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85649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022001.5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张东 高军喜

    Inventor: 张东 高军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B30/625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尾气余热回收子系统、冷却水余热利用子系统和发电冷却子系统;所述尾气余热回收子系统包括余热锅炉和第二换热器,所述余热锅炉与排放烟气管连接。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技术效果如下:①余热回收效率高:柴油机和燃气机排出的400℃高温烟气经过两级换热温度下降到60℃,充分回收利用柴油机和燃气机水套的热量,排放回收效率达到90%以上;②可以兼顾柴油机和燃气机冷却及用户热水实用,功能全面;③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为降低:由于利用烟气余热可以产生大量的蒸汽,从而节约了大量的燃料,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大为降低;缸套水风冷风扇可以停用,使整个机组可以节能8%以上。

    一种燃气锅炉余热节能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19907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400186.X

    申请日:2017-12-22

    Inventor: 陈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锅炉余热节能回收方法,低温循环水在气-水换热器中吸热升温后作为吸收式热泵机组蒸发器的低温热源;吸收式热泵机组冷凝器中的冷剂水经过节流阀降压后进入蒸发器蒸发,受热产生水蒸汽;水蒸汽进入吸收器,被来自发生器的溴化锂浓溶液吸收;在吸收器中,溴化锂浓溶液吸收来自蒸发器的水蒸汽,被稀释成为稀溶液,放出吸收热并对采暖回水进行初步加热;溶液泵将稀溶液从吸收器提升到发生器中;在发生器中,稀溶液浓缩成为浓溶液,释放出来的水蒸汽进入冷凝器,而浓溶液回到吸收器;来自发生器的水蒸汽对采暖回水再次加热。本回收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回收燃气锅炉的排烟余热,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减少燃气消耗。

    一种新型渔船吸收式制冷装置及其制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90590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232060.6

    申请日:2017-11-29

    Inventor: 许光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A40/967 Y02B30/625 F25B27/02 F25B15/00

    Abstract: 一种新型渔船吸收式制冷装置,包括发生器、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和吸收器之间通过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形成循环管路,其中: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上安装有热交换器,吸收器和热交换器之间的输出管路上安装有调压阀,吸收器和热交换器之间的输入管路上安装有溶液泵;所述发生器通过管路一顺次连接有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冷藏库、喷射器、蒸发冷凝器二和吸收器,其中:气液分离器和冷藏库之间的管路一上安装有节流阀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发动机余热驱动结合采用喷射器代替节流阀省去电驱动能耗的问题,同时混合制冷剂内复叠循环可产生冷冻鱼所需的-20℃-至-30℃-低温,节能环保,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种采暖高效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5509365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985473.6

    申请日:2015-12-25

    Inventor: 毛洪财 王炎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B3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暖高效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其特点是:机组增加了烟气换热器(18)、采暖蒸发器(27)、采暖吸收器(20)、采暖溶液热交换器(21)、采暖冷剂泵(22)和循环水泵(26),采暖蒸发器(27)和采暖吸收器(20)设置在同一腔体内,在冷、热水进口管(15)上增设一路热水管路,该路热水进入采暖吸收器(20)换热管内;在机组的溶液泵出口管(12)上增设一路稀溶液管路,该路稀溶液经采暖溶液热交换器(21)降温进入采暖吸收器(20)喷淋;在蒸发器液囊上增设一路低温冷剂水补充管(24),该路冷剂水进入采暖蒸发器液囊作为低温冷剂水补水。本发明有效降低排烟温度、提高整个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机组操作简单。

    一种低能耗实现燃气机组热电冷三联产零碳排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4283B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10825258.4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625 Y02E20/14 Y02P8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能耗实现燃气机组热电冷三联产零碳排放的方法,该方法中,空气经压气机(1)压缩后送入燃气轮机或内燃机(2)中,随后与喷入的天然气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叶轮旋转,带动发电机(3)发电;燃气轮机或内燃机的出口与碳酸化炉(4)的底部连接,用于将燃气轮机或内燃机生成的富含大量CO2的燃气通入碳酸化炉中,进而脱除燃气中的CO2;碳酸化后的钙基吸收剂送入煅烧炉/燃料反应器中煅烧再生,由天然气的化学链燃烧提供所需热量。本发明将钙循环工艺、燃气机组热电冷三联产系统和化学链燃烧进行了深层次耦合,低能耗地实现了燃气机组热电冷三联产系统的零碳排放,同时可以获得高浓度的可供压缩储存的CO2和N2。

    一种中间冷却式的两级吸收式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67078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028904.X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B3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冷却式的两级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高压发生器、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中间冷却器、高压吸收器、第一循环泵、第二节流装置、第一溶液换热器、第三节流装置、蒸发器、低压吸收器、第二循环泵、第四节流装置、第二溶液换热器和低压发生器,相比于传统两级吸收式制冷系统,本发明加入了中间冷却器并改变了连接管路,通过低压发生器出口蒸汽的合理分配促成中间冷却器内部合理的能量耦合实现中间温度的变化,有效调节高低压级发生温度和发生器热量输入以及相应的制冷剂流量分配,使低压级可以利用极低品味热源,从而增大两级吸收余热利用范围,使其适用性更广泛、调节更灵活;此外,通过合理的中间温度调节,循环性能系数可达0.4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