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行人小腿保护装置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847636U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20539040.X

    申请日:2012-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行人小腿保护装置,包括板状本体,所述板状本体包括安装面和碰撞弧面,所述安装面和碰撞弧面连为一体,在碰撞弧面上均布有多道凸台加强筋,所述凸台加强筋沿车长方向贯通所述碰撞弧面,所述板状本体处于装配状态时,安装面与车辆前围的散热器下横梁固定,碰撞弧面向上倾斜并与水平面间形成锐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强度高,能够在碰撞时,减小行人膝盖的弯曲度,对行人起到有效的保护。

    一种用于行人保护的风挡前饰板

    公开(公告)号:CN201736770U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20277701.7

    申请日:2010-07-30

    Inventor: 王菊 邹途祥 许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行人保护的汽车风挡前饰板,前饰板在上部有上边缘,其上边缘在靠近风挡玻璃侧内侧,向其内侧减小边缘宽度,其宽度为10-15mm。在上边缘下部向内侧设计有内凹平面结构,在内凹平面结构的下部设计有向内的凸台,所述凸台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发动机罩板的高度。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有效限制风挡前饰板的宽度,简化上部凸台结构,使得在行人保护头部碰撞区域划分中,头部模块可以避开风挡前饰板,首先与发动机罩边缘接触,从而将雨刮轴等硬点结构规避到碰撞区域之外,减小对行人头部的伤害。

    一种利于车外行人保护腿部的上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528442U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20190685.X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于车外行人保护腿部的上支撑结构,包括纵向安装在水箱上横梁上的支撑件安装支架和安装在支撑件安装支架上的板状的支撑件,支撑件的前边缘为与前保险杠的弧度相匹配的弧形,支撑件的后部开设有后部安装孔,支撑件的两端设有弧面避让凸起;支撑件位于上格栅上方,且通过后部安装孔与水箱上横梁连接。该上支撑结构能增强前保险杠上部的支撑刚度,在行人与车辆发生碰撞时,降低对行人的伤害,满足行人保护性能要求。

    汽车前保险杠吸能装置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18210U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20126306.8

    申请日:2012-0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吸能装置,包括前碰撞接触面、上碰撞吸能面及下碰撞吸能面,上碰撞吸能面、下碰撞吸能面分别位于前碰撞接触面的上、下两侧,并与前碰撞接触面联为一体,上碰撞吸能面与前碰撞接触面之间的夹角呈锐角,下碰撞吸能面与前碰撞接触面之间的夹角呈钝角。该吸能装置在碰撞过程中能较容易就产生压缩变形,满足了对行人安全保护的要求。

    一种汽车前罩装饰件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368497U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120544817.7

    申请日:2011-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前罩装饰件,包括本体,在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一边上设有多个玻璃卡脚、另一边上设有多个钣金卡扣孔,其特征是:两个橡胶盖板通过其上的卡扣分别卡接在所述本体的两端部上。本实用新型由于前罩装饰件造型将雨刮规避在头部碰撞区域外,行人保护头部碰撞风险降低;由于前罩装饰件本体的凸台结构用橡胶盖板代替,头部碰撞过程中有足够的变形空间,不会造成头部伤害值超标,可以满足行人保护法规要求。

    一种减轻行人碰撞伤害的汽车翼子板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1737062U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20207192.8

    申请日:2009-11-19

    Inventor: 王珂 邹途祥 王菊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减轻行人碰撞伤害的汽车翼子板安装结构,其包括翼子板和与汽车前立柱下部连接在一起的翼子板横梁,所述翼子板通过上部的翻边由螺栓与翼子板横梁进行连接。翼子板上部的翻边为两端低、中部高的拱桥形,在两端设置螺栓安装孔,由较低的两端与翼子板横梁连接,翻边的中部的拱桥部分与翼子板横梁之间空出一段距离。本结构直接采用在翼子板的上部翻边上打螺栓连接到翼子板横梁上的形式,可节省成本。同时将翻边设计成一个两端低中部高的拱桥形,两端与翼子板横梁连接,拱桥部分与翼子板横梁离开一定距离,通过翼子板与翼子板横梁之间的静位移量来缓冲能量,由此可减小在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对行人造成的伤害,能更好地满足行人碰撞法规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