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筛选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94066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010585034.3

    申请日:2010-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筛选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方法,是采用在不含指示剂的初筛培养基表面加入Dragendorff试剂,通过与产透明圈的菌株周围形成砖红色聚集圈来筛选ε-聚赖氨酸产生菌。本发明改进了原有的筛选方法,可直观高效的筛选ε-聚赖氨酸产生菌。本发明工艺简单,有效缩短了筛选周期和工作量,筛选效率较高。

    一种杏鲍菇素牛肉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9480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58756.2

    申请日:2012-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杏鲍菇素牛肉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杏鲍菇素牛肉食品是以每1000克的杏鲍菇条,配10~30克牛肉粉和其他调味辅料混合即得;所述杏鲍菇条采用新鲜的杏鲍菇废弃小菇或边菇经清洗、切分、干燥步骤制备得到,所述干燥是将切分好的杏鲍菇于55~70℃烘箱内干燥1.5~3h即得。本发明在保持杏鲍菇固有质地脆嫩的口感上带来更丰富的味道和稳定的贮存保障。本发明在综合利用杏鲍菇废弃菇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加工工艺保留杏鲍菇鲜品原有口感的基础上对口味作了创新,产品也弥补了在现今即食类市场上杏鲍菇即食类产品品种单一的缺陷,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种重组多功能纤维素酶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93959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85035.8

    申请日:2010-1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工程领域,涉及重组多功能纤维素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多功能纤维素酶基因遗传转化银耳芽孢获得银耳芽孢工程菌株,作为生产菌株,采用甘蔗渣粉为最佳培养基,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摇瓶发酵制备重组多功能纤维素酶。甘蔗渣培养基配方为甘蔗渣粉17-23g/L,酵母膏3.1-4.9g/L,磷酸氢二钾1g/L,磷酸二氢钾0.46g/L,硫酸镁1g/L,pH值5.0-5.5。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4d、摇床转速180r/min。最佳产酶量为:Xylanase酶活1.09×105U/L,CMCase酶活3.7×104U/L。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地使银耳芽孢工程菌株利用廉价的农业废弃物甘蔗渣生产重组多功能纤维素酶。

    一种草菇和杏鲍菇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85617A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1010523452.X

    申请日:2010-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菇和杏鲍菇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将草菇和杏鲍菇的菌丝酶解制取原生质体,以杏鲍菇原生质体热灭活为标记,采用PEG介导的化学方法,将草菇和杏鲍菇原生质体融合,利用0℃低温筛选融合子,并进行出菇实验,获得融合菌株。本发明方法能有效地把草菇和杏鲍菇原生质体融合,获得具有杏鲍菇特性的高产耐低温的草菇新菌株。本发明为两种性状互补明显的食用菌科间远缘融合创制目标新菌株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一种转基因食用菌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00347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510126406.5

    申请日:2005-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基因食用菌,该转基因食用菌基因组中整合了抗冷冻蛋白基因afp。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该转基因食用菌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食用菌的遗传育种开辟一条新的育种途径——基因工程育种;并使受到低温限制的高温型食用菌的生产、新鲜菌的流通、低温冷冻保鲜以及菌种的低温贮藏等问题得到解决。

    一种低胆固醇及高冻融稳定性植物蛋白基蛋黄酱与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5345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01479.9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胆固醇及高冻融稳定性植物蛋白基蛋黄酱与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蛋黄酱在制备过程中添加过多冷冻保护剂造成乳液体系固形物含量和连续相粘度增加,改变食品质构,影响食品风味等问题。该方法采用植物蛋白来替代动物蛋白的方法,更加符合人们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理念。且该方法不需要添加传统的冷冻保护剂,也不需要对乳液进行多次处理,只需要采用单一的蛋白(γ‑玉米醇溶蛋白)作为乳化稳定剂及简单的高压微射流技术,操作简单,可直接得到低胆固醇、高冻融稳定性的蛋黄酱型食品,为现代冷冻食品研发高冻融稳定性乳液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基于金针菇子实体全组分的植物基人造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47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291521.7

    申请日:202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金针菇子实体全组分的植物基人造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新产品的研发领域。本发明所述的金针菇子实体全组分人造肉产品,无传统植物蛋白肉的豆腥味,也无金针菇本身的菌菇味,该产品的金针菇经前期熟化处理已祛除菌菇味,所以获得的产品本身无任何异味,经风味增香剂的作用,可很好的模拟肉类风味,且无其他异味感,并能保持金针菇特有的营养价值。且该产品是经由捶打过程而具有的类肉纤维结构,其紧致性、弹性、内部纤维结构都更加像肉,无挤压技术造成的层状缺陷;解决了目前金针菇产业精深加工产品缺乏,鲜售货架期短,企业利润低等产业难题。

    一种用于待测样品间麦角硫因含量高低的高通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113921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807947.9

    申请日:2020-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待测样品间麦角硫因含量高低的高通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育种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待测样品调节pH 1.9~2.0,先加入硫氰酸铁溶液于酶标板中,再加入待测样品,吹打混合;使用酶标仪记录吸光度,酶标仪所用波长为450nm~470nm;吸光度越低,麦角硫因含量越高。该方法具有高效、快速,方便,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不需要准确测定每一种样品的麦角硫因含量的研究活动;克服了使用LC‑MS检测方法耗时、成本高的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