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70233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66581.X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轭有机框架材料的微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涉及超级电容器领域,步骤为先将碳碳双键桥联的超长纳米纤维有机框架材料与单壁碳纳米管制备复合薄膜,进而加工成平面微超级电容器。本发明使用热压法对所述COF/SWCNT复合薄膜进行加工,所得到的复合薄膜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较好的柔性,所得到的电容器具有良好的电容行为,并具备柔性和可集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9110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33500.3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G83/00 , B01J31/06 , B01J35/10 , C07C37/58 , C07C39/04 , C07C39/12 , C07C51/367 , C07C65/03 , C07C201/12 , C07C205/22 , C07C253/30 , C07C255/53 , C07C41/26 , C07C43/23 , C07D209/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碳双键桥联的全碳骨架二维共轭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共轭有机框架材料(简称COF)技术领域,包括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有机框架材料具有共轭的全碳骨架结构,包括三种COF,分别命名为:COF-p-3Ph,COF-p-2Ph和COF-m-3Ph。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制备过程中首次使用2,4,6-三氰基-1,3,5-均三甲苯为核心单体,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合成碳碳双键桥联的二维COF,所述COF具有高结晶性,高比表面积,均一的孔道结构以及半导体性质,由于具有可见光吸收,半导体活性和多孔结构的特性,能够在可见光下高效地催化芳基硼酸类底物氧化为酚类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908380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030501.9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B13/1845 , H02K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点吸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波浪能吸收单元和能量转换单元,所述波浪能吸收单元包括中间立柱和嵌套在中间立柱外侧的两层浮筒,所述中间立柱通过锚系固定;所述能量转换单元包括作为动子的磁体组件和作为定子的线圈组件,每层浮筒内都固定设有所述磁体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设在所述磁体组件的磁场中,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中间立柱连接,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多个线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装置中有两个共振频率,能够吸收更广泛的波浪频率,将极大地提高波能的吸收效率,同时应用新设计的能量转换装置,将波浪能转换为机械能再转换为电能,提高能量的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4735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689556.4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类普鲁士蓝/还原石墨烯薄膜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基于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制备还原石墨烯,制备具有不同中心金属原子的类普鲁士蓝,制备还原石墨烯分散液和类普鲁士蓝分散液,使用真空抽滤方法制备具有层层堆垛结构的还原石墨烯与类普鲁士蓝的复合薄膜,最后使用制备得到的还原石墨烯与类普鲁士蓝的复合薄膜作为正负极材料,制备非对称超级电容器。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类普鲁士蓝/石墨烯复合材料薄膜具有层层堆垛结构,解决了石墨烯基电极在制备过程中易发生堆叠现象的问题,结合了石墨烯和类普鲁士蓝两种材料的优点,使它们产生更好的协同效应,同时制备方法简易且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758366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954549.8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氮共掺杂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首先是基于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然后加入无水二甲基亚砜,超声分散后加入五硫化二磷搅拌并反应,然后真空抽滤,通过无水四氢呋喃淋洗后,将得到的黑色粉末在管式炉中加热保温在一定的气体氛围下处理,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硫/氮共掺杂石墨烯,该方法步骤简易,成本低廉。本发明制备的硫/氮共掺杂石墨烯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的催化活性,极限电流密度可达-4.7mA cm-2,电子转移数可达3.9;接近于商用铂/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在绿色能源转换领域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346301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256496.4
申请日:2013-06-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结构的石墨烯基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单层碳原子结构的石墨烯作为载体,以及一些高分子聚合物作为辅助交联剂,通过水热冻干的方法制备出三维结构石墨烯基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通过此方法得到的三维气凝胶具有较高的金属氧化物负载量。经电化学测试证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三维气凝胶石墨烯基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实验证明在100mAg-1的充放电流下,二氧化锡材料放电容量可达到1050mAhg-1;在50mAg-1的充放电流下,氧化钛材料放电容量可达150mAhg-1。
-
公开(公告)号:CN102916220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110254585.6
申请日:2011-08-05
IPC: H01M10/054 , H01M10/0564 , C07F3/02 , C07F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8 , H01M10/054 , H01M10/0569 , H01M2300/0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电池领域,提供一种具有宽电化学窗口的镁电池电解液该电解液由新型有机镁盐和非质子极性溶剂组成,所述有机硼镁盐是由以硼为中心的lewis酸R3B和含镁lewis碱R′2-nMgXn复合形成的有机硼镁盐络合物,其中n为0或1,R和R′分别代表氟代芳基、烷基取代芳基、芳基、烷基、或吡咯烷基,X代表卤素;所述溶剂为醚类等非质子极性溶剂或其混合溶剂;该电解液浓度为0.25~1mol/L,电导率为0.5~10mS/cm,能够可逆进行金属镁的沉积-溶出,循环稳定性好,具有宽的电化学窗口(>3.0V vs.Mg/Mg2+)。
-
公开(公告)号:CN103050427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79517.1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L2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6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圆预对准方法,包括利用高精度激光透过式传感器,根据晶圆边缘一周数据,通过构造晶圆形心检测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晶圆的形心位置坐标径向位移最大偏心量emax、以及径向位移最大偏心处与水平Y向的夹角带动晶圆旋转角度使径向位移最大偏心量emax与水平Y向处于一条直线上,完成晶圆的形心定位;并根据形心算法精确定位晶圆缺口。本发明用光透式传感器来检测晶圆的边缘,用形心算法确定晶圆形心和缺口位置,有效地提高了定位方法的精度,减小了预对准装置占用的时间空间,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021919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79502.5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L21/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圆预对准装置,包括工作台面、θ-Y二自由度运动单元、垂直过渡单元、真空吸附单元、以及视觉检测单元,其中:所述θ-Y二自由度运动单元用于调整晶圆的偏心量和缺口位置;垂直过渡单元用于临时放置晶圆,使晶圆与θ-Y二自由度运动单元能够完全脱离开,从而达到调整偏心量的目的;真空吸附单元同轴固定在θ-Y二自由度运动单元上,用于固定晶圆,使其能实现对心和缺口定位;视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晶圆的边缘位置和缺口位置。本发明设计的晶圆预对准装置可以实现将晶圆的最大径向位移偏心量旋转到一个轴上,这样就能有效地减少一个X向自由度,从而对于晶圆的预对准装置减少了一个直线运动平台,节省了成本,提高定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0489702C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510027565.X
申请日:2005-07-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基于模糊自适应算法的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本发明包括:计算机、电位放大器、模拟/数字转换器、数字/模拟转换器、滤波器、测位系统、执行机构、学习器、优化决策器,测位系统设在船上,测位系统的信息输出连接到模拟/数字转换器输入端,模拟/数字转换器输出端连接到计算机,计算机再与滤波器输入端连接,滤波器输出端经学习器、优化决策器接到电位放大器输入端,电位放大器输出端接到执行机构。本发明能自适应于船的装载变化及海况变化,提高动力定位精度,大大降低定位能耗的前馈式动力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