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铸造用铸模及钢的连续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75930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780044848.6

    申请日:2017-01-16

    Abstract: 一种连续铸造用铸模,具有低导热金属填充部,该低导热金属填充部通过向设置在构成水冷式的连续铸造用铸模的铜合金制的铸模铜板的内壁面的从弯液面上方的任意的位置起至弯液面下方的任意的位置为止的范围内的多个凹槽填充低导热金属而形成,低导热金属的导热率λm(W/(m×K))相对于铸模铜板的导热率λc(W/(m×K))为80%以下,通过下述的(1)式而定义的热阻比R为5%以上。R={(T‑H)/(1000×λc)+H/(1000×λm)‑T/(1000×λc)}/{T/(1000×λc)}×100…(1),在此,R是所述低导热金属填充部与所述铸模铜板的热阻比(%),T是从成为铸模冷却水的流路的铸模铜板的狭缝的底面至铸模铜板表面的距离(mm),H是低导热金属的填充厚度(mm)。

    转炉的操作方法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12356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880030354.7

    申请日:2018-05-07

    Abstract: 每当从顶吹枪顶吹氧气而实施铁液的脱碳精炼时,抑制铁液的摆动,并抑制气泡破裂及与气泡破裂相伴的喷溅物。在使用下端设置有拉瓦尔喷嘴的顶吹枪,并从拉瓦尔喷嘴向转炉内的铁水浴面喷吹氧气而对转炉内的铁液进行脱碳的转炉的精炼方法中,以蓄积氧指标S(F)成为40以下的方式调整来自顶吹枪的送氧速度及枪高度LH中的任一方或双方。

    顶底同吹转炉的操作方法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29303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680017773.8

    申请日:2016-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底同吹转炉的操作方法,其在使用顶底同吹转炉进行脱炭精炼时,可以抑制炉体的振动及粉尘的产生,而且可以抑制炉壁耐火物的损耗。在顶底同吹转炉的操作方法中,在使用具有多个氧气喷射用喷枪喷嘴的顶吹多孔喷枪,将来自该喷枪喷嘴的氧气射流以相对于该顶吹多孔喷枪的中心轴倾斜的喷嘴倾角进行喷射,并且在炉底配设n个底吹风口,从该底吹风口吹入搅拌用气体,来进行顶底同吹转炉的操作时,将干涉度(IR)设为0.7以下,其中该干涉度(IR)表示从上述顶吹多孔喷枪喷射出的顶吹氧气射流撞击到铁水浴面所形成的火点、与从底吹风口吹入铁水中并浮起而形成于铁水浴面的搅拌用气体浮起区域的关系程度。

    连续铸造用铸模以及钢的连续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347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80064112.5

    申请日:2017-10-16

    Abstract: 本发明延长了在铸模内壁面具有多个异种物质填充层的连续铸造用铸模的使用次数,该异种物质填充层填充有热传导率不同于铸模铜板的金属或非金属。本发明的连续铸造用铸模是具有多个异种物质填充层的连续铸造用铸模,所述异种物质填充层是在至少设置于从弯月面到弯月面的下方20mm的位置为止的区域的水冷式铜铸模的内壁面的一部分或整体上的凹部的内部,填充具有与构成水冷式铜铸模的铸模铜板的热传导率不同的热传导率的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其中,凹部的铸模铜板表面的形状在该凹部的任意的位置为相对于所有方向具有曲率的曲面。

    钢的连续铸造方法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8924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80053918.4

    申请日:2017-09-20

    Abstract: 关于在连续铸造用铸型铜板(5a)的内壁面设置填充有相对于该铸型铜板而热传导率差的比率为20%以上的金属的不同热传导金属填充部(19)的技术,通过使该不同热传导金属填充部的宽度方向的间隔以及铸造方向的间隔成为由预定的算式规定的值以下,从而防止由连续铸造时的凝固初始的凝固壳的不均匀冷却引起的表面裂纹,抑制在铸片的厚度中心部产生的中心偏析。

    钢的连续铸造方法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00045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480084080.1

    申请日:2014-12-24

    Abstract: 对应于板坯的厚度来设定轻压下条件,能够防止因压下量不足所导致的铸坯中心偏析的发生、或因过度的压下量所导致的铸坯内部裂纹的发生。在本发明的连续铸造方法中,在一边将厚度为160~350mm且宽度为1600~2400mm的铸坯(10)的下述区域在设置有多个铸坯支承辊对的轻压下带(14)中压下一边进行连续铸造时,使铸坯的厚度(D)、轻压下带的压下斜度(Z)以及铸坯拉拔速度(V)满足下述的式(1)和式(2)的关系,其中,所述区域是从厚度中心部的固相率相当于0.1的时刻起至厚度中心部的固相率相当于流动极限固相率的时刻为止的区域。其中,α是厚度系数(无量纲),Do是基准铸坯在铸模正下方的厚度(mm),β和γ是由铸坯的宽度W(mm)所决定的系数。0.3/(V×α)<Z<1.5/(V×α)···(1)α=β×(D/Do)+γ···(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