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069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71158.5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模型的轨道交通智能场景编辑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中流式计算模块基于轨道交通中设备的物模型配置相应的自动化场景,并为自动化场景构建工业自动化控制业务逻辑,核心数据服务引擎在HMI平台的控制下,基于自动化场景及相应工业自动化控制业务逻辑控制设备驱动引擎工作,以及反馈设备的设备状态至HMI平台,设备驱动引擎在核心数据服务引擎的控制下,驱动自动化场景中相应的设备动作,HMI平台响应外界操作控制核心数据服务引擎工作,并基于核心数据服务引擎反馈的设备状态实现相应监控功能。可见,本发明可以减少对软件开发人员的依赖程度,从而有效降低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2259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198958.0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舾装件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舾装件连接构造,其中,连接构造用于将舾装件与沉管管节连接;所述连接构造包括支座连接件,所述支座连接件一侧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管节钢壳面板连接,另一侧与舾装件拆卸连接。通过支座连接件的设置,在确保舾装件可重复使用、拆装便捷的同时,避免了在钢壳面板上开孔设预埋螺栓,确保了钢壳面板的整体防水效果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8955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04905.4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哑铃型深埋地铁车站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地铁车站呈哑铃状,包括位于两端的圆形明挖竖井以及连通两个所述圆形明挖竖井的暗挖通道,所述圆形明挖竖井包括位于顶部的站厅层、位于中部的若干设备层以及位于底部的端部站台层,所述暗挖通道内设置有纵向延伸的站台层以及位于所述站台层两侧的上行轨道和下行轨道。本发明的优点是:(1)采用两端圆形竖井加底部站台层暗挖的结合形式,圆形竖井各向受力相对均衡,可节省大量内部支撑,降低工程风险、工程造价和缩短施工周期;(2)车站建筑功能需求和布置与该结构形式具备良好的契合度,大尺寸的圆形竖井既可满足盾构接收和始发的要求,同时可利用为车站功能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30914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02143.X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潘伟 , 张乃受 , 李进 , 王春利 , 李春元 , 刘德进 , 苏长玺 , 陈虓 , 陈鸿 , 陈正杰 , 王殿文 , 尚乾坤 , 赫亚锋 , 宋江伟 , 韩小锐 , 吕护生 , 李德洲 , 付洪超 , 于家钒
IPC: E02D29/073 , E02D31/06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底沉管隧道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最终接头止水装置及安装方法。最终接头止水装置包括可伸缩止水带;可伸缩止水带具有伸缩部和分别位于伸缩部两端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固接于扩大段的外端面,第二固定部固接于顶进节段的外周面。顶进节段未被推出前,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紧邻,伸缩部在二者之间呈自然弯曲状态;顶进节段被推出时,顶进节段带动伸缩部向外伸展;顶进节段被推出到位后,伸缩部伸展开来平铺覆盖顶进节段的外周面,伸缩部的可伸展长度至少为顶进节段的推出距离。本发明实现了最终接头安装期间顶进节段与扩大段之间的密封止水,填补了推出式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施工中密封止水方面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1945706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664117.5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单侧受力钢筋采用两种钢筋时的排布算法,该排布算法提出了地下连续墙的单侧两种受力钢筋的七种常用的受力钢筋排布方式,并根据地下连续墙厚度、单侧最大配筋断面钢筋面积、钢筋间距模数等参数来自动选择受力钢筋布置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整理出了七种标准的两种受力钢筋排布方式,并对各排布方式根据其受力情况提出了明确的选择条件和选择顺位建议,优化和规范了地下连续墙的单侧两种受力钢筋的排布流程及结果,为地下连续墙的受力钢筋配置方式提供通用化、标准化的依据,提高设计效率及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5421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235151.7
申请日:2020-11-08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工程中对承压水进行水平隔断处理的工法,包括以下步骤:沿待开挖的基坑水平面的周长方向设置一圈竖向隔水帷幕;在所述竖向隔水帷幕所围合成的区域底部设置水平人工隔水层;在所述水平人工隔水层上部的承压含水层中打设泄压降水井进行降水泄压,待降水达到要求后,进行所述基坑的开挖,开挖至所述基坑的设计坑底深度;在所述基坑的底部进行垫层施工,在所述基坑内施作内部结构,所述内部结构浇筑完成后,封闭所述泄压降水井。本发明的优点是:从源头上避免了承压水造成的基坑突涌风险,大幅减少了降水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了对深层地下水的大量抽取,保护了珍贵的地下水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252375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35153.6
申请日:2020-11-08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饱和软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暗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待开挖断面的四周进行全方位高压喷射强加固,对待开挖断面范围内进行全方位高压喷射弱加固;(2)在待开挖断面的四周施作呈“口”字型的冻结壁,在待开挖断面的范围内施作呈“井”字型的冻结壁,通过冻结壁将待开挖断面分隔为上层断面和下层断面;(3)先对下层断面分区块进行边开挖边进行初期支护,后对上层断面分区块进行边开挖边进行初期支护,开挖完成后进行二次结构的施作。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水平MJS加固和冻结加固形成复合加固体,提高开挖轮廓四周土体的承载能力;整个断面上下分层、先下而上开挖顺序有利于减小开挖对地面环境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377219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35144.7
申请日:2020-11-08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E21D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络通道处隧道内预应力钢支撑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该预应力钢支撑结构分别设置于联络通道两侧的隧道内,预应力钢支撑结构包括安装于隧道的开口环管片内的两榀C字形支撑架以及安装于开口环管片纵向两端的环管片内的两榀八边形支撑架,C字形支撑架和八边形支撑架间通过型钢相连接,C字型支撑架通过若干千斤顶和若干支座支顶于开口环管片的内壁面上,八边形支撑架通过若干千斤顶和若干支座支顶于环管片的内壁面上。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在联络通道处隧道内设置预应力钢支撑结构体系,弥补现行工程开口环无支撑加固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192749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47284.3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站的盾构法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法衬砌结构包括沿盾构隧道轴向布置的标准衬砌段和特殊衬砌段,所述标准衬砌段由若干混凝土衬砌环组成,所述特殊衬砌段由若干特殊衬砌环组成,所述特殊衬砌环由混凝土衬砌块和钢制衬砌块组成,所述钢制衬砌块上设置有开口,可设置车站出入口或风道。本发明的优点是:圆形衬砌结构内既可设置车站站台层、站厅层结构,亦可设置与外部连接的出入口、风道等结构;既满足轨道交通车站的内部使用功能需求,亦能满足与外部连接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32209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257964.X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弹性充填体的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及其应用方法,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设置在隧道接头位置,包括UHPC牛腿、牛腿端面钢结构、弹性充填体、可充填式气囊、内置OMEGA止水带;在隧道接头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UHPC牛腿,在UHPC牛腿的相对侧端面分别设置有牛腿端面钢结构,两侧的牛腿端面钢结构的相对侧端面分别设置有可充填式气囊,弹性充填体可被填充于至少一个可充填式气囊内,内置OMEGA止水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牛腿端面钢结构上且其位于可充填式气囊沿隧道的纵断面方向的内侧。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在不影响隧道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原有建筑的空余限界完成隧道接头既有止水结构失效后的修复,所占空间小,应用面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