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酸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920993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43253.3

    申请日:2010-08-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钒酸铜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一步水热方法制备得钒酸铜材料,其组份为Cu4V2.15O9.38,粒径为5–50μm,为由纳米片构成的多级结构。本发明工艺简单,重现性好。该钒酸铜多级结构兼具体相材料(稳定性高、易于组装电极)与纳米材料(较大的放电容量、良好的倍率性能)的优点,在一次锂离子电池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形状尺寸壁厚可控的二氧化硅囊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89189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810035592.5

    申请日:2008-04-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形状尺寸壁厚可控的二氧化囊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近中性水溶液体系中,采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合成出具有形状可控、孔径可调及壁厚可变的新型二氧化硅囊泡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各种形貌囊泡溶胶-凝胶过程的协同自组装、水热处理、干燥、焙烧除去模板剂等步骤。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易行,材料结构丰富可控。通过改变硅源和表面活性剂的比例、不同硅源的摩尔比、以及调节组成不同聚合物的质量比等条件可以对材料的形状、尺寸及壁厚等进行有效调控。该囊泡材料在吸附、催化剂载体、药物缓释、分离、色谱、颜料、微反应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类多组分大孔径氧化物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2006C

    公开(公告)日:2005-05-18

    申请号:CN03115305.4

    申请日:2003-01-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由“酸碱对”配伍自我调节组装合成的多组分大孔径氧化物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类材料的制备过程是:首先将表面活性剂与挥发性有机溶剂均匀混合;再加入“酸碱对”配伍的无机源(包括金属源、磷源、硼源等),搅拌均匀;在空气中放置后,将有机溶剂挥发至干;经焙烧除去表面活性剂后,即得到所要的大孔径多组份介孔氧化物材料。该类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大而均一的孔径、大的比表面和孔体积;与传统方法相比,不仅大大拓展了介孔材料的组成范围和结构类型,而且大大提高了此类材料的热稳定性。材料的外形为粉末、单片、薄膜、纤维、各种花纹和含大孔的植物茎叶形状。

    三维孔道二维介孔结构的二氧化硅分子筛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716C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01126880.8

    申请日:2001-09-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三维孔道二维介孔结构的氧化硅分子筛及其合成方法。它是将双亲性非离子嵌段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水、酸和硅源混合,搅拌一段时间后,得到有机无机复合物。高温水热处理后,再经过滤、水洗、空气下干燥,并经焙烧而成。采用该方法合成的分子筛具有平均的二维六角的介孔结构,六角排列的介孔孔道之间由3~8nm的介孔隧道相互连接,形成一种新型三维孔道结构、高孔容、高度有序的二维介孔结构氧化硅分子筛。该分子筛在大分子催化、吸附和分离、传感器、微器件以及光、电、磁等功能材料的制备上有广泛的应用。

    一种形状尺寸壁厚可控的二氧化硅囊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89189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810035592.5

    申请日:2008-04-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形状尺寸壁厚可控的二氧化囊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近中性水溶液体系中,采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合成出具有形状可控、孔径可调及壁厚可变的新型二氧化硅囊泡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各种形貌囊泡溶胶-凝胶过程的协同自组装、水热处理、干燥、焙烧除去模板剂等步骤。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易行,材料结构丰富可控。通过改变硅源和表面活性剂的比例、不同硅源的摩尔比、以及调节组成不同聚合物的质量比等条件可以对材料的形状、尺寸及壁厚等进行有效调控。该囊泡材料在吸附、催化剂载体、药物缓释、分离、色谱、颜料、微反应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大孔容二氧化硅囊泡、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30392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510026837.4

    申请日:2005-06-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介孔分子筛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出的具有大孔容(可达3cm3/g),可控形貌(囊泡、泡沫等)、且孔径可调(10-200nm)的新型纳米多孔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囊泡、泡沫的制备、水热反应、干燥、去除模板剂等步骤。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易行,无需加入助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最终材料价廉易得。通过改变原料比、反应温度、溶液pH值以及缓冲溶液离子浓度等条件可以调变材料的形貌、孔径及孔容等物理化学性质。这类大孔容纳米多孔材料在吸附、催化剂载体、药物缓释、分离、色谱、颜料、微反应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介孔分子筛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6160C

    公开(公告)日:2005-06-15

    申请号:CN01126510.8

    申请日:2001-08-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孔分子筛纤维的制备方法,它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应用酸催化油性反应源、静态界面工艺合成纤维。通过改变硅源或其它非硅反应源、酸度、配比、表面活性剂种类以及反应时间等,调控纤维的轴径比等。纤维直径可控在亚微米~亚毫米之间的量级上,长度在几百个微米级到十几个厘米,孔径为2~10nm,孔体积为0.5~2.0cm3/g,相应的比表面积为500~1500m2/g。这种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在微电极、原子力显微探针及纳米管和纳米线制备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三维孔道二维介孔结构的二氧化硅分子筛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46792A

    公开(公告)日:2002-05-01

    申请号:CN01126880.8

    申请日:2001-09-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三维孔道二维介孔结构的氧化硅分子筛及其合成方法。它是将双亲性非离子嵌段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水、酸、和硅源混合,搅拌一段时间后,得到有机无机复合物。高温水热处理后,再经过滤、水洗、空气下干燥,并经焙烧而成。采用该方法合成的分子筛具有平均的二维六角的介孔结构,六角排列的介孔孔道之间由3~8nm的介孔隧道相互连接,形成一种新型三维孔道结构、高孔容、高度有序的二维介孔结构氧化硅分子筛。该分子筛在大分子催化、吸附和分离、传感器、微器件、以及光、电、磁等功能材料的制备上有广泛的应用。

    一种介孔分子筛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42606A

    公开(公告)日:2002-04-03

    申请号:CN01126510.8

    申请日:2001-08-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孔分子筛纤维的制备方法,它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应用酸催化油性反应源、静态界面工艺合成纤维。通过改变硅源或其它非硅反应源、酸度、配比、表面活性剂种类以及反应时间等,调控纤维的轴径比等。纤维直径可控在亚微米~亚毫米之间的量级上,长度在几百个微米级到十几个厘米,孔径为2~10nm,孔体积为0.5~2.0cm3/g,相应的比表面积为500~1500m2/g。这种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在微电极、原子力显微探针及纳米管和纳米线制备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一种介孔分子筛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41553A

    公开(公告)日:2002-03-27

    申请号:CN01126476.4

    申请日:2001-08-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无机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二嵌段高分子聚合物制备介孔分子筛载体材料的方法。它是一种在酸性条件下,以聚环氧乙烯-聚环氧丁烯二嵌段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于100℃进行水热合成的制备方法。其适用于制备有序度高,比表面积大的二维六方结构的介孔氧化硅材料以及有序度高的层状氧化硅材料。这些新材料可以用作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吸附薄膜、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传感器以及色谱填料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