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216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72010.4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中闽(平潭)风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吸收式制冷循环的风机制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环境条件获取装置、吸收式循环系统、第一热循环系统和第二热循环系统;所述环境条件获取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机构、光线检测机构,所述吸收式循环系统包括溶液泵、吸收器、第二节流阀、光辐射吸收器;所述第一热循环系统包括第一辅助泵、第一节流阀、壳内换热器、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和第一散热机构;所述第二热循环系统包括所述吸收器、第二辅助泵、第二散热机构。本发明实现增强系统散热的效果,保证风机正常运行,吸收太阳辐射,起到保护机壳和在低温时提供额外热源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513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5625.4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山大学
IPC: C02F1/16 , F25B15/04 , C02F1/1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驱动式冷冻与加湿-除湿耦合的高效海水淡化系统,涉及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包括热端海水进口、冷端海水进口、吸收制冷机、冰过滤器和加湿除湿耦合单元,热端海水进口与吸收制冷机的第一进水口相连,冷端海水进口与吸收制冷机的第二进水口相连,吸收制冷机的第一输出口与加湿除湿耦合单元的第三进水口相连,吸收制冷机的第二输出口与冰过滤器的第一输入口相连,冰过滤器的第三输出口与加湿除湿耦合单元的第四进水口相连,冰过滤器的第四输出口用于纯冰块的输出。本发明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可有效利用工业工厂废气中的废热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21852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0415191.8
申请日:2021-04-18
Applicant: 海南泰立来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无泵节能型氨吸收式制冷装置,来自吸收器内的氨溶液经氨气驱动机构驱动进入发生器,受到热源加热,氨溶液蒸发出大量高压氨气,氨溶液变为稀氨溶液后流回吸收器;发生器内产生的高压氨气一部分进入冷凝器被冷凝为液氨,液氨进入蒸发器蒸发制冷,蒸发后的氨气进入吸收器;另一部分高压氨气进入氨气驱动机构,由配气阀调节进入其中一个隔膜室,隔膜室压力升高,推动隔膜运行,隔膜推动另一侧的氨溶液流入发生器,完成高压氨气在氨气驱动机构内的做功过程,做功后的氨气也进入吸收器;蒸发后的氨气和做功后的氨气均被流回吸收器内的稀氨溶液吸收,完成工作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7771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12502.4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安徽普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碳捕集、制冷及热泵技术领域的一种热驱动碳捕集提压与制冷深度耦合的系统及耦合机,包括管板式换热器,所述管板式换热器包括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两端上的两个管箱筒节,所述壳体内设有连通两个管箱筒节的换热管,所述管板式换热器内设有用于将管板式换热器内腔分成四个独立工作腔的第一隔板,四个所述工作腔均由壳体、管箱筒节和换热管组成,四个所述工作腔分别为发生腔、冷凝腔、蒸发腔与吸收腔,所述发生腔、冷凝腔、蒸发腔与吸收腔上均设有管程进出口与壳程进出口;本申请中耦合机将系统中的多台设备集成为一台设备,可极大地减少了设备和管路的成本,减小了机组的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7515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87114.6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吸收式冷机的级间冷却式吸收碳捕集系统,属于吸收碳捕集和余热利用领域。该系统包括吸收式冷机单元和碳捕集单元,其中吸收式冷机单元对来自燃煤电厂、钢铁厂等工业系统的烟气余热及碳捕集系统内部冷凝热进行热回收,并提供低温冷量用于吸收塔的级间冷却,实现吸收效率的提升;碳捕集单元对降温后的烟气进行富集,并在解吸塔内吸收高温蒸汽热量进行再生。本发明有效利用低品位余热,采用吸收式冷机进行能品的转换,提高碳捕集系统吸收量和吸收效率,降低捕集系统的单位热耗,从而降低原工业系统内高温蒸汽的需求,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32235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1564729.8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安徽普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式循环制冷系统及其工艺,属于吸收制冷吸收循环技术领域,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还包括精馏塔和水蒸发器,发生器中工质溶液受热分解成制冷剂气体和水蒸气混合物以及贫溶液,贫溶液从发生器的贫液出口到达吸收器的贫液进口进入吸收器,制冷剂气体和水蒸气混合物从发生器的气体出口进入精馏塔中进行分离,制冷剂气体从精馏塔的的气体出口进入冷凝器,水蒸气凝结成水从精馏塔的凝结水出口进入水蒸发器。本发明利用水蒸发器为冷凝器降温,降低所需要氨的压力,降低发生器所需要的压力,降低热源温度需求,减小了发生器、吸收器的压力差,减少了吸收器和发生器之间溶液泵所需要的扬程,降低了溶液泵所需的电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23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33318.6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同方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 中核苏能核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复合型凝汽器乏汽余热回收系统,涉及热泵系统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形成环路的蒸发器‑凝汽器复合装置、吸收器、循环泵、溶液换热器、发生器‑凝汽器复合装置和冷凝器。其中的蒸发器‑凝汽器复合装置和发生器‑凝汽器复合装置采用新设计或由传统电厂凝汽器改造而成,改造时凝汽器内设置热泵蒸发器或者发生器传热管,将凝汽器和热泵蒸发器或者发生器结合。所述传热管采用竖向或者横向布置,传热管两侧连接联箱。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提高传热系数、降低换热面积,有效减少换热损失,降低“火积”耗散。
-
公开(公告)号:CN11501399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733101.4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张丽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水吸收式热泵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由冷凝器,发生器,蒸发器,吸收器,过冷器,冷剂溶液换热器,吸收剂溶液换热器,冷剂溶液泵,吸收剂溶液泵,三通调节阀,容量调节阀(或燃烧器),冷剂节流阀,溶液节流阀,凝水换热器(或烟气换热器)组成;通过增设冷剂溶液循环,实现了降低冷凝压力,及简化精馏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54039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503058.9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安徽普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结晶梯级减压吸收设备及其吸收式制冷系统和工艺,该吸收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部依次设有三级吸收段,且每级吸收段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喷射器和盘管,三级吸收段中的三组喷射器均位于壳体的轴线上。相比较传统吸收式制冷系统,采用本发明的吸收设备,可以解决氨‑盐溶液吸收式制冷系统结晶问题,确保制冷装置稳定运行,同时通过利用发生器富液余压进行喷射式多级减压吸收的方式,使气液多级充分混合,提高吸收效率,降低装置能耗,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占地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20040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1076546.1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余热分级回收和吸收式制冷装置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包括液氨罐、冷却水箱、氨内燃机、蓄热式温差发电装置、冷却液控制单元、吸收式制冷单元,冷却液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控制单元、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电控三通阀、第二电控三通阀。本发明充分利用发电系统中的余热,进行余热发电的同时提供冷量,最大限度对余热进行分级回收,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设置冷却液控制单元,通过温度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冷却液工作循环,提高冷却液的循环利用率,保证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可控高效,节约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