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28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25318.3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依克多因合成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该菌株通过在敲除基因crr的宿主菌中过表达ectABC基因簇和lysC基因获得;所述宿主菌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MG1655;所述cr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述ectABC基因簇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述lys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本发明的菌株通过优化代谢通路,能够高效合成依克多因,从根本上降低依克多因生产成本,可以达到115g/L的产量和0.45g/g葡萄糖的产率,在与现有技术报道的最高产量接近的同时,大幅提高了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439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0956545.9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酶级联联产甘油葡萄糖苷和D‑阿洛酮糖的方法,以蔗糖、甘油作为共底物,同时加入蔗糖磷酸化酶、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共同催化反应,获得甘油葡萄糖苷和D‑阿洛酮糖。本发明首次实现从蔗糖到D‑阿洛酮糖的多酶级联反应,催化更为经济的蔗糖和甘油为底物生产D‑阿洛酮糖,原料利用率高,D‑阿洛酮糖转化率高,步骤简捷,生产成本低,污染小,对环境影响小,可实现D‑阿洛酮糖的规模化生产。经重组大肠杆菌生产的蔗糖磷酸化酶和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以蔗糖与甘油为底物,超声破碎后双酶级联催化反应的甘油葡萄糖苷产量289.8g/L,D‑阿洛酮糖产量93.4g/L,甘油转化率高达75.6%。
-
公开(公告)号:CN116836826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15104.2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山东亚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效合成2‑苯乙醇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基因工程菌通过在宿主菌中表达内源抗逆元件ampk,gdh,strap和tcyc及外源抗逆元件gsh和slc得到;所述内源抗逆元件来源于季也蒙毕赤酵母;所述外源抗逆元件gsh来源于解脂耶氏酵母;所述外源抗逆元件slc来源于季也蒙毕赤酵母;所述宿主菌为季也蒙毕赤酵母菌。本发明结合内源抗逆元件和外部抗逆元件对宿主菌进行基因工程改造,获得了对2‑苯乙醇具有高耐受性且合成效率高的基因工程菌,提高了2‑苯乙醇的产量,为2‑苯乙醇合成提供了新的生产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457437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270780.6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产2‑苯乙醇菌株及其应用,所述菌株分类命名为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EA20,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2053。该菌株抗逆性强、产物产量高、重复性好,是一种适合利用L‑苯丙氨酸发酵产2‑苯乙醇的优良菌种。经过发酵产量能达到4.75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13%。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25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480414.3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1/19 , C12N15/81 , C12N15/65 , C12N15/53 , C12N15/52 , C12N15/54 , C12N15/61 , C12P23/0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产β‑胡萝卜素的重组解脂耶氏酵母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向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中导入香叶基香叶基二磷酸合酶CrtE、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番茄红素环化酶CrtYB、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酶CrtI、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tHMGR以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表达盒得到所述重组解脂耶氏酵母菌株。本发明重组解脂耶氏酵母的构建方法,操作简单、高效,能够高效合成β‑胡萝卜素。本发明对高价值萜类产物的工业化以及商业化应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934081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43325.9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P7/6427 , C12P7/6463 , C12R1/645 , C12R1/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混菌发酵提高油脂收率的方法,分别活化圆红冬孢酵母和小球藻;先将活化小球藻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培养,之后接种活化圆红冬孢酵母,进行混菌发酵。本发明通过运用混菌发酵的手段,微藻为酵母生长提供O2,并且吸收利用酵母生产的CO2和有机酸,缓解了发酵后期pH较低对于油脂生产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80691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59567.7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β‑胡萝卜素的解脂耶氏酵母菌及其应用。所述重组菌株是在初始菌株po1f基因组插入香叶基香叶基二磷酸合酶、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八氢番茄红素环化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构建得到菌株解脂耶氏酵母Yli‑CAH后,再次插入crtE、crtI、crtYB、柠檬酸裂解酶(ACL)或者tHMGR中至少一种表达盒后得到的。本发明重组解脂耶氏酵母的构建方法,操作简单、高效,可以解除MVA途径的限速步骤,使更多的乙酰CoA转通量流向β‑胡萝卜素的合成,通过过表达柠檬酸裂解酶编码基因,能够提高细胞生长,有利于工业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07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90034.8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3D打印构建好氧真菌和兼性或厌氧微生物共存的方法,将好氧真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在发酵培养基上放置带孔隙的支撑材料,使好氧真菌在支撑材料上形成致密的生物膜;通过3D打印将兼性或厌氧微生物制成栅栏结构的活体材料;将所述活体材料放入发酵培养基,与好氧真菌共存并发酵反应。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3D打印的容器和活体材料构建的生物反应器。本发明通过好氧真菌在支撑材料和在活体材料上形成的生物膜来实现氧气的消耗,为活体材料内部的兼性或厌氧微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长和生产条件,并通过活体材料和3D打印设备设计了一个生物反应器,利用好氧菌的氧气消耗在生物反应器中产生氧梯度,满足以CBP系统为基础的化学品生产的氧气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39551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485206.4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重组大肠杆菌,其基于细胞膜改造提高大肠杆菌抗逆性和产物合成性能,具体通过导入表达了来自谷氨酸棒杆菌的氧化应激调节酶的基因whiB (NCBI ID:AKL15_01645)与来自铜绿假单胞菌的不饱和脂肪酸顺反异构酶的基因cti(NCBI ID:CWI20_17990)来实现。本发明的重组菌株可以在厌氧条件下耐受高浓度底物与产物的抑制,同时可以在5L发酵罐厌氧条件下,提升菌株生长量与丁二酸积累。
-
公开(公告)号:CN11150048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196517.8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以共利用葡萄糖和木糖的丙酮丁醇梭菌及其应用,其分类命名为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菌株号为LY4,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1081)。菌株LY4在4‑8天时间可基本利用50 g/L的葡萄糖和木糖的混糖(混合比例1:1),不存在CCR效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