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微乳液法制备镍硼非晶态合金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3013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310000895.4

    申请日:2013-01-04

    Abstract: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镍硼非晶态合金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反相微乳液的配制;2、增溶Ni2+的微乳液A的配制;3、增溶BH4-的微乳液B的配制;4、微乳液还原反应生成沉淀;5、洗涤沉淀;6、喷雾干燥。该方法制得的镍硼非晶态合金,由Ni和B构成,其中Ni与B的摩尔原子之比为1:1.0~3.5,NiB粉末的平均比表面积不低于250m2·g-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制得的镍基非晶态合金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同时工艺简单,操控方便,条件温和,设备投入小,能量消耗低,原料成本低廉,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一种利用硫酸和钼焙砂制备二钼酸铵晶体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17207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110256465.X

    申请日:2011-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硫酸和钼焙砂制备二钼酸铵晶体的工艺方法,包括:(1)、将钼焙砂、硫酸铵、过硫酸铵和水混合,用硫酸进行预处理;(2)、用氨水进行氨浸,获得钼酸铵溶液;(3)、加入硫化铵进行净化,除去钼酸铵溶液中的金属杂质离子;(4)、对净化液进行蒸发、浓缩和结晶,至一定的溶液比重和pH值后,加入氨水,调控晶核的数量,促使晶体生长,趁热抽滤,烘干,可得二钼酸铵晶体。本发明工艺连续,过程简化,不加晶种,效率提高;以硫酸代替硝酸,成本降低;产物晶体的平均费氏粒径为337μm,平均粒度分布d0.5为412μm,平均松装比重为1.329g·cm-3。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镍硼非晶态合金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3013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00895.4

    申请日:2013-01-04

    Abstract: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镍硼非晶态合金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反相微乳液的配制;2、增溶Ni2+的微乳液A的配制;3、增溶BH4-的微乳液B的配制;4、微乳液还原反应生成沉淀;5、洗涤沉淀;6、喷雾干燥。该方法制得的镍硼非晶态合金,由Ni和B构成,其中Ni与B的摩尔原子之比为1:1.0~3.5,NiB粉末的平均比表面积不低于250m2·g-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制得的镍基非晶态合金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同时工艺简单,操控方便,条件温和,设备投入小,能量消耗低,原料成本低廉,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一种L-高精氨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75156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011426.8

    申请日:2012-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原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L-高精氨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L-高精氨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以L-赖氨酸为起始原料,L-赖氨酸首先与二水氯化铜反应生成二赖氨酸铜配合物保护α-NH2,进而对ω-NH2进行胍化得到二高精氨酸合铜配合物,然后再经脱铜、除杂、酸化得到最终产品L-高精氨酸盐酸盐。本发明提供的L-高精氨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纯度高,适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无溶剂型输液软袋用热转印膜及其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43532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49758.8

    申请日:2019-0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溶剂型输液软袋用热转印膜及其生产工艺,先将软单体和硬单体在反应釜中升温后依次投加剥离助剂和成膜树脂,充分搅拌后降温再加入功能单体和阻聚剂,搅拌均匀得到预聚物,将炭黑及气相二氧化硅加入预聚物,混匀充分研磨得到油墨浆料;在油墨中加入促进剂制作A料;另取油墨加入引发剂制作B料;将A料和B料等比混匀后均匀涂布在基材表面,最后烘干。本发明使用带C=C双键的功能性聚丙烯酸酯预聚物作油墨中的主树脂,在引发剂和促进剂作用下,油墨涂布后,在较低温度烘干过程中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瞬间固化成膜,不存在大量溶剂的挥发,削减了当下输液袋热烫印膜涂布中产生的大量VOCs,同时解决了产品中溶剂残留的问题。

    一种基于硼砂的固相法制备氨硼烷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4923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45311.4

    申请日:2015-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硼砂为硼源,固相法制备氨硼烷的新方法。按照一定的摩尔比,将硼砂与三聚甲醛、氧化钙和固体碱混合后,调整适当料球比和转速,进行球磨,实现硼砂向硼氢化钠的固相转化;球磨后的物料,经200?350℃温度下的气氛保护加热处理,促使固相反应更为彻底;把物料加入回流装置,再加进适量的有机溶剂和铵盐,在25?90℃温度下,加热回流反应5?15h,以实现硼氢化钠与铵盐(如(NH4)2SO4)的复分解反应,通过离子之间的交换,在液相中生成中间产物NH4BH4;取出回流后的物料,离心分离,弃渣取液,最后把液相旋蒸,即可得到白色疏松状固体产物氨硼烷(NH3BH3)。

    离子液体介质中四氯化硅液相冷氢化制备三氯氢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87339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000503.9

    申请日:2014-01-02

    Abstract: 基于离子液体具有不挥发、溶解能力强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离子液体介质中实现四氯化硅液相冷氢化制备三氯氢硅的工艺方法,实施结果证实,该发明提出的工艺方法获得了非常好的有益效果。与现行的气固相冷氢化催化加氢工艺相比,本发明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催化加氢反应的温度和压力,而且能够提高四氯化硅的转化率及三氯氢硅的选择性。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获得的四氯化硅转化率为20~40%,三氯氢硅的选择性可达到90~96%。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