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814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75716.7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的标准计算节点设计系统及方法,包括供电管理单元,供电管理单元与处理单元和健康管理单元连接,分别给处理单元和健康管理单元供电,处理单元与健康管理单元双向连通,其中,处理单元用于读取健康管理单元输出程序信息,实现程序加载,健康管理单元用于读取处理单元输出健康数据,对其进行状态监控,本发明旨在实现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的标准计算节点设计系统,作为星载高性能实时处理计算机的标准计算节点,可满足当前星载高性能图像实时处理的硬件需求,实现数据在星上的图像数据分类提取、实时处理和快速融合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94107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1342430.2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IPC: H04B1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频处理单元的接收机多通道一致性校准方法,首先设置参考信号为两种类型信号交错组成,然后对参考信号分别进行非线性失配的检测与校准、群时延失配的检测与校准和幅频/相频响应失配的检测与校准,再将非线性失配的检测与校准、群时延失配的检测与校准和幅频/相频响应失配的检测与校准的结果传输至校准网络,完成校准,采用在中频处理单元中设置参考源,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实现通道误差检测与校准网络,来处理射频系统的多通道不一致性问题,该方法主要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及软件代码,可利用中频处理单元的剩余计算能力,可以显著提升设备的能耗比,有效降低研制成本,具有一定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3514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41460.9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V10/82 , G06V10/42 , G06V10/77 , G06V10/766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N3/0464 , G06N3/096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降维及度量学习的农作物估产方法及系统,构建基于时序信息的农作物估产网络,将第一预处理农作物图像输入到农作物估产网络训练该网络模型,待模型收敛后,得到优化的农作物估产网络,将第二预处理农作物图像输入到训练好的优化的农作物估产网络中得到最终的估产结果。通过全局特征提取将时间序列图像映射到同一维度,并将其送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中同时利用时序信息和空间信息学习深度特征。另外,拥有相似农作物产量的县通过网络学习也应得到相似的特征。在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学习中加入度量学习对特征学习进行约束。因此,本发明使用多任务学习策略同时学习回归损失及特征约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323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21618.6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完全填充凹穴肋片微通道换热器及使用方法,由于冷却工质在与经热源加热后的基板进行换热时,如果微通道换热器内部的肋片为均匀布置时,其热边界层和流动边界层会增大,因此降低了系统的换热性能。而当微通道换热器内部设置凹穴肋片结构,一方面,会破坏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进而强化系统的换热性能;另一方面,该凹穴肋片结构减小了肋片最大宽度,有利于减小肋片下游分离区,且凹穴处流体在主流带动下会形成回流区,主流与回流区间的液‑液界面速度梯度小于主流与肋片表面间液‑固界面的速度梯度,因此摩擦阻力更小,进而减少了肋片与主流间摩擦总阻力,相比于常规肋片可显著降低流动压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5571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17986.6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硬件板卡装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插拔板卡的散热插板结构,通过将子板卡和母板卡同时安装在框架机构上,母板卡和子板卡的安装孔与框架机构的通孔位置对应,在框架机构的通孔内嵌入支撑柱,通过插入固定件能够在子板卡进行插入框架机构时,插入固定件的一端依次伸入母板卡的安装孔经过支撑柱后固定在子板卡的安装孔处能够实现精准定位;通过起拔组件上所设置若干顶柱,起拔组件的顶柱伸入母板卡的安装孔顶在支撑柱上,对支撑柱的推力使得子板卡脱离框架机构,实现子板卡在拔起过程中均匀受力,保证焊点的可靠性;子板卡与框架机构的板面之间设有散热器件,保证子板板面热量传导至框架,实现子板上大功率器件的高效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544252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1014717.2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IPC: H04N23/661 , H04N23/667 , H04N5/91 , H04L49/9057 , H04L65/60 , H04L43/10 ,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摄像方法及系统、装置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一种摄像方法包括:通过广播将拍摄照片或视频的指令通知拍摄设备,拍摄完成后对拍摄的照片或视频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并存储;根据获取照片或视频的指令获取存储照片或视频数据的存储序号;根据存储序号读取拍摄的照片或视频数据;对读取的照片或视频数据进行拆包组帧,并将拆包组帧完成的照片或视频数据进行下发。该方法设计简单,通过广播实现拍摄设备的远程操控,满足了在无人环境的特殊技术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41215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1003408.5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大带宽弹性异构资源数据处理系统的母板,包括多个业务板槽位,多个交换板槽位和多个CPU槽位,CPU槽位之间和交换板槽位之间均采用高速总线连接,交换板槽位之间与CPU槽位之间以及交换板槽位与业务板槽位均通过高速总线连接;各业务板槽位,交换板槽位和CPU槽位之间均互为备份,实现了在当前星上异构资源提供基础性支撑载体,以支撑星载数据处理系统实现高性能、标准化、模块化、灵活化的应用;应用在星载数据处理系统上,实现了星上多种处理资源的整合构建,以达成星上数据处理的目标,结合整机和板卡设计,可以灵活满足星上数据大带宽弹性可裁剪的异构数据处理的目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34979.0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集成化可扩展的AD采集模块和方法,模块包括FPGA、电平转换电路和AD芯片;所述AD芯片的输入控制端连接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FPGA的输出端;所述FPGA设置在底层基板的正面,底层基板的背面设置对外管脚;电平转换电路和AD芯片形成裸芯;所述裸芯设置在顶层基板上,裸片固定在顶层基板的两侧面,立体堆叠集成后,通过侧面刻线与底层基板相连,将对外信号引至底层基板引出。组装工艺上采用3D组合的方式,接口设计更加通用化,满足小型化设计和接口通用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15750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0218253.6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1/22 , G06F11/263 , G06F11/273 , G06F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TE测试机的微系统模块AC参数测试方法,利用测试转接板将待测微系统模块与ATE测试机连接,ATE测试机根据上电顺序控制程序和复位触发程序对待测微系统模块进行上电和复位,并将程序存储器中的功能测试程序加载到待测微系统模块内处理器对应的数据存储器中,并利用测试接口输入激励程序给待测微系统模块提供激励,待测微系统模块内处理器根据激励执行相应的功能测试程序,并将执行结果发送给测试接口输出结果监测程序,测试结果判定程序根据测试接口输出结果监测程序的监测结果判定微系统模块AC参数是否满足要求。本发明能够实现微系统模块AC参数的快速精准测试,提高了微系统模块AC参数测试和筛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8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15343.X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N3/08 , G06N3/0442 , G06F119/0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参数长期退化趋势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在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中采用了Curriculum Learning训练方法,使用真实值输入和预测值输出来相结合的方式来训练模型,逐渐提升预测输入的占比,直至满足长期预测的需求。通过此种训练方式,在保证精度的同时,能够实现对于计算机关键参数长期的循环预测。在目前循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对其训练方式进行改进,能够解决循环预测中误差累积的问题,实现更加准确和长期的趋势预测,从而给后续维护工作预留更长的准备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