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1621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228093.7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稳定同位素标记α‑乳白蛋白特征肽段的合成方法,利用液相合成多肽方法,以稳定同位素标记或非标记缬氨酸为起始原料,和Fmoc保护的非标记或者标记甘氨酸,在缩合剂的作用下,合成二肽,然后脱掉保护基Fmoc,再和Fmoc保护的非标记或者标记异亮氨酸,在缩合剂的作用下,生成三肽,依次和Fmoc保护的非标记或者标记天冬酰胺、酪氨酸、色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组氨酸以及和Cbz保护的非标记或者标记赖氨酸进行反应,最终生成稳定同位素标记α‑乳白蛋白特征肽段VGINYWLAHK。本发明合成的产品化学纯度达99%以上,同位素丰度在99%以上,可充分满足食品中过敏原α‑乳白蛋白的检测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6378189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679900.2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乙烯基咪唑或乙烯基吡啶与磺酸内酯在溶剂中混合反应,制备得到磺酸功能化咪唑或磺酸功能化吡啶与二乙烯基苯在溶剂中混合,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交联的磺酸功能化咪唑或交联的磺酸功能化吡啶,在分散剂中浸泡0.5~12h,然后加入酸,控制温度为25~90℃,反应0.5~12h,制备得到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改善传质效率、提高催化活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78740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663833.6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IPC: C07C215/68 , C07C215/60 , C07C215/30 , C07C213/00 , C07C213/02 , C07C255/59 , C07C253/30 , C07C271/44 , C07C269/00 , C07B5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同位素标记β受体激动剂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以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甲醇为原料,与丙酮或稳定同位素标记丙酮反应并氨化后得到稳定同位素标记叔丁胺;(2)采用溴代酮类化合物作为β受体激动剂类化合物前驱体与稳定同位素标记叔丁胺反应制备得到稳定同位素标记β受体激动剂类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稳定同位素标记β受体激动剂的方法,简单、安全可靠,产品经分离提纯后,化学纯度可达99.0%以上,同位素丰度在98.0%atom以上,可充分满足食品安全领域残留检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96802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18511.7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IPC: C07C215/68 , C07C2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15/68 , C07B2200/05 , C07C213/00 , C07C221/00 , C07C22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稳定同位素标记克伦普罗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稳定同位素标记2,6‑二氯苯胺为原料,经付克酰基化反应生成稳定同位素标记3,5‑二氯‑4‑氨基苯乙酮;(2)稳定同位素标记3,5‑二氯‑4‑氨基苯乙酮经溴化得到稳定同位素标记3,5‑二氯‑4‑氨基‑α‑溴代苯乙酮;(3)稳定同位素标记3,5‑二氯‑4‑氨基‑α‑溴代苯乙酮和异丙胺反应得到稳定同位素标记1‑(4‑氨基‑3,5‑二氯)‑2‑异丙基氨基乙酮;(4)稳定同位素标记1‑(4‑氨基‑3,5‑二氯)‑2‑异丙基氨基乙酮和还原剂反应生成稳定同位素标记克伦普罗。本发明工艺路线简单,易于合成,稳定同位素原子利用率高;所得产品易分离提纯,化学纯度与同位素丰度在99%以上,可充分满足食品安全领域痕量检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00455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247331.5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醇醚替代燃料尾气改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重量百分比先后加入以下原料:醇类组合物30%~60%、酯类组合物5%~35%、醚类组合物3%~17%、烷类组合物2%~18%、促进剂1%~20%,混合均匀后得到车用醇醚替代燃料尾气改善剂;使用时将改善剂加入到车用醇醚替代燃料中,搅拌后稳定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车用醇醚替代燃料尾气改善剂对原车用醇醚替代燃料的理化性能、动力性能、经济无任何负面影响,对尾气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其中HC排放减低10%~50%;CO排放降低20%~60%;NOx降低5%~30%;甲醛降低5%~20%;PM2.5降低20%~40%,PM10降低20%~55%。
-
公开(公告)号:CN103525482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534127.7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用醇醚替代燃料金属构件腐蚀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芳香族羧酸、不饱和脂肪酸、有机含氮化合物及活性阴离子等基础原料通过复配产生协合作用得到。采用本发明腐蚀抑制剂配制的醇醚替代燃料,具有良好的腐蚀抑制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保护效果单一的不足,特别是在模拟醇醚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甲酸的腐蚀环境中,碳钢、铜及铜合金的缓蚀效率仍高达95%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车用醇醚替代燃料金属构件腐蚀抑制剂,具有用量少、制造成本低、防腐效果好、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绿色清洁等特点,可有效抑制车用醇醚替代燃料对发动机金属构件的腐蚀。
-
公开(公告)号:CN103071488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10008180.3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 上海化工院青磊特种气体有限公司
IPC: B01J23/652 , B01J23/89 , C01B3/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气催化脱氧制备高纯氢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催化剂以钯或铂为主要催化剂活性组份,同时添加剂少量稀土元素及过渡金属作为助催化剂组份,与催化剂载体通过浸渍、干燥、焙烧制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催化剂制备原料易得,制备简单,成本低廉,运输储存安全。利用其进行氢气纯化,操作温度低,气体压力范围广,所得产品气体纯度高,可达99.99995%。
-
公开(公告)号:CN101973910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010506103.7
申请日:2010-10-14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IPC: C07C251/30 , C07C249/02 , C07C211/50 , C07C209/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同位素标记三苯甲烷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甲醇与苯胺经甲基化反应生成N,N-二甲基苯胺,与联结剂、米氏醇或米氏酮反应后再氧化得到稳定同位素标记的隐性结晶紫或结晶紫,即为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稳定同位素标记结晶紫、隐色结晶紫经分离提纯后,化学纯度达99%以上,同位素丰度在98%atom以上,可充分满足食品安全领域兽药残留检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914396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10256514.5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 上海凯赢达化工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上海化工院天孚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C10L1/06 , C10L1/02 , C10L1/23 , C10L1/232 , C10L1/233 , C10L1/222 , C10L1/223 , C10L1/198 , C10L1/19 , C10L1/185 , C10L1/183 , C10L1/182 , C10L1/16 , C10L1/10 , C10L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甲醇汽油微乳液及其配制方法,根据微乳化理论,利用改性甲醇(10~70)重量份、汽油(27~87)重量份及助溶剂(3~20)重量份等基础原料配制出一种车用甲醇汽油微乳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配制的车用甲醇汽油微乳液辛烷值高(研究法辛烷值>100),抗水性强,解决了对橡胶、塑料等非金属部件的溶胀、对金属部件的腐蚀以及低温启动性能差和易产生气阻等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417939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810203870.3
申请日:2008-12-02
Applicant: 上海化工研究院
IPC: C07C53/126 , C07C51/15 , A61K51/04 , A61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辛酸-1-13C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属镁、溴代正庚烷、无水的溶剂混合,搅拌,加热回流反应得到液体I;(2)将浓硫酸滴加到Ba13CO3中,生成的气体通入另一容器用液氮冷冻;(3)将步骤(1)生成的液体I滴加到步骤(2)生成的液氮冷冻气体中得到液体II;(4)将无水的溶剂加入到剩余的液体I中;(5)将步骤(3)生成的液体II转移到另一容器中,向其中滴加水或5%硫酸的水溶液,得到液体III;(6)将步骤(5)生成的液体III用乙醚萃取三次,中和萃取液到碱性,将该碱性水溶液中和到酸性,用乙醚萃取三次,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将乙醚蒸除,得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适于连续多次制备或放大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