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隧道激光扫描偏心校正与正射影像比例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719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69185.5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隧道激光扫描偏心校正与正射影像比例优化方法,所述包括:采用二维激光断面仪采集得到地铁隧道结构的激光点云数据以及每一激光点的灰度值;从激光点云数据中得到地铁隧道结构点云数据;对地铁隧道结构点云数据进行曲线拟合,获取地铁隧道结构点云的形心;根据地铁隧道结构点云的形心与激光点云数据的坐标原点的位置关系,将激光点云数据的坐标进行转换;根据地铁隧道结构的断面轮廓周长,生成包含若干离散点的有序的等距离点集;对等距离点集的激光发射率进行角度插值计算;根据插值后的激光点云数据,逐环生成二维展布图。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解决现有激光扫描点云二维正射影像比例失调、构件图像失真的问题。

    一种应对地铁大客流的智能可变导向系统的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3759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17411.X

    申请日:2021-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对地铁大客流的智能可变导向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车站AFC系统采集闸机数据;利用民用通信系统采集手机链接信令数据;利用视频分析系统采集车站站台门处的上下客数据;依托采集的数据综合分析计算出车站实时客流数据,并判断车站处于平峰还是高峰客流工况;根据平峰、高峰客流工况,智能联动导向牌控制箱,实时调整可变导向牌指示方向,引导乘客按预设路径行走。本发明的优点是:创新定义了以列车发车间隔时间为计算客流时长单位,提出了融合三种客流感知手段的计算方法,避免单一客流感知系统的缺陷,提升了客流计算的准确性,并将车站导向系统与车站客流实时联动,提高了车站应对大客流的疏解能力。

    一种地铁与其它公共交通换乘信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2182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1317412.4

    申请日:2021-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与其它公共交通换乘信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换乘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综合交互平台以及分别与所述信息综合交互平台相连的既有地铁ATS系统、既有地铁BIM运维系统、既有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既有地铁视频监控系统、既有公交车视频监控系统、既有公交车GIS+GPS调度系统、既有出租车/网约车GIS+GPS调度系统、既有城市气象网、既有道路交通监视系统、既有城市地图信息系统、换乘信息屏A、换乘信息屏B;通过信息综合交互平台采集地铁列车信息、地铁站服务信息、紧急信息、公交车信息、出租车/网约车信息、公共信息,对信息数据做AI智能分析和处理,建立最优换乘路径计算模型,智能生成最优换乘路线、距离、时间,通过换乘信息屏展示换乘信息。

    一种地铁与其它公共交通换乘信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2182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17412.4

    申请日:2021-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与其它公共交通换乘信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换乘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综合交互平台以及分别与所述信息综合交互平台相连的既有地铁ATS系统、既有地铁BIM运维系统、既有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既有地铁视频监控系统、既有公交车视频监控系统、既有公交车GIS+GPS调度系统、既有出租车/网约车GIS+GPS调度系统、既有城市气象网、既有道路交通监视系统、既有城市地图信息系统、换乘信息屏A、换乘信息屏B;通过信息综合交互平台采集地铁列车信息、地铁站服务信息、紧急信息、公交车信息、出租车/网约车信息、公共信息,对信息数据做AI智能分析和处理,建立最优换乘路径计算模型,智能生成最优换乘路线、距离、时间,通过换乘信息屏展示换乘信息。

    一种用于长大隧道区间的通风井布局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0494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570058.0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大隧道区间的通风井布局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列车在长大隧道区间内的列车运行曲线;根据所需设置的通风井数量n,将长大隧道区间按照长度均分的原则以初步确定各通风井的布置位置以及通风井区段的长度;计算追踪间隔时间;验证各通风井区段能否满足追踪间隔时间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则调整相应的所述通风井位置,并重新进行验证,直至满足追踪间隔时间要求;将通风井布置方案输出HMI界面。本发明的优点是:满足长大隧道区间的通过能力要求,也满足每个通风井区段只有一列车的安全限制条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