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制冷机房报警及防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96149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40790.0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江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F25B15/04 F25B49/04

    Abstract: 氨制冷机房报警及防爆系统,由控制器、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电磁阀、水雾化装置、水过滤排气装置组成。当氨制冷机房发生泄漏且室内空气氨浓度超标时,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即发出声光报警;同时控制器启动电磁阀、水雾化装置和水过滤排气装置,电磁阀启动后切断氨气来源;水雾化装置启动后使机房内空间均充满水雾汽,水雾汽一方面加大空气湿度,另一方面水雾汽与空气中的氨气反应生成氨水汽,降低了空气中氨气的浓度,从而降低了发生爆炸的危险性;水过滤排气装置启动后,将机房内含氨空气经水吸收过滤后再排到室外,不但降低了机房内氨气浓度,也减轻了氨气对机房外空气环境的污染程度,为处置泄漏事故赢得时间,达到报警及防爆的目的。

    一种水封式小型氨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45701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26232.2

    申请日:2014-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F25B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封式小型氨制冷系统,包括密闭的金属容器、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和冷却载冷剂的蒸发器组成的小型氨制冷机组、用于冷凝器换热的带有风扇的第一换热器以及用于环境降温的第二换热器,金属容器内充灌有纯水,小型氨制冷机组完全浸入纯水中;第一换热器的载冷剂入口与冷凝器的载冷剂出口连接,第一换热器的载冷剂出口与冷凝器的载冷剂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载冷剂出口与蒸发器的载冷剂入口连接,蒸发器的载冷剂出口通过微型载冷剂泵与第二换热器的载冷剂入口连接。该制冷系统将整个氨制冷机组浸于纯水之中,制冷机组如果出现泄漏,氨制冷剂可完全被水吸收,可以确保不出现外泄,保证了氨制冷剂使用上的安全性。

    双工质双循环式制冷系统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90387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08573.2

    申请日:2014-11-03

    Inventor: 钱学略 刘茂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工质双循环式制冷系统,其包括:温度缓冲器,包括第二种工质发生器,以及与第二种工质发生器通过升降管相连的第一种工质发生器,第一种工质发生器利用第二种工质发生器吸收的尾气余热来加热浓氨水溶液;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与第一种工质发生器相连的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与提纯氨蒸汽的精馏塔合为一体组成整体件,且气液分离器位于精馏塔的下方,整体件顶部的氨蒸汽出口与制冷机构相连,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稀氨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后,与从制冷机构出来的氨蒸汽进入作为吸收器的冷却器内冷却。本发明能控制第二种工质发生器的壁面温度高于尾气的酸露点温度,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壁面的酸露腐蚀。

    回收工质有效成分制冷的功冷联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61528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071617.8

    申请日:2013-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温热源驱动的以氨水混合物为工质的回收工质有效成分制冷的功冷联产系统及方法,涉及中低温热源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氨水做功子循环和氨水吸收式制冷子循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功和冷的联产,并提高了对中低温热源的利用效率。本发明具有如下两个主要特征:第一是根据温度对口原则实现了热量的梯级利用,将外热源的高温部分用于做功子循环,外热源的低温部分用于制冷,同时做功子循环排热也用于制冷子循环;第二是回收动力子循环中透平排气所含的氨工质使其在制冷循环中得到进一步利用。

    氨水吸收制冷机及满液立式发生器除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09238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10326700.0

    申请日:2012-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B30/625

    Abstract: 一种氨水吸收制冷机及满液立式发生器除油装置,其特征是在满液立式发生器上下设有通过发生器筒体内烟管相连通的上烟箱和下烟箱,在上烟箱中设置弹簧推拉板,在每根换热烟管内安装一根弹簧,弹簧采用耐高温材料制作且表面经过厌油处理,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弹簧推拉板的弹簧固定销上,下端自由不做固定,在弹簧推拉板上设置有一根推拉传动轴,推拉传动轴从设置于上烟箱盖板上的密封轴套内穿出与电动偏心轮传动机构相连接,上烟箱盖板下部装有弹簧推拉板固定轴,电动偏心轮传动机构带动弹簧推拉板沿着弹簧推拉板固定轴上下往复运动。本发明的机组长期运行不积油不影响换热;具有节能、环保、运行费用低的特点。

    一种渗透增压热功转换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3784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59490.X

    申请日:2013-08-19

    Inventor: 李晶 季杰 裴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渗透增压热功转换循环装置,该循环装置以半透膜取代传统有机朗肯循环的泵,对工质进行增压。膨胀机的工质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着冷凝器的工质入口,冷凝器的工质出口连通着半透膜组件一侧,半透膜组件另一侧连通着发生器的工质入口,发生器的工质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着膨胀机入口,冷凝器内设置有冷却盘管,发生器内设置有加热盘管。本发明的循环工质可以是氨或氟里昂,发生器中的溶液可以是氨-硝酸锂或氨-硫酸氢钠或二氟一氯甲烷-二甲苯或二氟一氯甲烷-三甲苯或二氟一氯甲烷-N,N-二甲基乙酰胺。本发明半透膜的孔径可根据溶液组分进行调整,溶液组分和浓度可根据不同热源和冷源温度调整。

    一种乏汽直凝式吸收式热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75486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527352.4

    申请日:2010-1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B30/625

    Abstract: 一种乏汽直凝式吸收式热泵装置,包括蒸发器、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和溶液换热器;蒸发器内设有蒸发冷凝换热器,换热管呈正三角状布置,三角的两侧均设有上联箱和下联箱,每个下联箱设有凝结水出口和乏汽连接口,两个下联箱的乏汽连接口相互连通,凝结水出口相连;汽轮机排出的乏汽进入一侧换热管束的上联箱,该上联箱将乏汽分配到该侧的换热管束,该侧换热管内凝结水的流向与乏汽流向相同,该侧乏汽通过下联箱连通流到另一侧的下联箱,并分配到另一侧的换热管束,另一侧换热管内的乏汽流向与凝结水流向相反,不凝结气体流到另一侧换热管束的上联箱,凝结水从下联箱底部流出。该装置直接利用乏汽余热,并将乏汽冷凝,具有凝汽器的功能。

    一种用于充分回收废热的吸收式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37998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910155853.1

    申请日:2009-12-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B30/625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充分回收废热的吸收式制冷装置,发生器的气相出口依次与冷凝器、第一节流元件、高温蒸发器、第二节流元件、低温蒸发器连接,低温蒸发器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低压高温吸收器连接,一路与低温低压吸收器连接;所述的高温蒸发器设于低温低压吸收器内部;低压高温吸收器的出口返回低温低压吸收器,低温低压吸收器依次与第一溶液泵、换热器和发生器连接;发生器的液相出口依次与换热器、第三节流元件、低压高温吸收器连接。本发明装置单位质量的废气或废水所能制取的冷量较传统单效吸收式制冷装置高得多。

    一种开式吸收式热泵
    6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87957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00864.4

    申请日:2011-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节能领域的一种开式吸收式热泵,该热泵主要由吸收器、溶液热交换器、冷凝器、发生器和溶液泵等组成,取消了传统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作为低温热源的低压水蒸汽(如电厂汽轮机乏汽或其他工业乏汽)直接进入吸收器,低压水蒸汽被溶液吸收而成为热泵工质的一部分并参与热泵的内部循环,冷凝器中产生的冷剂水流出热泵机组,为了提高冷凝水的纯度,可以采用二级甚至多级发生/冷凝结构。本发明使热泵的结构大为简化,体积和成本降低,同时由于传热环节的减少使热泵的性能也大为改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