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069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71158.5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模型的轨道交通智能场景编辑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中流式计算模块基于轨道交通中设备的物模型配置相应的自动化场景,并为自动化场景构建工业自动化控制业务逻辑,核心数据服务引擎在HMI平台的控制下,基于自动化场景及相应工业自动化控制业务逻辑控制设备驱动引擎工作,以及反馈设备的设备状态至HMI平台,设备驱动引擎在核心数据服务引擎的控制下,驱动自动化场景中相应的设备动作,HMI平台响应外界操作控制核心数据服务引擎工作,并基于核心数据服务引擎反馈的设备状态实现相应监控功能。可见,本发明可以减少对软件开发人员的依赖程度,从而有效降低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9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69185.5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隧道激光扫描偏心校正与正射影像比例优化方法,所述包括:采用二维激光断面仪采集得到地铁隧道结构的激光点云数据以及每一激光点的灰度值;从激光点云数据中得到地铁隧道结构点云数据;对地铁隧道结构点云数据进行曲线拟合,获取地铁隧道结构点云的形心;根据地铁隧道结构点云的形心与激光点云数据的坐标原点的位置关系,将激光点云数据的坐标进行转换;根据地铁隧道结构的断面轮廓周长,生成包含若干离散点的有序的等距离点集;对等距离点集的激光发射率进行角度插值计算;根据插值后的激光点云数据,逐环生成二维展布图。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解决现有激光扫描点云二维正射影像比例失调、构件图像失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595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70324.X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H04L67/2866 , H04L67/12 , H04L67/2871 , H04L6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特定的融合业务架构,该架构中,南向网关用于构建轨道交通场景中设备的数字孪生体,并基于数字孪生体提供相应设备的操控逻辑功能及监控视图功能;IOT CLOUD云平台用于基于南向网关提供的各项功能,进行轨道交通场景中设备的设备运营监控、数据分析及事务处理;IOT北向网关用于配合IOT CLOUD云平台进行预设的数据分析及事务处理。可见,本发明打造了从工控行为到管理行为贯通的全业务链,解决了既有综合监控规范化交付、开发工作量大周期长、难以兼顾工控和信息化差异的问题,能在保持工控自持能力的基础上满足全业务链的两化融合,可替代现有单站综合监控和线路综合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03759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17411.X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对地铁大客流的智能可变导向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车站AFC系统采集闸机数据;利用民用通信系统采集手机链接信令数据;利用视频分析系统采集车站站台门处的上下客数据;依托采集的数据综合分析计算出车站实时客流数据,并判断车站处于平峰还是高峰客流工况;根据平峰、高峰客流工况,智能联动导向牌控制箱,实时调整可变导向牌指示方向,引导乘客按预设路径行走。本发明的优点是:创新定义了以列车发车间隔时间为计算客流时长单位,提出了融合三种客流感知手段的计算方法,避免单一客流感知系统的缺陷,提升了客流计算的准确性,并将车站导向系统与车站客流实时联动,提高了车站应对大客流的疏解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82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1317412.4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G06Q10/047 , G06Q10/063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与其它公共交通换乘信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换乘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综合交互平台以及分别与所述信息综合交互平台相连的既有地铁ATS系统、既有地铁BIM运维系统、既有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既有地铁视频监控系统、既有公交车视频监控系统、既有公交车GIS+GPS调度系统、既有出租车/网约车GIS+GPS调度系统、既有城市气象网、既有道路交通监视系统、既有城市地图信息系统、换乘信息屏A、换乘信息屏B;通过信息综合交互平台采集地铁列车信息、地铁站服务信息、紧急信息、公交车信息、出租车/网约车信息、公共信息,对信息数据做AI智能分析和处理,建立最优换乘路径计算模型,智能生成最优换乘路线、距离、时间,通过换乘信息屏展示换乘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82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17412.4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与其它公共交通换乘信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换乘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综合交互平台以及分别与所述信息综合交互平台相连的既有地铁ATS系统、既有地铁BIM运维系统、既有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既有地铁视频监控系统、既有公交车视频监控系统、既有公交车GIS+GPS调度系统、既有出租车/网约车GIS+GPS调度系统、既有城市气象网、既有道路交通监视系统、既有城市地图信息系统、换乘信息屏A、换乘信息屏B;通过信息综合交互平台采集地铁列车信息、地铁站服务信息、紧急信息、公交车信息、出租车/网约车信息、公共信息,对信息数据做AI智能分析和处理,建立最优换乘路径计算模型,智能生成最优换乘路线、距离、时间,通过换乘信息屏展示换乘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473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76653.5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数字孪生体模型的构建装置及联动方法,该构建装置包括:车站设备点位初始化模块,用于基于轨道交通场景中的车站设备,分别创建与每个车站设备相对应的元设备模型;设备通讯通道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不同的元设备模型之间的通讯通道,以使不同的元设备模型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交互;设备数字孪生体模型嵌套模块,用于基于元设备模型,使用模型嵌套方法嵌套得到相应的嵌套模型;其中,元设备模型及嵌套模型均属于数字孪生体模型;OPC UA地址空间脚本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数字孪生体模型生成地址空间创建脚本,以基于该脚本的运行生成承载数字孪生体模型运行的OPC UA服务。能够控制安全风险,实现业务与逻辑的解耦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1557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01872.2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多协议解耦网关系统及其解耦方法,网关系统包括核心数据服务单元、智能逻辑服务单元、设备映射服务单元、对外数据服务单元、监控视图数据服务单元以及行业扩展模型构建服务单元;智能逻辑服务单元与核心数据服务单元通信;设备映射服务单元与核心数据服务单元通信;监控视图数据服务单元与核心数据服务单元通信;对外数据服务单元上设置有对外接口;行业扩展模型构建服务单元与设备映射服务单元和核心数据服务单元通讯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了轨道交通工业控制技术领域,专业系统设备与软件平台解耦合,解决传统系统定制开发所造成的数据孤岛、逻辑孤岛、技术孤岛问题,以及专业之间、线路之间互联互通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0494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570058.0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大隧道区间的通风井布局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列车在长大隧道区间内的列车运行曲线;根据所需设置的通风井数量n,将长大隧道区间按照长度均分的原则以初步确定各通风井的布置位置以及通风井区段的长度;计算追踪间隔时间;验证各通风井区段能否满足追踪间隔时间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则调整相应的所述通风井位置,并重新进行验证,直至满足追踪间隔时间要求;将通风井布置方案输出HMI界面。本发明的优点是:满足长大隧道区间的通过能力要求,也满足每个通风井区段只有一列车的安全限制条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