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2060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999565.5
申请日:2021-08-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96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水下航行器用锂离子电池组可输出能量预测方法仅提供了电池组可用能量是否满足设定要求的判定依据,而无法准确预测锂电池组可输出能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可输出能量的方法。本发明基于实测数据进行迭代推导得到的电池单体在各放电时刻的工作电压,通过该工作电压与预设的截止电压进行比较,当某个电池单体在某个放电时刻的工作电压达到该截止电压时,利用能量方程计算各电池单体从初始时刻到该放电时刻期间的累计输出能量;通过大量的待测锂电池组,能够得到累计输出能量与电池单体参数之间对应关系数据库,基于该对应关系数据库能够建立可输出能量的预测模型,实现较准确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83638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222437.X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F25B39/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壳体冷凝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切片法将整个冷凝管道划分成N个尽可能小的控制单元进行计算。第一个控制体的入口条件等于初始条件。在每个控制单元i中,所有热物性参数均设为恒定常数,按照当前的温度及压强在NIST物性参数数据库中自动查找。之后通过查找到的干度x,进行当前控制单元所处位置的判断,进而选择不同的计算模型:single‑phase或者two‑phase。以上两种模型均采用与自己工况相同时的经验关联式,包括单相及两相情况下的压降及换热关联式。按照计算结果对当前控制体出口结果进行更新。最后,将当前控制体出口结果当作下一个控制体的入口条件,依次进行迭代,直至完成所有控制体的计算。该方法对于水下航行器壳体冷凝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212237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51692.1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H01M10/0525 , H01M4/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锂离子电池在密闭空间下热失控的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过构建具有优良热安定性的正/负极电极材料,通过电子转化反应进行锂离子电池安全充放电,将低内部副反应速率,有效降低锂离子电池在密闭空间下热失控的风险。本方法实现正负极材料一体化的新型有机锂离子电池,它具有比传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更稳定热安全性、更简单环保的制备工艺以及装置简便等优点;使用的有机材料由于羰基官能团的电子转换反应,使其既可以作为正极材料,同时又可以作为负极材料,不仅环保同时还有优异的热安定性。有效的提升热分解温度,显著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温度,安全性能远远超过商业化锂离子电池采用的传统无机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8416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311232.9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H01M10/6554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 , H01M10/635 , H01M10/643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能量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水下航行器锂离子耦合式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液冷板,其上设有阵列排布的用于放置柱形电池的圆柱孔,且内部通有循环流动的冷却液;相变材料,填充于电池的间隙;本发明基于液冷与相变材料耦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建立了耦合系统的传热模型,实现液冷流体与相变材料的协同控温,耦合热管理系统在恶劣操作条件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99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24176.2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能源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面向仿蝠鲼潜水器的多源能源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仿蝠鲼潜水器的背部、腹部和胸鳍的内部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海流能摩擦发电装置和柔性锂电池组、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海流能摩擦发电装置连接的DC/DC转换模块、与DC/DC转换模块连接的MPPT控制器、与MPPT控制器、柔性锂电池组和输出电网连接的模糊逻辑控制模块;模糊逻辑控制模块用于基于仿蝠鲼潜水器的当前的功耗和柔性锂电池组的当前的SOC值进行模糊逻辑控制,以调整多源能源系统的工作状态,从而结合实际工况设置不同的能源管理策略,提高多源协同工作的工作利用率,满足仿蝠鲼潜水器的用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8263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71649.5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B60L5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能量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氢电动汽车的多堆燃料电池混合系统能量管理策略及系统,包括:获取影响燃料电池退化的影响因素;获取每种影响因素对应的退化因子以及燃料电池的退化程度;建立模糊控制策略模型并进行训练;获取优化后的模糊控制策略模型;对燃料电池能量进行管理。本发明在考虑到燃料电池系统的经济性和耐久性方面的同时,更加准确的控制能量分配,使得燃料电池的功率输出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13689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53578.3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H01M8/04992 , H01M8/048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量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水下航行器能量管理方法及其系统,包括获取燃料电池中电池堆的数量,并获取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获取燃料电池堆的氢消耗率;获取动力电池的等效燃料消耗率;根据混合动力系统燃料的损失量、动力电池运行的损失量、燃料电池运行的损失量以及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的波动量,构建混合动力运行的损失评估函数;根据顺序二次规划算法计算混合动力系统运行的损失评估函数的最优值;并确定燃料电池的参考功率。本发明通过分析电堆寿命损失、氢气消耗和电池充放电深度等影响运行成本的主要因素,制定系统运行损失评估函数,使电池运行的成本最小化,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79950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34431.8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是关于一种UUV的混合动力系统的能源管理方法。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描述电源输出功率与复杂工况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实时老化量化,构建的SOH预测模型能够更加精准地预测燃料电池的衰减;且利用离散优化方法能够更好地建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之间的衰减相互作用,以解耦两种电池之间的寿命竞争,基于以上混合系统提高了UUV的续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7466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85491.2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G06F18/2431 , G06F18/2415 , G06F18/213 , G06F18/243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5/01 , G06N20/20 , G01R31/367 , G01R31/378 , H01M8/04992 , H01M8/0466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SOFC系统多故障的诊断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SOFC系统中的多故障数据,并形成故障数据集;采用LightGBM算法对故障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并生成特征数据集;采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对特征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并转换为最终特征数据集;基于最终特征数据集,通过Sigmoid函数对所述SOFC系统多故障进行解耦分类,以制定解耦分类诊断策略,并输出故障类型。本申请中将Sigmoid函数作为分类器的非线性激活函数,能够保证输出的每个类别的概率值相互独立,从而起到解耦分类的作用,从而为解决多故障同时发生下面对特征混合难以诊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13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316023.7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H01M8/04992 , H01M8/04014 , H01M8/04029 , H01M8/04298 , H01M8/0432 , H01M8/04701 , G05D23/30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协同控制的PEMFC热管理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对PEMFC热管理系统进行建模,得到所述PEMFC热管理系统的温度模型;对PEMFC热管理系统的温度模型进行一阶泰勒展开,得到线性化的状态方程;基于线性化的状态方程,通过自适应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调节节温器的开度,并通过前置反馈控制水泵的转速;基于PEMFC热管理系统的温度模型和调节后的节温器的开度,确定散热器的风扇的转速控制策略和转速分配策略,并基于转速控制策略和转速分配策略控制风扇的工作,从而科学、高效、精确地实现PEMFC热管理系统的温度控制,延长PEMFC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