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16220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110254585.6
申请日:2011-08-05
IPC: H01M10/054 , H01M10/0564 , C07F3/02 , C07F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8 , H01M10/054 , H01M10/0569 , H01M2300/0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电池领域,提供一种具有宽电化学窗口的镁电池电解液该电解液由新型有机镁盐和非质子极性溶剂组成,所述有机硼镁盐是由以硼为中心的lewis酸R3B和含镁lewis碱R′2-nMgXn复合形成的有机硼镁盐络合物,其中n为0或1,R和R′分别代表氟代芳基、烷基取代芳基、芳基、烷基、或吡咯烷基,X代表卤素;所述溶剂为醚类等非质子极性溶剂或其混合溶剂;该电解液浓度为0.25~1mol/L,电导率为0.5~10mS/cm,能够可逆进行金属镁的沉积-溶出,循环稳定性好,具有宽的电化学窗口(>3.0V vs.Mg/Mg2+)。
-
公开(公告)号:CN102916220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10254585.6
申请日:2011-08-05
IPC: H01M10/054 , H01M10/0564 , C07F3/02 , C07F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8 , H01M10/054 , H01M10/0569 , H01M2300/00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电池领域,提供一种具有宽电化学窗口的镁电池电解液。该电解液由新型有机镁盐和非质子极性溶剂组成,所述有机硼镁盐是由以硼为中心的lewis酸R3B和含镁lewis碱R′2-nMgXn复合形成的有机硼镁盐络合物,其中n为0或1,R和R′分别代表氟代芳基、烷基取代芳基、芳基、烷基、或吡咯烷基,X代表卤素;所述溶剂为醚类等非质子极性溶剂或其混合溶剂;该电解液浓度为0.25~1mol/L,电导率为0.5~10mS/cm,能够可逆进行金属镁的沉积-溶出,循环稳定性好,具有宽的电化学窗口(>3.0V vs.Mg/Mg2+)。
-
公开(公告)号:CN11996220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40791.9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8/23213 , G06F17/16 , G06F17/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运行方法,涉及综合能源系统领域,本发明考虑了碱性电解制氢系统过程中热量的回收利用,通过换热器将电制氢产生的热量回收到供热网络中,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本发明构建了包含风电、光伏‑氢气和供热系统的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运行模型,提出了基于多仿射决策规则的鲁棒优化模型求解方法,提升了对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3876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26269.1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学 , 沈阳变压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流变有载分接开关的三真空管过渡电路及调压方法,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真空管、第一转换开关、第二转换开关和过渡电阻,第一主触头和第一真空管的一端以及第二转换开关的第一静触头均与变压器调压绕组的第一绕组抽头连接;第二主触头的一端、第三真空管的一端以及第二转换开关的第二静触头均与变压器调压绕组的第二绕组抽头连接;第二真空管的一端与第二转换开关的动触头连接。本发明采用了三个真空管,在往复切换过程中,第二真空管承担开断负载电流的任务,第一真空管和第三真空管轮流承担开断级间环流的任务,平衡了各真空管的开断损耗和切换容量;两个转换开关可以起到后备安全保护功能,从而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45645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1141379.4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G6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碳双键连接的二维共轭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氩气气氛的手套箱中,将反应单体2,4,6‑三甲基‑吡喃鎓四氟硼酸盐、1,3,5‑三(4‑醛基联苯基)‑1,3,5‑三嗪、溶剂无水正丁醇和邻二氯苯以及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加入到安瓿瓶中;步骤2:用丁烷可燃气密封安瓿瓶,将安瓿瓶转移到恒温烘箱中,进行加热反应;步骤3:加热反应结束后,待安瓿瓶冷却,抽滤收集沉淀,洗涤所述沉淀,干燥,得到有机框架材料ivCOF‑O,进一步反应得到vCOF‑N。所述COFs材料具有高结晶性,高比表面积,均一的孔道结构,具有可见光范围内吸收,优异的热稳定性并具有均匀的二维层状形貌。
-
-
公开(公告)号:CN105271405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510831637.X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酸氧铋或氧化铋纳米管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步,将硝酸铋溶解在稀硝酸中或将硝酸铋溶解在分散有氧化石墨烯的稀硝酸溶液中,均匀搅拌,得到第一反应溶液;第二步,在第一反应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直至第一反应溶液与氨水混合生成的体系的酸碱度调至碱性,得到第二混合液;第三步,将第二混合液在含CO2气氛或不含CO2气氛中搅拌,得到基于碳酸氧铋或氧化铋纳米管的材料。本发明得到的材料为碳酸氧铋纳米管、氧化铋纳米管、石墨烯基碳酸氧铋纳米管或石墨烯基氧化铋纳米管,可用于光催化降解、杀菌、吸附、气体传感、能量存储和制药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007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256465.9
申请日:2013-06-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结构的石墨烯基二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单层碳原子结构的石墨烯作为载体,利用五水四氯化锡作为锡源前驱体,通过水热冻干的方法制备出三维结构的石墨烯基二氧化锡复合材料。通过此方法得到的二氧化锡纳米颗粒均匀地负载在石墨烯骨架上,并很好地组装成具有三维结构的气凝胶。经电化学测试证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三维结构的石墨烯基二氧化锡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实验证明在100mAg-1的充放电流下,其中二氧化锡材料放电容量可达到800mAhg-1。
-
公开(公告)号:CN103021919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210579502.5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L21/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圆预对准装置,包括工作台面、θ-Y二自由度运动单元、垂直过渡单元、真空吸附单元、以及视觉检测单元,其中:所述θ-Y二自由度运动单元用于调整晶圆的偏心量和缺口位置;垂直过渡单元用于临时放置晶圆,使晶圆与θ-Y二自由度运动单元能够完全脱离开,从而达到调整偏心量的目的;真空吸附单元同轴固定在θ-Y二自由度运动单元上,用于固定晶圆,使其能实现对心和缺口定位;视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晶圆的边缘位置和缺口位置。本发明设计的晶圆预对准装置可以实现将晶圆的最大径向位移偏心量旋转到一个轴上,这样就能有效地减少一个X向自由度,从而对于晶圆的预对准装置减少了一个直线运动平台,节省了成本,提高定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007562A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710036556.6
申请日:2007-01-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3B35/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2035/442
Abstract: 一种带中心井的多柱桁架式立柱平台,用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顶部模块、硬舱、中心圆柱、桁架结构、软舱、系泊系统。顶部模块通过甲板桩腿与硬舱上部相连,硬舱围绕在中心圆柱外侧、硬舱下部与桁架结构相连,桁架结构下部再与软舱相连。系泊系统与硬舱外部相连。所述的中心圆柱包括:中心圆柱壳体、中心井、加强板筋结构。中心井通过加强板筋结构安装于中心圆柱壳体内部。本发明中心圆柱内安装中心井,从而使得浮力罐以及顶端张紧立管的安装成为可能,由于立管系统同平台运动解耦,同时受到平台主体的保护,从而能维持较小的运动,并受到较小的环境载荷,因而可以在该平台上可以使用干集油树,便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