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5151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10089500.1
申请日:2015-02-2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建茶树DNA指纹图谱的方法,属于茶叶分子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二维码技术构建茶树DNA指纹图谱,将指纹图谱信息通过二维码技术处理,转化成二维码图形。通过该方法构建茶树DNA指纹图谱以二维码图形的形式体现,具有信息容量大、直观、简洁、应用性广的特点。在构建茶树DNA指纹图谱过程中进行通过二维码技术处理,将大量的指纹图谱信息,转化成二维码图形。构建的DNA指纹图谱既能正确反应该茶树样本的DNA指纹图谱信息,又能在茶叶的市场流通、栽培管理等领域进一步推广利用,并且应用于可追溯体系建设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652008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673003.7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铁观音新茶品质的微波和远红外复合烘焙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对铁观音新茶采用微波和远红外复合烘焙后,微波烘焙加热温度为50~60℃,微波频率2450 MHz~4000MHz,间歇加热烘焙2~3h,其后再采用远红外烘焙,远红外加热温度为90~100℃,波长40~100μm,烘焙时间1~2h。经过微波和远红外复合烘焙后的铁观音新茶,香气带花香或炒米香,滋味去除苦涩转鲜醇,品质得到显著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4824238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40197.0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发花白茶饼的工艺方法,属于茶叶加工领域,经高温高压灭菌后的白茶压制成白茶饼,并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在27-30℃、85-90%空气湿度的条件下进行发花7天,发花结束后在40℃低温条件下干燥以保证成品茶中冠突散囊菌的活性,得到具有独特菌花香及降脂减肥功效的白茶饼。工艺全过程中不添加除冠突散囊菌以外任何非茶物质。通过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制得方便贮运、方便饮用的发花白茶饼。所得白茶饼金花生长茂盛、色泽金黄,具有独特菌花香及降脂减肥功效。茶饼中的冠突散囊菌数量可达到105cfu/g干茶。
-
-
公开(公告)号:CN102657266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10166216.6
申请日:2012-05-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白茶品质的加工方法,属于茶叶加工领域。该方法包括:(1)将质量浓度为0.5%的纤维素酶液均匀喷施在茶树鲜叶上;(2)室内自然萎凋;(3)萎凋至茶叶粗纤维含量最少,再喷施质量浓度分别为1.0%-1.5%和0.5%-1.0%的木瓜蛋白酶液和果胶酶液,喷施结束后继续萎调;(4)萎凋叶失水率达到90%~95%后烘干,其他工艺与常规白茶加工方法相同。通过该方法制得的白茶品质有明显提高,滋味醇厚、甘甜度明显提高。本发明操作简单,茶汤滋味醇厚、甘甜度明显提高,符合市场上消费者对白茶品质的要求。
-
-
公开(公告)号:CN217165365U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20988524.6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 福建农林大学
IPC: B07C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白茶分选红外检测设备,包括第一调节件、横架、第二调节件、转盘和红外检测器;所述第一调节件驱动横架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在横架上,所述第二调节件驱动转盘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于第二轴线;所述红外检测器设置在转盘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茶分选红外检测设备提高了白茶红外检测设备的可调性,扩大了检测范围,提高了检测效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