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2026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74058.5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气动力/热累积变形反向几何预置的气动布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针对固定的理想飞行器构型,给定其长航时巡航计算状态,耦合计算飞行时长T0,划分好飞行器流场计算网格G1和结构场计算网格S1;S2、对已知的理想最优气动布局开展气动力/热变形作用下的累积热变形预测,得到理想飞行器构型的累积热变形量;S3、以理想飞行器构型的累积热变形量为基础,给出修正系数,将理想最优气动布局进行累积热变形预测,将其与理想构型进行对比,根据偏差调整修正系数,不断迭代优化修正系数,最终使得反向预置的气动布局经过热变形后能够回到理想最优布局,此时的反向预置的气动布局就是考虑热变形效应下的初始最优气动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1599527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82370.8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16C60/00 , G06F30/23 , G06F113/26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计算机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材料热力学特性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基于同一复合材料的不同尺度的网格结构进行材料热力学特性的求解,在整个求解过程中不同尺度网格的相互映射一次性确定且可并行式求解位移基函数和温度基函数,后续考虑温度对力学特性的影响求解宏观位移分布,因此可耦合求解材料的热力学特性。不同尺度的网格结构可自动求解材料交界面处的数值不连续问题,不需要额外针对交界面处进行计算;并且,该方案还具有尺度不分离特性,由此可更能直接体现细观尺度材料空间分布方式对宏观、细观位移分布的影响。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材料热力学特性评估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99527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282370.8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16C60/00 , G06F30/23 , G06F113/26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计算机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材料热力学特性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基于同一复合材料的不同尺度的网格结构进行材料热力学特性的求解,在整个求解过程中不同尺度网格的相互映射一次性确定且可并行式求解位移基函数和温度基函数,后续考虑温度对力学特性的影响求解宏观位移分布,因此可耦合求解材料的热力学特性。不同尺度的网格结构可自动求解材料交界面处的数值不连续问题,不需要额外针对交界面处进行计算;并且,该方案还具有尺度不分离特性,由此可更能直接体现细观尺度材料空间分布方式对宏观、细观位移分布的影响。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材料热力学特性评估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2905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352929.5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3/2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广义热弹性耦合问题计算方法,属于复合材料计算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设位移分布u1,通过对能量方程进行迭代计算建立复合材料界面材料参数对复合材料界面温度的关联,获得当前时刻t温度分布θ1;S2,根据当前时刻t温度分布θ1计算平衡方程建立界面材料参数对复合材料界面弹性响应的关联,获得t时刻的位移分布u2,判断u2是否收敛于u1,若是,进入步骤S3,若否,进入步骤S1;步骤S1‑S3记为一个轮回N;S3,进入N+1个轮回计算。本发明能够精确化建立复合材料界面参数大梯度变化下界面参数与界面热影响的关系,且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34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08435.X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k‑epsion湍流模型的湍流长度尺度修正方法,本修正方法以无量纲速度散度λl的值为基本自变量来确定修正源项的大小,通过控制函数tanh(h2(η‑h3))‑1实现了对修正源项作用区域的控制。本发明方法不依赖于壁面距离这一参数,而是根据流场中速度散度的强度大小来确定修正源项的大小,可以有效避免现有代数方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7871057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711145852.X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入轨可重复使用飞行器规模估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计算预设尺寸下飞行器的第二级结构质量;步骤二、计算第二级所需推进剂质量;步骤三、在第二级结构有效容积足够装载第二级推进剂和有效载荷后得到第二级结构尺寸和质量规模参数;步骤四、计算预设尺寸下飞行器的第一级结构质量;步骤五、计算第一级所需推进剂质量;步骤六、在第一级结构有效容积足够装载第一级推进剂后得到第一级结构尺寸和质量规模参数。本发明方法可系统评估两级入轨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在符合入轨需求情况下的结构规模,并可用于分析发动机、燃料、轨道等不同因素对整体结构尺寸和质量规模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47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264412.6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接触热阻的无损快速测量方法,根据介质温度-超声传播特性,采用超声回波法,获得瞬态传热条件下超声传播时间,优化求解热传导反问题,可快速、无损、非接触地测量随温度变化的界面接触热阻参数。本发明的方法所需测量装置简单、测量周期短,且不需要传感器与被测试件接触,避免了传感器与被测试件接触的干扰以及测量范围受到传感器耐高温性能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17489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010107271.2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声测量中波速与温度关联关系标定装置,包括:微控制器、电磁超声收发模块、加热模块、保温模块、温度测量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述电磁超声收发模块、加热模块、保温模块和温度测量模块均作用于被测试件;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电磁超声收发模块、加热模块、温度测量模块连接,控制各个模块工作,并采集电磁超声收发模块和温度测量模块的数据从而计算超声波在被测试件中的波速与温度的关系;所述显示模块与微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波速与温度的标定结果。该装置实现标定实验的一体化和自动化测量,能够简单快捷地得到波速和温度的关系,可根据需求标定材料的超声传播特性,扩展了超声测温、测厚等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对材料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9220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00964.9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F30/15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尺度三明治防热结构流动传热计算方法,本申请在考虑外场气动热影响条件下,基于混合热格子Boltzmann法(HTLBM),建立了含复杂真实微细结构三明治防热结构多尺度导热‑对流复合传热高效预测方法,可快速预测三明治防热结构防热性能,为飞行器热防护设计,降低结构冗余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37475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59132.7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K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谐波频率测量高温结构内部温度的方法,属于无损探测领域,包括:测量某一温度场下的纵波和横波超声谐振频率,获得纵波和横波超声波传播速度,再依据预先标定的波速与温度关系分别获得纵波和横波测量得到的温度,最后根据纵波和横波的谐振频点数得到综合谐振测温结果。本发明可以在超声波传播时间数据不易采集或采集数据失真的情况下,实现对结构内部温度进行有效的测量,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