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1136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587420.9
申请日:2015-09-15
IPC: A61K31/7048 , A61P9/10 , A61K31/3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茶多酚组合物,所述茶多酚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原花青素、矢车菊素-3-葡萄糖甙、茶黄素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所述茶多酚组合物包含8种茶多酚单体物质,其质量可控,并且所述茶多酚组合物在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能够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模型的体重和血糖指标趋于正常,能够明显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模型的主动脉粥样斑块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27936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31655.2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7/06 , C07K5/081 , C07K5/0821 , C07K5/101 , C07K5/1013 , C07K5/1024 , C07K7/08 , G01N21/64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方便地检测淀粉样蛋白形成的荧光探针及方法,该探针为3~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含有色氨酸残基的多肽,如SEQ ID NO:1~53所示的多肽。检测方法为在待测蛋白溶液中加入含色氨酸的短肽作为荧光探针,振荡处理,测定溶液在不同振荡时间点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的变化即可判断待测蛋白形成淀粉样的情况。本发明利用色氨酸等能体现蛋白质周围微环境变化的内在性质用作荧光探针指示淀粉样蛋白聚集过程,其不仅能用于监测淀粉样的早期形成,还能用于检测多肽的共聚。考虑到多肽或者蛋白质的聚集在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关键作用,本发明将提供一种有效的能检测早期淀粉样形成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08424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03497.0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83/008 , A61K49/106 , A61K49/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钆的两性羧酸金属配位聚合物,该两性羧酸金属配位聚合物是重复单元为[Gd(Cmdcp)(H2O)3](NO3)·3H2O的钆金属配位聚合物,所述的化学式[Gd(Cmdcp)(H2O)3](NO3)·3H2O中的Cmdcp为N‑羧甲基‑(3,5‑二羧基)溴化吡啶;本发明所述的两性羧酸金属配位聚合物的水溶性好,金属有效负载率高,具有良好造影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4947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04106.7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83/008 , G01N21/6428 , G01N2021/64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性羧酸双核铜金属配位聚合物,该两性羧酸双核铜金属配位聚合物是重复结构单元为下式(Ⅰ)所示的铜配位聚合物。所述的铜配位聚合物用1‑(3,5‑二羧酸苄基)‑4,4’‑溴化联吡啶与铜盐反应合成。本发明所述的双核铜金属配位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的五种miRNA,
-
公开(公告)号:CN104922106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67405.6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A61K31/357 , A61P19/08 , A61P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青蒿琥酯在制备抗破骨细胞分化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经过试验证明,青蒿琥酯能够直接显著抑制体外RANKL诱导破骨前体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吸收骨质;体内对破骨细胞激活导致骨破坏的经典模型-卵巢切除骨质疏松小鼠的骨丢失具显著改善作用,具有方便服用、经济有效等优点,青蒿琥酯对破骨细胞生成、破骨活性的具有直接而显著地抑制作用特点,使其可以作为一个破骨细胞分化抑制剂类药物,用于破骨细胞分化抑制剂所治疗疾病;作为活性药物前体,用于破骨细胞抑制剂类药物研发。
-
公开(公告)号:CN10462886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45228.7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兼具抗菌和抗流感病毒活性的融合肽衍生物,这些融合肽衍生物为流感病毒融合肽中部分带负电荷、不带电荷的氨基酸被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及其类似物替代后所得到的。这些融合肽衍生物为兼具抗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抗病毒作用的新型融合肽;其具有抗流感病毒活性,能够通过抑制流感病毒HA2亚基在酸性条件下的构象变化,达到阻断流感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内。这些多功能抗微生物多肽在病毒性感冒合并细菌感染存在潜在的应用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250015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29857.X
申请日:2011-05-19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C07D239/06 , C07D401/04 , C09K11/06 , H01L51/42 , H01L51/50 ,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6 , C07D239/06 , C07D401/04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044 , H01L51/005 , H01L51/50 , H01L51/5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集诱导发光的五取代四氢嘧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集诱导发光的五取代四氢嘧啶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R1选自直链或支链烷基或取代烷基;R2、R4各独立选自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烷基、环烷基、取代环烷基、芳香基、取代芳香基、稠环芳香基、取代稠环芳香基、杂环基、取代杂环基、芳杂环基或取代芳杂环基;R3选自芳香基、取代芳香基、稠环芳香基、取代稠环芳香基、芳杂环基或取代芳杂环基。所述聚集诱导发光的五取代四氢嘧啶可以通过多组分反应制备得到。本发明所述五取代四氢嘧啶化合物结构中含有1~3个芳香基,具有很强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可以应用于制备有机电致或光致发光器件或化学及生物荧光传感器和探针。
-
">
公开(公告)号:CN101475556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910036815.4
申请日:2009-01-20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C07D311/62 , A61K31/353 , A61P31/18 , A61K9/20 , A61K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化合物,该化合物是1″,2″,3″,7″-四氢茶黄素,其化学结构式如(1)所示。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可通过茶黄素TF1经氢化还原得到,具有抑制逆转录酶和HIVgp41形成六股螺旋核心结构的活性,可阻止HIV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其对逆转录酶的活性和HIV gp41形成六股螺旋核心结构的抑制作用比茶黄素TF1强。
-
公开(公告)号:CN101497580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910036539.1
申请日:2009-01-09
IPC: C07D207/38 , A61K31/4015 , A61K31/402 , A61P3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HIV-1抑制剂吡咯酮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其应用,本发明的吡咯酮衍生物的结构式为式(I),(I)中R1、R2、R3、R4是氢、芳香基、烷基或杂环基;R5是氢、烷基、芳香基。(I)可用四组分法简便地由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及化合物(4)合成,产率为60-96%。本发明的吡咯酮衍生物或其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盐可单独或结合其他药物应用到制备抗艾滋病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161564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01001.5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枕使用的排郁助眠中草药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涉及的温敏胶囊,包含中草药组分及纳米微胶囊,中草药组分中含有安息香,安息香具有开窍醒神,缓解气郁暴厥的功效,便于使用人群理气疏肝,纳米微胶囊中含有中药材提取液及纳米壳聚糖,中药材提取液组方考究,具有较好的排郁益气、调理睡眠的功效。本发明提供的药枕使用的排郁助眠中草药填充物,当人们枕用时,温度借助羊绒的保暖性往下传递,温敏胶囊感应到温度变化后,释放量增加,开始发挥功效,帮助使用人群排郁助眠,具有较佳的使用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