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245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511384.3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电磁耦合器金属屏蔽网装置。框架包括将金属屏蔽网支撑在其间的多个内支撑杆和外支撑杆。框架内的储囊在充电过程中将发射端和接收端线圈包围在内侧、与二者贴合以及挤压屏蔽网。屏蔽网缠绕在卷轴上且能够从其展开及收回。框架滑道中的电磁导轨在通电时使滑块及拉杆沿导轨运动,以拉动屏蔽网周向卷绕而改变厚度。泵将海水充入储囊中使其发生形变而对屏蔽网进行挤压来改变屏蔽网的外形。本发明通过可变形储囊和可改变厚度且可在储囊挤压下改变形状的金属屏蔽网,不仅有效阻挡及衰减外部电场的干扰,而且将线圈产生的高频离散电场有效束缚在耦合器之间的空间内,有效隔绝由线圈产生的高频离散电场,提高了水下无线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9406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514883.8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5/26 , H04B5/79 , H04B13/02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的建模方法忽略了海水环境与空气环境的区别、低频电能载波和高频数据载波所引起的线圈等效电阻的差别对建模精度的影响而导致信道模型的建模不准确,致使水下无线电能与数据同步传输系统中数据传输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出现偏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下无线电能与数据同步传输系统的信道模型的建模方法。本发明在对水下无线电能与数据同步传输系统建立信道模型时,既考虑了海水引起的涡流损耗对信道的影响,又考虑了低频电能载波和高频数据载波对信道的影响,提高了信道模型的准确性,减小了水下无线电能与数据同步传输系统中数据传输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93156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65635.8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恒流‑恒压输出的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电能发送端和若干电能接收端;所述电能发送端由DC电源、全桥逆变器和LCC‑S型补偿网络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电能接收端由接收侧补偿网络、整流桥和电能输出端顺序连接构成。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切换频率即可实现恒流输出到恒压输出模式的切换,有利于简化系统的控制;同时,本发明提出的恒流‑恒压输出切换方法适用于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并且在恒流(恒压)工作模式时系统输入阻抗角为0,系统无功分量少,效率高;再有,本发明不需要附加额外的开关器件,有利于水下航行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小型化和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0940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514883.8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5/26 , H04B5/79 , H04B13/02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的建模方法忽略了海水环境与空气环境的区别、低频电能载波和高频数据载波所引起的线圈等效电阻的差别对建模精度的影响而导致信道模型的建模不准确,致使水下无线电能与数据同步传输系统中数据传输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出现偏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下无线电能与数据同步传输系统的信道模型的建模方法。本发明在对水下无线电能与数据同步传输系统建立信道模型时,既考虑了海水引起的涡流损耗对信道的影响,又考虑了低频电能载波和高频数据载波对信道的影响,提高了信道模型的准确性,减小了水下无线电能与数据同步传输系统中数据传输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2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73026.1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H02K7/10 , H02K7/14 , H02K7/00 , H02K16/00 , H02K16/02 , H02K13/00 , H02P29/00 , H02P23/20 , H02P25/02 , H02P25/022 , B63G8/08 , B63G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长时间高效航行的水下对转电机及其控制方法、水下装置,解决现有水下对转电机长时间工作时不仅存在电刷磨损、寿命缩减,还存在双轴动摩擦损耗严重,且电机效率较低的不足之处。本发明在现有对转电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电磁离合器,并通过控制策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动力配置,切换动力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3665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47778.5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G16C60/00 , G06F30/10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材料的周期性RVE创建方法、系统与计算机设备,涉及复合材料微观结构模型创建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使用RSA算法在初始RV E内部和最终RVE外部分别生成随机纤维和周期性纤维,结合线性位移边界条件和特定的加载路径,采用动态有限元方法压缩初始RVE的四条边进入最终的RVE,获得复合材料的非周期性RVE,约束所有纤维的旋转自由度,结合周期性位移边界条件和特定的加载路径,采用动态有限元法将周期性纤维压缩进入非周期性RVE,获得复合材料周期性RVE。本发明只需将初始RVE和最终RVE中的非周期性纤维、周期性纤维进行压缩,就能创建复合材料的周期性RVE,具有良好的复合材料RVE创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162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73015.3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功率水下盘式电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水下装备,解决目前大功率跨度下航行器无法维持高效率的不足之处。本发明将大功率盘式电机和小功率盘式电机进行组合,共轴输出动力,将两个电机的定子组件进行整体化设计,并通过液压缸调节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气隙,进而实现电机额定功率的切换,确保水下装备在不同工况下都能使电机的利用率最大化,保证水下装备的高效航行以及降低能耗,延长航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316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71750.0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H02J50/10 , H02J50/12 , H02J50/00 , H02K7/10 , H02K7/14 , H02K9/00 , H02K5/12 , H02K11/00 , H02K5/20 , H02K11/215 , H01F27/30 , G06F30/15 , B63G8/08 , B63H21/17
Abstract: 为了克服目前采用一体化思想设计的推进装置需要通过水密接插件对电机供能而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解决现有水下装备推进装置可替换性较差和设计流程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供电的水下装备推进装置及其模块化衍生设计方法。本发明通过初级侧线圈和次级侧线圈之间高频磁场的交链,实现将电能通过非电气连接的方式传递至次级侧并驱动推进电机运行,从而代替了传统的水密接插件,消除了推进装置通过水密接插件传能时的漏水风险,提高了推进装置的可靠性、维修性和快速更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003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47469.3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记忆合金的升温恢复记忆形状的特性,借助电机发出的热量使记忆合金簧片受热变形,通过改变减震结构的刚度,自适应地匹配电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激励频率,将记忆合金的升温形变特性与电机两种工况下的两个状态的发热特性联系起来,从而实现自适应减震功能;本发明通过弹簧、记忆合金簧片组和减震器分别实现了电机的周向、径向和轴向的减震,适用于电机与航行器的空隙,结构简单紧凑、安装简单、占用空间小、空间利用率高。本发明的记忆合金簧片表面设有隔热涂层,使冷却油减小对冷却合金簧片的降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98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40484.5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冷与油冷结合的水下电机系统和水下装备,属于水下电机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油冷电机系统无法自适应地满足水下航行装备冷却需求,工作效率低、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机主轴上设有风扇,扇叶叶片上设有出油孔,主轴带动扇叶甩出冷却油与空气混合为小液滴,对电机内部组件喷淋换热,结构简单紧凑、温均性好、换热效果好;本发明建立了水下电机系统仿真模型,确保扇叶叶片选取的结构参数最优,提升了水下装备的可靠性;本发明中的离合器能够根据水下装备的工况,自动控制散热系统的启闭,实现了电机在两种工况下能够自动采用与发热量相匹配的散热策略,节约了能源,提高了电机输出效率,降低了噪音且增加了隐蔽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