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26737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679845.0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23L29/206 , A23L29/231 , A23C2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黏度叶类果胶与蛋白的复合物在豆制品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特征:这是一种从叶属生物质细胞壁中提取的果胶与蛋白的复合物,提取原料叶属生物质的种类多样,经预处理、提取、分离、纯化、干燥后所得的复合物成品分子量为10-200万,具有高黏性,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在豆制品中,增稠和稳定的效果较商业果胶好。将制备得到的果胶与蛋白的复合物加入豆类饮料中,具有增稠和稳定的效果;在腐竹(豆皮)可使稳定性增加、黏度增大,得到品质较为均一、产率高、延伸性好的腐竹(豆皮)产品;加入到豆腐中可以增加豆腐持水性,得到凝胶结构细腻、口感顺滑的豆腐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6222098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610872709.X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红曲霉菌株及其应用,该方法涉及一株红曲霉菌株,该菌株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516,保藏日期为2016年06月24日。该方法以葛根为主要发酵原料制得葛根全液态红曲,其制备方法包括红曲液体种子液的制备、发酵培养基的配制、发酵等步骤。本发明制得的液态葛根红曲,品质优良,利用价值更高。而且全液态葛根红曲增加了红曲产品品种,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59366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910116434.0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孔板技术的红曲霉分离纯化方法,在装有酸醇米粉培养基的六孔板中对红曲霉进行扩培,而后在装有PDA的六孔板中进行涂布,提取形态各异的菌落进行24孔板点样复检。本发明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一方面极大地抑制了除红曲霉以外的大部分微生物的生长,减轻了杂菌的干扰,缩短了实验周期;另一方面基于孔板进行操作,其工作效率相比于传统的摇瓶-平板体系显著提高,减少了工作量,能够更快地获得红曲霉。
-
-
公开(公告)号:CN10882257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64876.7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海藻酸盐色素凝胶中提取色素的方法,在海藻酸盐凝胶中加入金属离子螯合剂,50℃、100W超声10min,调pH至9.50,充分搅拌,再加入75%乙醇60℃震荡抽提30min,45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色素。本发明所述的抽提方法,既能够破坏金属离子在海藻酸钠凝胶结构中的“盐桥”作用,又能调整pH使海藻酸钠空间网状结构的孔隙增大,在保证海藻酸钠不降解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色素提取率。依据提取原理,本发明对能溶于乙醇的色素具有良好的提取效果,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31514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324225.0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酵母菌微胶囊在红曲黄酒酿造中的应用,属于黄酒酿造技术领域。在液态发酵培养基中接种红曲霉种子液,发酵至第3~4天后,投入酵母微胶囊,发酵至3~5天后密封发酵,发酵周期为20~30天,密封前温度控制在28~30℃,密封后温度为15~18℃,发酵结束后取出酵母菌微胶囊,发酵液离心取上清液灭菌即得红曲黄酒。本发明采用先接红曲霉后接酵母的方式酿造,有利于红曲霉在酿造前期快速生长,而不会过早地受到酒精的抑制;采用微胶囊固定化酵母菌,一方面微胶囊的囊膜对氧传递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可缩短酒精产生的周期,另一方面有利于发酵结束时对酵母菌的回收再利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6766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73444.3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源添加抗氧化剂液态发酵红曲霉低产桔霉素的方法,将抗氧化剂添加至发酵培养基中,灭菌后即得红曲霉发酵培养基,接种2~10% V/V的红曲霉种子培养液于发酵培养基,充分混匀后于摇床振荡培养。通过添加芦丁、维生素E或硫辛酸液态发酵红曲霉,提高色素产量的同时降低桔霉素,提高红曲产品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1103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634249.7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嗜酸乳杆菌及其应用。所述的嗜酸乳杆菌是一种嗜酸乳杆菌FZU‑LA1301X,保藏号为:CGMCC No. 12453,保藏日期为2016年5月16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嗜酸乳杆菌FZU‑LA1301X可以在断奶仔猪体内定植,对胃酸、胆盐和肠液有较强的耐受性;在改进的发酵培养基中有较好的活菌数,喷雾干燥后有较高的存活率,可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
-
公开(公告)号:CN208293000U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20549496.1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12M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无菌接种设备,包括一工作腔体,所述工作腔体的顶面中部沿竖向穿设有一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面固联有一水平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侧沿其长度方向并排设有若干个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包括注射器筒、设置在注射器筒内部的推杆,所述推杆的顶面与连接板固联,所述注射器筒的输出口穿过工作腔体底面并密封连接有接菌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明显缩短了接种时间,避免培养基同外界空气长时间接触,较少污染几率;同时由于接菌头的接触面积一致,可保持接种量一致,不仅可用于孔板接菌,而且可用于平板、摇瓶接菌,具有使用方便、效率高等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科研和商业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07811762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721654517.8
申请日:2017-12-0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体系气体交换培养瓶,包括瓶体A、瓶体B、板盖,所述瓶体A的上端具有呈圆筒状的瓶口,所述瓶体B为顶部开口的圆柱形瓶体,其上端套设有橡胶塞,橡胶塞直径大于瓶体A的瓶口直径,所述瓶体B置于瓶体A中,瓶体B经橡胶塞与瓶体A相连接,所述盖板盖设在橡胶塞上侧面,所述瓶体B中部设置有滤膜A,瓶体B由上至下分为三段,即上段瓶体、中段滤膜段、下段瓶体,滤膜A可透气,滤膜A代替瓶体B的侧壁使瓶体A和瓶体B的空间分割成两种容置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体积小,用于两个体系的气体交换,可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可应用于两个需要气体交换的化学反应或发酵体系,并且可用于摇床震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