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作为药物载体的单分散多孔杂化材料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74832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410451136.4

    申请日:2014-09-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载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作为药物分子载体的多孔杂化材料的单分散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控制典型的金属‑有机自组装过程制备得到单分散的多孔杂化材料的纳米微球,微球的尺寸在300~10000 nm尺度范围内可调。本发明材料的组成成分主要为正二价态过渡金属和负四价态有机分子,其中的正二价态金属离子为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金属镁、锌、铁或钙离子;负四价态有机分子为完全脱质子的具有水杨酸片段的2,5‑二羟基‑1,4‑苯二甲酸或3,3’‑二羟基‑[1,1’‑联苯]‑4,4’‑二甲酸离子。本发明的多孔杂化材料因具有球形形貌、孔道和较大的比表面,且易于生物降解,可以作为药物分子的载体,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具有荧光识别作用的双层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38626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10374110.5

    申请日:2012-10-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先进多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荧光识别作用的双层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刚性双羧酸类和刚性氮杂环类有机配体为微孔材料的支撑墙壁,以具有多配位场几何构型的金属离子为中心金属,通过溶剂热自组装生长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双层有机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所制备的具有双层有机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孔道大小为5~20?,是三维互通孔道。该微孔自组装材料具有特征荧光,在遇到硝基苯类易爆化合物时荧光减弱并发生明显红移,从而实现识别的目的。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可调控性强、在检验检测硝基苯类易爆化合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5-膦酸异肽酸的微孔自组装材料的功能化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5955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402623.2

    申请日:2012-10-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5-膦酸异肽酸的微孔自组装材料的功能化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的5-膦酸异肽酸的微孔自组装材料为基础,采用溶剂热共沉淀方法,制备得系列功能化的新型5-膦酸异肽酸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包括:孔道含六员有机分子作为客体的5-膦酸异肽酸的微孔自组装材料等。这类功能化的材料对温室气体的选择性吸附能力明显优于一般多孔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所得到的新型微孔材料化学稳定性良好、气体选择性吸附分离能力强,在节能减排、气体纯化等能源相关化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有荧光识别作用的双层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38626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74110.5

    申请日:2012-10-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先进多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荧光识别作用的双层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刚性双羧酸类和刚性氮杂环类有机配体为微孔材料的支撑墙壁,以具有多配位场几何构型的金属离子为中心金属,通过溶剂热自组装生长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双层有机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所制备的具有双层有机墙壁的微孔自组装材料孔道大小为5~20Å,是三维互通孔道。该微孔自组装材料具有特征荧光,在遇到硝基苯类易爆化合物时荧光减弱并发生明显红移,从而实现识别的目的。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可调控性强、在检验检测硝基苯类易爆化合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中使用的高效催化剂及制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33847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04256.9

    申请日:2008-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中使用的高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铜、铬及助剂金属的可溶性盐在水中混合配成金属离子溶液,金属离子的总浓度为0.8~1.2M;沉淀剂在水中配成沉淀剂溶液;搅拌下,金属离子溶液和沉淀剂溶液并流滴加共沉淀;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4小时,制成前躯体;前躯体洗涤以去除杂质离子,烘干;以5~20℃/分钟逐步升温至350~550℃,在该温度下恒温焙烧3~5小时,制成三元体系的高效催化剂。优点是:活性组分铜物种通过Cr和M金属稳定和分散,形成具有规整的孔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在草酸二甲酯反应中显示出优良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在500小时寿命评价中性能稳定。

    一种介孔分子筛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6160C

    公开(公告)日:2005-06-15

    申请号:CN01126510.8

    申请日:2001-08-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孔分子筛纤维的制备方法,它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应用酸催化油性反应源、静态界面工艺合成纤维。通过改变硅源或其它非硅反应源、酸度、配比、表面活性剂种类以及反应时间等,调控纤维的轴径比等。纤维直径可控在亚微米~亚毫米之间的量级上,长度在几百个微米级到十几个厘米,孔径为2~10nm,孔体积为0.5~2.0cm3/g,相应的比表面积为500~1500m2/g。这种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在微电极、原子力显微探针及纳米管和纳米线制备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纳米尺寸的均匀介孔氧化铝球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97C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申请号:CN01126878.6

    申请日:2001-09-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无机分子筛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纳米尺寸的均匀介孔氧化铝球分离剂的方法,即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或纯有机溶剂中,在盐酸的催化作用下,以表面活性剂作为结构导向剂,与无机铝材料共组装成具有介观有序结构的小球,高温下脱去作为模板的表面活性剂,即得到一种具有均匀介孔的氧化铝球。球的直径为数十到数百纳米,并能随着合成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由此制得的氧化铝球在吸附、分离、光学材料等方面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浓胺体系合成新型磷酸铍分子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637C

    公开(公告)日:2003-10-01

    申请号:CN01126584.1

    申请日:2001-08-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无机分子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结构磷酸铍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它以浓胺为模板,在水热条件下合成纯相、大单晶的磷酸铍分子。通过选用三乙烯四胺、吡啶和哌嗪为模板剂,控制溶胶浓度,调节pH值,可合成拓扑结构为GME(12元环),GIS(8元环)和ABW(8元环)等磷酸铍分子筛,单晶尺寸为50-400μm。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