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97274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275175.3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3 , H01M10/0562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双极电极的二次电池,其不会因为需要不同于普通电极的电极焊接方法等理由而损害生产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使用双极电极的二次电池具备:部分发电元件22、23、24,由在固体电解质层2的至少一面侧层叠有双极电极的单层叠体、或由多个单层叠体层叠而成的多层层叠体所构成,所述双极电极在单片片状集电体的一面形成有分极性电极的正极,且在另一面形成有分极性电极的负极;及,普通电极3、4,形态为直接地或介隔固体电解质层地层叠于部分发电元件的一面侧及另一面侧,且在单片片状集电体的两面形成有同极性的极。
-
公开(公告)号:CN11341055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257259.4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7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64 , H01M50/547 , H01M10/42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蓄电池单元,其将高电压的蓄电池与低电压的蓄电池合并成一体,在设置的限制较多的条件下也适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述车辆用蓄电池单元,具备:高电压蓄电池4,其将规定的第一规格的多个扁平型蓄电池单体16层叠而构成;低电压蓄电池5,其将规定的第二规格的多个扁平型蓄电池单体层叠而构成;及,支撑体6,其将高电压蓄电池4与低电压蓄电池5在相互绝缘的状态下作成一体化的复合蓄电池单元3,并在该层叠的方向上加压而支撑。此时,第一规格与第二规格也可以为相同规格。另外,支撑体6也可以将高电压蓄电池4与低电压蓄电池5在该层叠的方向上连结并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1953056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0880125057.7
申请日:2008-11-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K1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29/03 , H02K16/02 , H02K21/14 , H02K51/00 , H02K22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转矩或推力的波动以及齿槽效应的磁力机械。电动机(1)具有:分别具有电枢列的三个定子(6)~(8);具有永久磁铁列的转子(3);以及具有软磁性体列的转子(10)。在由电枢列的电枢(6a)~(8a)产生的磁极与永久磁铁列的磁极之间的电角的相位被设定为:相对于规定的方向,各自错开电角2π/3,并且,在由电枢列的电枢(6a)~(8a)产生的磁极与软磁性体列的软磁性体芯(11b)~(13b)之间的电角的相位被设定为:相对于规定的方向,各自错开电角π/3。
-
公开(公告)号:CN101999203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0980112913.X
申请日:2009-02-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及制造成本的削减,并且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的电动机。电动机(1)具备:具有磁极列的第一结构体(4),该磁极列由沿规定方向排列的规定的多个磁极(4a)构成且配置成相邻的各两个磁极具有相互不同的极性;具有电枢列的第二结构体(3),该电枢列配置成与磁极列相对向,在多个电枢(3c~3e)伴随电力的供给而产生的规定的多个电枢磁极的作用下,在电枢列与磁极列之间产生沿规定方向移动的移动磁场;具有软磁性体列的第三结构体(5),该软磁性体列由相互隔开间隔而沿规定方向排列的规定的多个软磁性体(5a)构成且配置成位于磁极列与电枢列之间,其中,电枢磁极数与磁极(4a)数与软磁性体(5a)数的比设定为1∶m∶(1+m)/2(m≠1.0)。
-
公开(公告)号:CN10257709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5090.6
申请日:2010-07-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9/06 , H02P21/0089 , H02P2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系统,具备:电动机(3),其将定子(53)的电枢磁极的数量、第1转子(51)的磁极的数量、和第2转子(52)的磁芯的数量之比设定成1∶m∶(1+m)/2;和ECU(60),其根据转矩指令值(Tr_c)来生成d轴电压指令值(Vd_c)及q轴电压指令值(Vq_c),并在该电压指令值的向量和的大小超过根据电池(11)的输出电压(V0)而设定的上限电压(Vulmt)时,修正该电压指令值,以便产生使第1转子的磁极的磁通量减少的磁场削弱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1999203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80112913.X
申请日:2009-02-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及制造成本的削减,并且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的电动机。电动机(1)具备:具有磁极列的第一结构体(4),该磁极列由沿规定方向排列的规定的多个磁极(4a)构成且配置成相邻的各两个磁极具有相互不同的极性;具有电枢列的第二结构体(3),该电枢列配置成与磁极列相对向,在多个电枢(3c~3e)伴随电力的供给而产生的规定的多个电枢磁极的作用下,在电枢列与磁极列之间产生沿规定方向移动的移动磁场;具有软磁性体列的第三结构体(5),该软磁性体列由相互隔开间隔而沿规定方向排列的规定的多个软磁性体(5a)构成且配置成位于磁极列与电枢列之间,其中,电枢磁极数与磁极(4a)数与软磁性体(5a)数的比设定为1∶m∶(1+m)/2(m≠1.0)。
-
公开(公告)号:CN101897108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880120911.0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K16/02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动机(M),其具有:形成旋转磁场的外侧的第一、第二定子(12L、12R);在其内侧配置并具有第一、第二感应磁极(38L、38R)的外转子(13);以及在其内侧配置并具有第一、第二永磁铁(52L、52R)的内转子(14)。将外转子(13)的第一、第二感应磁极(38L、38R)的相位相互以规定间距的一半错开,将内转子(14)的第一、第二永磁铁(52L、52R)的相位相互以规定间距错开,由此,可以使与第一感应磁极(38L)以及第二感应磁极(38R)相对的第一、第二定子(12L、12R)的相位以及极性相同,从而可以简化第一、第二定子(12L、12R)的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01678776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6642.3
申请日:2008-05-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00 , B60K1/02 , B60K6/26 , B60K6/448 , B60K6/52 , B60K17/046 , B60K17/12 , B60K17/356 , B60K2001/001 , B60K2007/0061 , B60L2220/46 , B60L2240/421 , B60L2240/441 , B60W10/08 , B60W2510/0638 , B60W2510/081 , B62D11/001 , F16H48/10 , F16H48/36 , F16H2048/364 , H02K7/006 , H02K16/00 , H02K51/00 , Y02T10/6243 , Y02T10/6265 , Y02T10/641 , Y02T10/642 , Y02T10/7258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以在实现小型化以及制造成本降低的同时提高转向性的动力装置。驱动用于将输送装置(V)可以直行/转向地推进的左右的被驱动部(WRL、WRR)的动力装置(1)具有:可以将能量输入输出地构成的第1能量输入输出装置(10)和第2能量输入输出装置(11);和设置于第1和第2能量输入输出装置(10、11)与左右的被驱动部(WRL、WRR)之间,并在第1能量输入输出装置(10)与左右被驱动部(WRL、WRR)之间,以及第2能量输入输出装置(11)与左右被驱动部(WRL、WRR)之间,传递能量的能量传递装置(PS1、PS2),第1能量输入输出装置(10)、左被驱动部(WRL)、右被驱动部(WRR)、以及第2能量输入输出装置(11)的转数为共线关系,在表示共线关系的共线图中按该顺序排列。
-
公开(公告)号:CN101663807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880012912.3
申请日:2008-04-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21/029 , H02K1/276 , H02K1/30
Abstract: 在电动机的转子体(31)中,用螺钉(37)连结导电性材料制的第一、第二凸缘部件(32、33)的外周部、和在周向上以规定间隔配置的弱磁性体的导电性材料制的多个连结部件(34)的两端部,在沿周向邻接的连结部件(34)之间支承软磁性体制的感应磁极(39L、39R)而构成。通过绝缘涂敷来电绝缘第一、第二凸缘部件(32、33)和连结部件(34)的结合部,因此,能够减小运行时包括第一凸缘部件(32)、连结部件(34)、第二凸缘部件(33)及连结部件(34)的闭合电路的涡电流,能够将伴随涡电流而放热或能量损失抑制为最小限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496262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780028441.0
申请日:2007-08-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提高效率的电动机。电动机(1)具备都分别具有在周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1电磁铁(4a)、电枢(5a)、第2电磁铁(6a)、第1铁心(7a)以及第2铁心(8a)的第1~第3定子(4~6)、第1转子(7)和第2转子(8)。在电枢(5a)的第1电枢磁极的极性和与其对置的第1电磁铁(4a)的第1磁极的极性不同时,电枢(5a)的第2电枢磁极的极性和与其对置的第2电磁铁(6a)的第2磁极的极性相同。另外,当第1铁心(7a)位于第1磁极和第1电枢磁极之间时,第2铁心(8a)位于在周方向上邻接的两组第2电枢磁极及第2磁极之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