间吸能模块下方且对应边梁位置处的中间防爬器,中间吸能模块的长度沿所在端墙的高度方向延伸。本发明能够在现有城轨车辆平台不变的前提下提升车辆碰撞安全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