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9340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041922.1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吸振装置,包括安装座及至少一个动力吸振器,安装座上形成有第一套腔及至少一个第二套腔,第一套腔用于套设于被减振结构上;动力吸振器的固有频率与被减振结构的固定频率相匹配,动力吸振器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动力吸振器包括一体连接的主体部及黑洞部,第二套腔套设于主体部上并锁紧,黑洞部沿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厚度沿远离主体部的方向呈幂函数逐渐减小,主体部沿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厚度与黑洞部沿竖直方向上的最大截面厚度相同。本申请的吸振装置通过安装座能够将被减振结构上的弹性波快速传递至动力吸振器,同时动力吸振器利用声学黑洞效应,拓展了减振降噪的频率范围,提高了减振降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19568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43852.0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害处可更换的轨道结构,病害处可更换的轨道结构包括固定式主线路与可移动式辅助段。固定式主线路设有缺口段。可移动式辅助段为至少两个并均与缺口段相适应,其中一个可移动式辅助段可移动地设置于缺口段中并可移出到缺口段外,另一个可移动式辅助段为备用线路段。备用线路段可移动地设置于固定式主线路的邻侧,且在其中一个可移动式辅助段移出到缺口段外之后,备用线路段可移动到缺口段中。当位于缺口段中的可移动式辅助段存在病害时,可以及时地将该可移动式辅助段移出到缺口段外进行异地维修处理,使得可移动式辅助段的维修操作方便快捷,并将备用线路段移动到缺口段中,备用线路段补充到缺口段中后能保证轨道的正常安全运营。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96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99743.5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结构无损及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超声检测机构设于底座内并用于发射及接收超声波检测轨道内部,红外检测机构可伸缩地连接于底座外,并用于获取轨道表面红外热图像,充电组件包括电池及太阳能板,电池设于底座内并与超声检测机构、红外检测机构电性连接,太阳能板连接于底座外侧且与电池电性连接。上述轨道结构无损及温度检测装置,通过太阳能板为电池充电,电池用于为红外检测机构及超声检测机构供电,无需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装置的安装位置不受限,且供电方便快捷,方便上述装置长期使用,全方位检测轨道且满足损伤及温度检测一体化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65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06703.1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荷载耦合作用下工程结构模型试验系统,环境荷载耦合作用下工程结构模型试验系统包括:环境模拟箱与加载组件。环境模拟箱用于放入进行模拟试验的工程结构,并为工程结构提供预设的环境条件。对工程结构进行试验工作时,将工程结构放置于环境模拟箱中,由环境模拟箱给工程结构提供预设的环境条件,再现不同的自然环境因素,与此同时,由加载组件同步进行竖向和水平的多向加载,加载组件将模拟外部荷载传递给工程结构,也就是能够同时考虑不同的自然环境因素与外部荷载相互耦合对工程结构的静力和动力响应的影响,模拟试验更加真实,能实现对工程结构在环境荷载耦合作用下结构性能演化规律和致灾机理等进行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97793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80947.0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箱式检测平台及箱式检测装置,其中箱式检测平台包括箱体检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其中箱体内部形成有一容置腔,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集成设于容置腔内,并通过控制系统对检测系统进行控制,通过提供该箱式检测平台,实现了检测设备的集成化布置,便于集装箱拖挂车或铁路共用平车等对其进行转运,实现快速到达不同的隧道检测现场,实现了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5455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36354.2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合长大隧道的多模式融合通信系统,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将同时支持UWB、宽带通信以及窄带通信的多个基站设置在隧道中,在通信方面,本发明能够充分发挥各类通信方式的优势,当联网设备采集到数据之后,可以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选择效率最高的通信技术进行传输;在定位方面,本申请采用超宽带无线通信UWB技术,能够为隧道内的相关联网设备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服务,从而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同时为隧道工程提供定位服务和多制式的通信服务。另外,本申请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组网技术相结合,为无人化或少人化联网设备在移动过程中提供稳定且高效的信号传输,同时还使得联网设备在接入基站时更加灵活,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1044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60677.9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深圳大学
IPC: G01N21/01 , G01N21/88 , G01B11/02 , G01B11/24 , G01B11/22 , G01N27/22 , G01C9/00 , G01S19/14 , B62D57/024
Abstract: 一种隧道衬砌病害检测装置,包括:移动车体,具有安装基座,安装基座的四角处设置行走机构,进一步包括主支腿、副支腿、支脚,支脚上设置复合吸附系统;传感单元,包括传感箱,与传感箱电连接的红外线传感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GPS定位传感器、惯性传感器、悬挂位置传感器;照明装置,设置在移动车体外围侧壁;摄像装置,设置在移动车体顶部;扫描装置,设置在移动车体上;内部病害雷达检测系统,设置在移动车体底部;保护罩,扣合在移动车体上。本发明不仅避免吸附对隧道衬砌造成损伤,改善吸附性能,提高适用性和耐用性,而且集成度高,自动化能力强,操作简单,大幅度提高检测效率,也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值得业界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2156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24154.9
申请日:2024-06-05
IPC: G06T7/00 , G06V10/26 , G06V10/4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5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掉块病害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相机在隧道内巡检连续拍摄得到的多帧隧道图像;其中,相机的拍摄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各个隧道图像中的掉块病害进行识别,得到目标掉块区域;将多帧隧道图像中包含该目标掉块区域的隧道图像,加入该目标掉块区域对应的图像集,并将图像集中的各个隧道图像按照时间顺序排序;提取图像集中的各个隧道图像中该目标掉块区域对应的阴影面积;若各个阴影面积按照时间顺序先增大后减小,则确定该目标掉块区域为掉块病害。本发明基于掉块病害阴影在相机巡检图像中呈现出来的变化规律确定掉块病害,有效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293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14176.X
申请日:2024-05-17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密集螺栓松动视频检测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螺栓的视频图像;基于螺栓的视频图像,按照同一节点板区域的连续视频序列进行分割,得到分割后的视频图像;从分割后的视频图像中提取螺栓阴影面积特征;基于螺栓阴影面积特征,对同一节点板区域的图像序列依次进行相邻帧图像螺栓阴影关联操作,得到单个螺栓的目标阴影特征时间序列;基于单个螺栓的目标阴影特征时间序列,确定松动螺栓。本申请能够实现大跨径钢桥的密集螺栓松动状态的精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03066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11043876.6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道平面交叉口处可动的轨道结构,轨道结构包括轨道主结构、轨道辅结构及导轨组件。轨道主结构上与道路相交叉的部位设有缺口段,轨道辅结构与缺口段相适应并对应设置于缺口段中。导轨组件从缺口段正下方的道路路面延伸到道路的外围路面区域。轨道辅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导轨组件上,轨道辅结构能沿着导轨组件移动到缺口段或者移动到外围路面区域。当道路上的交通工具需要经过平交道口时,使道路处于通行状态,此时平交道口处不可通行,这样交通工具便可顺利地穿过缺口段,不会碾压平交道口处的轨道结构,即能保护轨道结构免受车辆碾压,并使道路上的运输工具安全通行,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