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调控热传输的热开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17157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745427.4

    申请日:2021-07-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调控热传输的热开关装置。本发明可以自主地实现热流通路与热流断路并能保证热通路状态下热开关上的温度均匀分布,从而消除因温度分布不均引起热开关中的非均匀热应力。相对于以往的热开关,本发明设计的热开关具有更简单的结构,适用的材料范围更加广泛;更加灵活,可以在不影响热通路效果的前提下调整热开关的热断路效果。本发明不局限于具体尺寸,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热开关的整体尺寸,即从细观到宏观均适用。

    一种点阵芯子结构及其采用的切割嵌锁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5715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968456.7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一种点阵芯子结构及其采用的切割嵌锁制备方法,涉及点阵夹芯板的芯材领域。本发明主要是为了解决随着芯板厚度的增加,导致现有的沙漏点阵结构面板抗屈曲性能差的问题。一种点阵芯子结构包括多条第一横向嵌锁条、多条第二横向嵌锁条、多条第一纵向嵌锁条和多条第二纵向嵌锁条,所述的第一横向嵌锁条与第二横向嵌锁条依次交替等间距平行设置,形成横向组嵌锁条;所述的第一纵向嵌锁条和第二纵向嵌锁条依次交替等间距平行设置,形成纵向组嵌锁条;横向组嵌锁条与纵向组嵌锁条之间相互垂直设置并卡合连接。本发明主要用于形成夹芯板的芯材。

    一种耐压抗振复合材料界面增强管状多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328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33321.2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压抗振复合材料界面增强管状多胞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船舶、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碳纤维圆管制备工艺成熟,具有产能高、成本低等优势,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圆管多孔蜂窝结构的学者近年来不断增加。本发明不同于传统的圆管多孔蜂窝结构,采用打磨切割的形式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圆管制备成尺寸不同的,带有直边的方管,使其更易粘接,从而增强其界面强度。本发明在保留了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特性的前提下,提升了结构的承载减振吸能能力,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种用于圆柱型壳体精准装配的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401266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452167.8

    申请日:2021-12-01

    Abstract: 一种用于圆柱型壳体精准装配的平台,属于机械设备装配技术领域。下模板固定在下模板底座上,下模板通过下模板压板组件压紧在工作台上,上模板上装有滚珠导柱机构,滚珠导柱机构与下模板固接,上模板分体盘设置在上模板内,抱紧环压板组件将抱紧环压紧在上模板分体盘上,圆柱型壳体定位块对心时,将其设置在下模板内,圆柱型壳体定位块与下模板中心孔配合;圆柱型壳体定位时,其内侧面与圆柱型壳体定位块外侧面配合,圆柱型壳体落于圆柱型壳体定位块上;粘接法兰对心时,粘接法兰定位块设置在下模板中心孔内,粘接法兰定位块与下模板中心孔配合,粘接法兰放在粘接法兰定位块上,粘接法兰内孔侧面与粘接法兰定位块配合。本发明用于圆柱型壳体装配。

    一种抗冲抑振复合材料圆管超弹多孔混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146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233301.5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轻质高承载和减振隔冲特性的,复合材料圆管增强的聚氨酯多孔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各向同性、高弹性、不可压缩等特性,能承受较大变形,是一种典型的超弹性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减振、降噪和抗冲击等领域。本发明不同于传统聚氨酯多孔结构,通过在多孔聚氨酯结构中增加复合材料的方式,改善聚氨酯结构的力学性能,可以显著提升多孔聚氨酯结构的刚度、吸能和抗冲能力,结构可作为承载、吸能、减振一体化构件,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种三维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及其嵌锁组装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39648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98312.3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三维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及其嵌锁组装工艺。包括两组二维双箭头元件,两组二维双箭头元件在嵌锁位置有嵌锁槽,第一组二维双箭头元件沿X轴方向等距平行排列分布若干行、相邻第一组二维双箭头元件的间距等于两相邻嵌锁槽之间的距离,第二组二维双箭头元件沿Y轴方向等距排列分布成若干列与第一组二维双箭头元件在嵌锁槽位置处进行嵌锁构成二维元件,二维元件在Z轴方向进行叠加组装够成三维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本发明有效减少结构的粘接过程,降低由于粘接引起的装配误差,且易于实现层级梯度。本发明的结构不仅提高装配的效率,而且大幅度增强结构的承载刚度和能量吸收率,拓宽三维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的使用空间。

    一种基于等效介质法的热电防护装置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6357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97678.9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等效介质法的热电防护装置及制备方法。包括复合区域和复合基体区域,所述的复合区域由工件区域和工件区域外的涂层组成,复合基体区域中均匀排布圆柱形孔洞。本发明设计的热电双物理场防护装置不经能够在温度场下工作,同时也能在直流电场下工作,可以同时消除零部件引起的基体中热流和电流的聚集或者发散现象,避免热流和电流集中引起电子器件和机械工件的损坏,为工程问题提供一种防护手段。

    一种多层梯度点阵夹芯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98948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0717200.2

    申请日:2017-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梯度点阵夹芯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两种不同厚度的冲孔菱形板采用模压、折叠技术,制成芯子杆件边长尺寸不同的两种金字塔型点阵芯层,然后将两种芯层按循环相间的分布形式与金属面板或隔板焊接,得到多层梯度点阵夹芯板。与非梯度多层点阵结构相比,此种多层梯度点阵结构大大减小了在爆炸载荷下各芯层间的变形差异,使各芯层的屈曲变形得到充分利用,后面板受爆炸冲击的影响减少了50%,起到了更好的防护作用。同时本发明保留了点阵结构高孔隙率的特点,也有利于进一步的功能复合。本发明以其优异的吸能机制,低密度,高比强度、比刚度,以及多功能复合潜质,在安全防护、军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兼具内凹和手性负泊松比效应的缓冲抑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854659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76392.X

    申请日:2019-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泊松比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内凹和手性负泊松比效应的缓冲抑振结构。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单元体;其中,所述的单元体为旋转对称图形,包括中心结构和外围结构;所述的中心结构,其中心点位于单元体的中心;所述的外围结构,均匀环绕排布在中心结构的四周;通过二维有序排列,得到整体结构兼具内凹性质和手性性质,在承受拉伸压缩载荷时通过负泊松比效应的单元体变形,达到单元膨胀收缩效果。本发明能充分发挥传统手性结构和内凹结构的性能优势,从而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吸能能力,使结构在缓冲吸能的过程中,具有更加平稳的平台应力阶段,这一优势在高速冲击下尤为明显。

    一种测量材料在水下爆炸作用下动态响应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0187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378476.2

    申请日:2017-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爆炸力学与力学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材料在水下爆炸作用下动态响应的实验装置。装置包括水箱系统、测力底座系统、测量系统、力学性能参数未知的待测材料和力学性能参数已知的参考材料,在实验时首先对参考材料进行实验,参考材料采用已知力学性能参数的材料,且参考材料与待测材料的尺寸一样,然后对待测材料进行实验,将两次实验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对比得到待测材料在水下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以及待测材料基本的力学性能参数。实验装置能真实模拟不同材料对水下爆炸冲击波的动态响应,与传统的现场水下爆炸实验相比具有应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在能达到相同目的的情况下极大的降低了实验成本。同时,通过旋转升降杆可以实现试样平台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对不同尺寸材料在水下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的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