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4232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82160.1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式海洋平台随船波浪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开展浮式平台的海洋工程水动力模型实验,建立海洋工程模型试验数据集,对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波面升高线性计算模型,进行波面升高线性推算;将波面升高线性推算结果和平台六自由度运动响应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并建立人工神经网络;实时监测训练过程,对神经网络的各参数和超参数开展敏感性分析,选取表现最优的神经网络参数,将该神经网络作为该条件下计算真实波面升高的模型;将浮式平台所处位置处测得的相对波面升高和运动响应输入神经网络模型,推算得到该位置的真实波面升高。本发明可改善浮式海洋平台随船波浪测量中波浪与结构物非线性效应带来的精度不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1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1041.9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9B23/18 , G09B23/12 , G06F30/17 , G06Q50/06 , G06F17/10 , F03D17/00 , G06F111/10 , G06F113/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式风力发电机的气动载荷模拟方法,具体包括气动载荷的离线数值计算方法,气动载荷的实时数值修正方法,多通路气动载荷复现器及气动载荷分配方法。根据浮式风机的运动实测结果对离线计算得到的气动载荷进行实时修正,通过气动载荷分配算法将数值计算结果变为可执行的信号,由多通路气动载荷复现器执行当前环境条件的物理气动载荷。本发明具有计算量小、实时性好等特点,能够提高浮式风机气动载荷模拟的准确性和便捷性,为浮式风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2969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601455.2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8/22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浮式风机模型的塔筒设计方法,结合浮式风机实际塔筒的特征属性,考虑几何尺度相似,传感器配合以及铝型材选材的因素,通过调整塔筒模型的结构参数开展迭代设计,最终实现模型塔筒一阶固有频率与设计方目标值缩比后一阶固有频率达到预设要求;经试验验证,应用该设计方法设计的浮式风机塔筒模型,模型塔筒一阶固有频率实测结果与目标值误差不超过5%,有效还原了模型塔筒一阶模态振动特性,提高了试验所得数据的可靠性,对浮式风机水池模型试验中的塔筒设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3613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01456.7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叶轮单点系泊浮式风机及其偏航控制方法,通过改变左右两风轮机舱的叶片转速和叶片转矩角,从而改变各风轮处的受载情况,主动调整各风轮位置处的气动载荷大小,为浮体平台产生偏航转矩,进而改变双叶轮单点系泊浮式风机偏航角度,使风机系统在发电工况下最大化地提升叶轮受风面积,提高双风轮系统对风能的捕获效率,同时对于极端工况和风浪夹角较大的恶劣海况,主动的偏航控制能改善系统的载荷情况,防止转塔的持续性旋转,提升双叶轮单点系泊浮式风机的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8356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0136293.6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海洋平台实测应力谱修补方法,包括步骤:S1:缺陷应力数据筛选步骤,根据实测应力结果进行数据校验,筛选出实测应力结果中的正常测点位置与异常测点位置,确定第一实测时间段,划分出全数据完整时间段与缺陷数据时间段;S2:环境信息收集步骤;S3:应力信息收集步骤;S4:建立应力修补模型;S5:应力谱修补步骤,将缺陷数据时间段内正常测点位置应力谱与环境控制信息输入训练模型中。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海洋平台实测应力谱修补方法,解决了海洋平台海上实测过程中关键测点某些时间段内的应力缺失问题,可进一步用于相关疲劳分析,修补数据考虑因素全面,修补结果更具权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8356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36293.6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海洋平台实测应力谱修补方法,包括步骤:S1:缺陷应力数据筛选步骤,根据实测应力结果进行数据校验,筛选出实测应力结果中的正常测点位置与异常测点位置,确定第一实测时间段,划分出全数据完整时间段与缺陷数据时间段;S2:环境信息收集步骤;S3:应力信息收集步骤;S4:建立应力修补模型;S5:应力谱修补步骤,将缺陷数据时间段内正常测点位置应力谱与环境控制信息输入训练模型中。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海洋平台实测应力谱修补方法,解决了海洋平台海上实测过程中关键测点某些时间段内的应力缺失问题,可进一步用于相关疲劳分析,修补数据考虑因素全面,修补结果更具权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2686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00630.0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波浪方向谱识别领域,公开了一种波浪方向谱识别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发明可以确定数值波浪水池进行波浪模拟试验过程中的多个波面升高时序数据和空间分布矩阵,空间分布矩阵用于记录多个测量位置和非测量位置在数值波浪水池中的空间分布;根据多个波面升高时序数据生成多个信号谱;其中,每个信号谱对应测量位置,且每个信号谱上标注有用于标识相应测量位置的位置标识;将多个信号谱和空间分布矩阵整体作为训练数据,对预训练的波浪方向谱识别模型进行训练,以得到训练好的波浪方向谱识别模型。本发明训练好的波浪方向谱识别模型可以用于进行波浪方向谱识别,从而有效实现智能识别波浪方向谱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862685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00628.3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8/214 , G06N3/0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波浪预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波浪预报模型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可以对目标波面升高时序数据进行转换以得到目标波面包络;其中,目标波面升高时序数据为物理波浪水槽进行波浪水槽试验过程中,水槽位置点在目标试验时段内的波面升高时序数据;将目标波面包络作为一个训练数据输入至预训练的波浪预报模型中进行训练,以得到训练好的波浪预报模型。本发明可以基于波浪水槽试验得到目标波面包络,使用目标波面包络对预训练的波浪预报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波浪预报模型,该训练好的波浪预报模型即可用于进行智能波浪预报,实现智能波浪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1624258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55671.4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10/00 , G01S19/41 , G01S19/47 , G01S13/08 ,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N3/04 , G06N3/084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浮式海洋平台随船波浪测量装置,包括:平台六自由度运动数据信号测量模块,用于对海洋平台的六自由度运动进行数据采集;平台气隙响应信号测量模块,用于对海洋平台的气隙响应进行数据采集;波浪解算模块,用于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解耦算法对输入的运动信号和气隙响应信号进行推算,计算得到波面抬高数据;随船波浪显示模块,用于展示波浪解算模块计算得到的波浪抬升时历数据和频谱数据。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浮式海洋平台随船波浪测量装置,结合平台气隙响应与运动响应数据建立基于深层神经网络的波浪非线性解耦模型可准确估计平台随船波浪。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3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136736.5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惯容吸振器及其优化设计方法,其通过在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基础上引入惯容元件,利用滚珠丝杆幅将平动运动转化成旋转运动,实现在不显著提升振子物理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吸振器的等效质量,进而提升吸振器的低频吸振能力,解决了有限空间内大质量吸振器带来的弊端。同时,针对滚珠丝杠型调谐质量阻尼器,提出了调谐质量阻尼惯容器优化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具体流程,该方法考虑了更高维度的动力学分析模型,结合了定点理论和最优化算法,基于主结构响应分析结果进行调谐质量阻尼惯容器的参数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