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电平校正(BLC)结构
    5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94613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310028371.6

    申请日:2013-01-24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用于形成黑电平校正(BLC)结构的一种或多种技术。在一些实施例中,BLC结构包括第一区域、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之上的第二区域以及位于至少一部分第二区域之上的第三区域。例如,第一区域包括硅,以及第三区域包括钝化电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位于第一子区域之上的第二子区域以及位于第二子区域之上的第三子区域。例如,第一子区域包括金属硅化物,第二子区域包括金属以及第三子区域包括金属氧化物。例如,以此方式提供了BLC结构,使得BLC结构的表面齐平,这至少是因为第三区域齐平。

    半导体装置结构的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5517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1810272577.6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提供半导体装置结构的形成方法,此方法包含在介电层上方形成第一遮罩层,第一遮罩层具有沟槽,沟槽具有内壁和底表面。此方法包含在第一沟槽中形成第二遮罩层。此方法包含移除覆盖底表面的第二遮罩层,以在第二遮罩层中形成第二沟槽,第二沟槽暴露出底表面且在介电层的第一部分上方,留下的第二遮罩层覆盖内壁。此方法包含移除第一部分、第一遮罩层和第二遮罩层,以在介电层中形成第三沟槽。此方法包含在第三沟槽中形成导电结构。

    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069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53646.X

    申请日:2016-08-29

    Abstract: 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包括半导体衬底、多个绝缘体、栅极堆叠件和应变材料。半导体衬底包括位于半导体衬底上的至少一个半导体鳍。半导体鳍包括源极/漏极区和沟道区,并且源极/漏极区的宽度大于沟道区的宽度。绝缘体设置在半导体衬底上并且绝缘体将半导体鳍夹在绝缘体中间。栅极堆叠件位于半导体鳍的沟道区上方和部分绝缘体上方。应变材料覆盖半导体鳍的源极/漏极区。此外,提供了用于制造FinFET的方法。

    具有TaAlCN层的金属栅极堆叠件

    公开(公告)号:CN10615893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510193414.5

    申请日:2015-04-22

    Abstract: 一种集成电路器件包括:半导体衬底;以及设置在半导体衬底上方的栅极堆叠件。栅极堆叠件还包括设置在半导体衬底上方的栅极介电层;设置在栅极介电层上方的多功能阻挡/润湿层,其中,多功能阻挡/润湿层包括碳氮化铝钽(TaAlCN);设置在多功能阻挡/润湿层上方的功函层;和设置在功函层上方的导电层。本发明涉及具有TaAlCN层的金属栅极堆叠件。

    半导体装置结构的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5517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0272577.6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提供半导体装置结构的形成方法,此方法包含在介电层上方形成第一掩模层,第一掩模层具有沟槽,沟槽具有内壁和底表面。此方法包含在第一沟槽中形成第二掩模层。此方法包含移除覆盖底表面的第二掩模层,以在第二掩模层中形成第二沟槽,第二沟槽暴露出底表面且在介电层的第一部分上方,留下的第二掩模层覆盖内壁。此方法包含移除第一部分、第一掩模层和第二掩模层,以在介电层中形成第三沟槽。此方法包含在第三沟槽中形成导电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