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供汽轮机系统
    6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35552U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21039683.2

    申请日:2016-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电联供汽轮机系统,包括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和再热器,高压缸的排汽口通过冷再热蒸汽管道与再热器的入口连通,在冷再热蒸汽管道上设有通向热网的冷段抽汽支路,在冷段抽汽支路上从上游至下游依次设有冷段抽汽关断阀、冷段抽汽快关调节阀和冷段减温减压装置;再热器的出口通过热再热蒸汽管道与中压缸的进汽口连通,在中压缸的进汽口上设有再热蒸汽进汽阀组。通过冷段抽汽支路实现高排可调整抽汽,相较现有技术的温差浪费要小得多,减少了高品质能源浪费,使实际抽汽温度与抽汽需求温度相匹配,适用抽汽需求参数范围广,且无需在汽轮机通流内设置旋转隔板或座缸阀来实现抽汽,机组通流内效率高。

    轴向排汽排汽缸轴承座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189968U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20915480.4

    申请日:2015-1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向排汽排汽缸轴承座冷却结构,轴承座位于排汽缸壳体内,轴承座上固定有穿过排汽缸壳体至外部的支撑脚,支撑脚位于排汽缸壳体内的部分套有隔热罩。优选的,隔热罩与支撑脚之间的空间形成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外部、位于排汽缸壳体内部的抽气口连通,抽气口与抽气机构连通。该轴向排汽排汽缸轴承座冷却结构,将润滑油管路集成到轴承座的支撑脚内,不额外占用通流面积,同时采用了一种先进的强制对流冷却支撑脚的结构设计,采用轴封抽汽和排油烟管抽气引导空气流动,对支撑脚进行强制表面对流换热冷却,抵消了润滑油以及排汽对轴承座带来的大部分加热效果,保证了轴系标高的稳定。

    一种双透平、联合循环的热电联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685319U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20853500.0

    申请日:2013-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透平、联合循环的热电联供系统,包括燃气轮机、主汽轮机、余热锅炉、热网抽汽系统;余热锅炉与燃气轮机排烟管路连接,利用燃气轮机排烟余热生产出高、中、低压蒸汽,分别注入主汽轮机的高、中、低压缸内膨胀作功,带动发电机输出电能。高压缸排汽口连接高排逆止阀再连接第一安全阀,第一安全阀下游连接两条支路,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调节阀,连接余热锅炉的中压汽包;第二支路设有关断阀和第二调节阀,连接一小背压式汽轮机,小背压式汽轮机的排汽口连接第二安全阀,第二安全阀下游连接一单向阀,单向阀连接热网抽汽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热电联产汽轮机抽汽点处参数与热用户需求间不匹配的难题,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调相机组轴系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122903U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20219236.8

    申请日:2018-02-07

    Inventor: 张立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合循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调相机组轴系支撑结构,包括单轴布置的燃气轮机、发电机和汽轮机,燃气轮机的转子与发电机的转子的一端通过第一离合器连接,发电机的转子的另一端与汽轮机的转子通过第二离合器连接,在燃气轮机的转子上设有第一推力轴承作为第一死点,在第一离合器与发电机之间布置有第二推力轴承作为第二死点,在汽轮机的转子上设有第三推力轴承作为第三死点。可实现调相运行时发电机轴系与燃气轮机轴系及汽轮机轴系的安全脱开,保证调相运行的安全可靠,从而保证机组能够实现调峰运行和调相运行,并在调峰运行模式和调相运行模式之间安全可靠地切换。(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轴承座落地支撑的轴向排汽排汽缸

    公开(公告)号:CN205189969U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20917944.5

    申请日:2015-1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座落地支撑的轴向排汽排汽缸,它包括排汽缸外壳,排汽缸外壳固定于排汽缸基础上,排汽缸外壳内设有用于支撑转子轴承的轴承座,轴承座设有多个伸出至排汽缸外壳的外部的斜支撑,斜支撑的伸出至排汽缸外壳外部的端部固定于排汽缸基础上。该轴向排汽排汽缸,轴承座落地支撑并且将轴承座与排汽进行隔离,解决了当前座缸式轴向排汽排汽缸面临的难题,提升了轴向排汽汽轮机组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将轴向排汽排汽缸在不增大动静间隙的前提下应用于空冷机组,提升空冷机组的效率。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排汽缸就是轴承座落地支撑的轴向排汽排汽缸,且其轴承座与排汽区完全隔离,不受排汽参数的变化影响,可以同时适应空冷、湿冷。

    一种联合循环的热电联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499735U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20551856.9

    申请日:2013-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Y02P80/15 Y02P80/15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联合循环的热电联供系统,包括汽轮机、余热锅炉、热网抽汽系统;汽轮机包括高、中、低压缸;余热锅炉包括高、中、低压汽包,三汽包分别产生三股蒸汽:高、中、低压蒸汽,分别注入汽轮机的高、中、低压缸内膨胀作功,带动发电机输出电能。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缸的排汽管道上设有一高排逆止阀,为供热而设计的热网抽汽系统设于高排逆止阀的下游,热网抽汽系统包括两个并联的调节阀,其中第一调节阀连接实现汽轮机一级调整抽汽的第一级减温减压装置,第二调节阀通过一冷再热管道连接中压蒸汽发生器和中压过热器之间的管道。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联合循环热电联供系统相比,具有运行效率高,发电效率高,高品质能源浪费少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