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91330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110113453.1
申请日:2011-05-0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共显性标记鉴定草菇屏优一号单孢菌株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已测序的草菇屏优一号2种单孢基因组序列分析、设计2种单孢的共显性标记引物、菌丝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草菇屏优共显性分子标记的检测建立和共显性标记PCR产物的检测;所述共显性标记引物为屏优F5'-CAATCACTCTTCCGAGGCTC-3’,屏优R5'-GGATACGCATGTTAAAGTGG-3'。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共显性分子标记鉴定草菇屏优一号单孢菌株的方法,解决了草菇单孢菌株鉴定的问题,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检测结果可靠、容易判断、重复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630558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49301.1
申请日:2012-05-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单孢交杂选育白色金针菇的方法,包括亲本选择、单孢分离、第一轮杂交与筛选、杂交子代F1的鉴定、第二轮杂交与筛选、杂交子代F2的鉴定。本发明的三单孢交杂选育白色金针菇的方法,以一个黄色金针菇和二个白色金针菇为亲本,其杂交后代可获得白色金针菇,而且遗传了亲本黄色金针的高产、早熟等优良性状,具有产量高,农艺性状稳定,并且商品性状好等优点,是白色金针菇杂交育种的一种好方法。
-
-
公开(公告)号:CN101985657A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1010539532.4
申请日:2008-1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猴头菇菌种猴王的方法包括菌丝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SCAR-PCR分子标记的检测建立和SCAR-PCR产物的检测。使用猴王F2/R2检测引物,SCAR-PCR产物的检测结果在DNA图谱中显示的分子量为371bp的特异DNA条带,为猴头菇菌种猴王的标志。
-
公开(公告)号:CN101402995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072136.8
申请日:2008-1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猴头菇菌种猴王的方法包括菌丝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SCAR-PCR分子标记的检测建立和SCAR-PCR产物的检测。本发明使用2对不同的引物猴王F1/R1和猴王F2/R2,对供测试的菌株进行SCAR-PCR分子标记的检测和SCAR-PCR产物的检测;当使用猴王F1/R1检测引物时,SCAR-PCR产物的检测结果在DNA图谱中显示的分子量为1012bp的特异DNA条带,为猴头菇菌种猴王的标志;当使用猴王F2/R2检测引物时,SCAR-PCR产物的检测结果在DNA图谱中显示的分子量为371bp的特异DNA条带,为猴头菇菌种猴王的标志。
-
公开(公告)号:CN11937206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24224.X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杏鲍菇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中,福杏鲍217是针对瓶式栽培选育,杏鲍菇菌种根据基因组测序数据,采用Kmer差减组装技术对‘福杏鲍217’、亲本‘日引1号’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两两互比,获得特异性差异片段序列(SV),获得差异片段(SV),随机选取4个SV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4对,对杏鲍基‘福杏鲍217’和亲本‘日引1号’进行扩增,本发明的杏鲍菇菌种‘福杏鲍217’针对瓶式栽培选育,以杏鲍菇‘日引1号’为亲本通过自交杂交选育而得,杏鲍菇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42462,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福杏鲍217’菌盖为球面型、浅灰色,菌柄颜色为白色,栽培周期较短,产量高,耐贮藏、耐运输,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2478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018480.X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菌种‘GH94’及其应用,属于农业微生物领域。本发明的灵芝菌种‘GH94’是以灵芝‘赤芝119’和灵芝‘无孢灵芝’为亲本通过杂交选育而得,已于2023年3月2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373,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灵芝菌种‘GH94’具有出芝能力强、体形优美、观赏性好、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制作灵芝艺术盆景,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8845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0890312.X
申请日:2020-08-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14 , A01H15/00 , C12Q1/6895 , C12Q1/04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香菇菌种‘农香152’,属于香菇属 (Lentinus edodes),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农香152’菌种具有出菇早,无需转色即可出菇,菌柄上下等粗,无绒毛。菇体单生,出菇整齐,数量多,生物转化率高,一潮出菇集中等优良香菇菌种的品质特点。改良了其亲本‘SK11’ 菇体颜色和生物学转化率(产量),出菇周期比对照品种“农香2号”早7天,无需转色即可出菇。并具有亲本‘SK11’产量集中,栽培周期短等的优点,综合性状优良,由于一潮出菇集中,尤其适合工厂化栽培,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894470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1261676.5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14 , A01H15/00 ,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菇‘农香5号’及其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属于香菇领域。本发明以香菇‘808’和香菇‘L26’为亲本进行杂交选育出菌种稳定性好、出菇温度高、出菇时间短、子实体朵形好、潮次之间短,产量高,具有很好地开发应用前景的‘农香5号’香菇菌种。该菌种已于2019年12月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91018。同时提供了该菌种专一性强、操作简便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370923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54427.0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维持金针菇菌种活力的方法,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金针菇异核体菌种原生质体单核化,获得其单核化菌株,分别进行常规保藏,使用时金针菇异核体菌种与其单核化菌株进行配对,获得其重生的异核体菌种,这样即可对金针菇菌种的活力进行有效维持。本方法在获得单核化菌株的基础上,只需要将原来的品种与其单核化的菌株进行重新配对,获得新生的品种。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新生品种,在遗传物质上没有发生改变,保持了原来品种的特性,且菌种活力很高。在操作上简单易行,便可对菌种的活力进行有效地维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