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5910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0378872.X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菌及抗炎活性的多肽化合物,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序列为:IGKLFKRIVQLIK或IGKLFKRIVQLIL,分别记名为IG‑13‑1和IG‑13‑2。这是一类新型的高效作用于变形链球菌细菌膜结构,通过干扰细菌膜完整性抑制变形链球菌活性以及其生物膜形成,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龋齿作用的多肽化合物。抗菌活性测试表明,这两种肽的MIC值是5.0μM,并且其杀菌速率优于目前应用较多的抗龋齿药物CHX。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膜形成抑制试验表明,IG‑13‑1和IG‑13‑2在MBIC50为5.91±0.91和7.58±0.23μM的浓度下均可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25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80820.4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金黄色葡萄球菌且具有抑制群体感应信号和抗菌作用双重功能的抗菌肽。本发明首先合成了一种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内具有靶向性和抑制QS信号通路的无硫内酯AIP‑III变体CP7,并合成了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FP13‑2抗菌肽,然后,成功合成了含有CP7结构域和FP13‑2结构域的复合肽。本发明的复合肽能够靶向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效,体内、体外均表明本发明的复合肽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中等毒性。此外,该复合肽的作用机制与传统抗生素不同,不易产生耐药性,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耐药菌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65910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378872.X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菌及抗炎活性的多肽化合物,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序列为:IGKLFKRIVQLIK或IGKLFKRIVQLIL,分别记名为IG-13-1和IG-13-2。这是一类新型的高效作用于变形链球菌细菌膜结构,通过干扰细菌膜完整性抑制变形链球菌活性以及其生物膜形成,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龋齿作用的多肽化合物。抗菌活性测试表明,这两种肽的MIC值是5.0μM,并且其杀菌速率优于目前应用较多的抗龋齿药物CHX。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膜形成抑制试验表明,IG-13-1和IG-13-2在MBIC50为5.91±0.91和7.58±0.23μM的浓度下均可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932058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811034762.8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专一性抗痤疮丙酸杆菌作用及抗炎作用的短脂肽,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短脂肽是由C6~C20脂肪酸与通式为KWKW的氨基酸序列组成。本发明的短脂肽能够专一性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减少毛囊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体内、体外实验表明本发明短脂肽具有较高的抗菌、抗炎活性,较低毒性。此外,该短脂肽具有与传统抗生素不同的作用机制,短脂肽极难产生耐药性,尤其是对现有抗生素已经产生耐药的菌株有效,因而能够达到防治痤疮,提高生活质量的根本目的。本发明的短脂肽是含有脂质与氨基酸的化合物或复合体,可以添加于各种洗护用品或者化妆品中,安全环保,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66902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10717849.9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C07D307/58 , A61P3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象肠道来源的放线菌的丁烯酸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放线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SMU03中的丁烯酸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抑制流感病毒活性的性能,而且还具有抵抗B型流感病毒、H3亚型流感病毒以及H1N1病毒的能力。本发明不仅能抑制病毒进入细胞,而且还能保护宿主细胞,具有发展成为强效抗流感病毒药物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27936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31655.2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7/06 , C07K5/081 , C07K5/0821 , C07K5/101 , C07K5/1013 , C07K5/1024 , C07K7/08 , G01N21/64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方便地检测淀粉样蛋白形成的荧光探针及方法,该探针为3~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含有色氨酸残基的多肽,如SEQ ID NO:1~53所示的多肽。检测方法为在待测蛋白溶液中加入含色氨酸的短肽作为荧光探针,振荡处理,测定溶液在不同振荡时间点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的变化即可判断待测蛋白形成淀粉样的情况。本发明利用色氨酸等能体现蛋白质周围微环境变化的内在性质用作荧光探针指示淀粉样蛋白聚集过程,其不仅能用于监测淀粉样的早期形成,还能用于检测多肽的共聚。考虑到多肽或者蛋白质的聚集在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关键作用,本发明将提供一种有效的能检测早期淀粉样形成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62886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45228.7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兼具抗菌和抗流感病毒活性的融合肽衍生物,这些融合肽衍生物为流感病毒融合肽中部分带负电荷、不带电荷的氨基酸被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及其类似物替代后所得到的。这些融合肽衍生物为兼具抗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抗病毒作用的新型融合肽;其具有抗流感病毒活性,能够通过抑制流感病毒HA2亚基在酸性条件下的构象变化,达到阻断流感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内。这些多功能抗微生物多肽在病毒性感冒合并细菌感染存在潜在的应用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66902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1810717849.9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C07D307/58 , A61P3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象肠道来源的放线菌的丁烯酸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放线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SMU03中的丁烯酸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抑制流感病毒活性的性能,而且还具有抵抗B型流感病毒、H3亚型流感病毒以及H1N1病毒的能力。本发明不仅能抑制病毒进入细胞,而且还能保护宿主细胞,具有发展成为强效抗流感病毒药物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0236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593001.1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C07C49/733 , C07C35/36 , C07C35/37 , C07D303/14 , C07D307/92 , A61P31/16 , A61K31/047 , A61K31/122 , A61K31/336 , A61K31/343 , C12P7/26 , C12P7/18 , C12P17/02 , C12P17/04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流感病毒活性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应用,所示倍半萜类化合物如式(1‑14)所示,本发明通过分离筛选得到14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并且通过抗病毒活性研究发现,这些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流感病毒活性,部分化合物抗流感病毒的选择性指数大于500,显示了较好的研究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0236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93001.1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C07C49/733 , C07C35/36 , C07C35/37 , C07D303/14 , C07D307/92 , A61P31/16 , A61K31/047 , A61K31/122 , A61K31/336 , A61K31/343 , C12P7/26 , C12P7/18 , C12P17/02 , C12P17/04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流感病毒活性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应用,所示倍半萜类化合物如式(1‑14)所示,本发明通过分离筛选得到14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并且通过抗病毒活性研究发现,这些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流感病毒活性,部分化合物抗流感病毒的选择性指数大于500,显示了较好的研究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