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14104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23179.0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永磁长短轭铁极面单稳态电磁机构,包括线圈、线圈骨架、转轴、衔铁、轭铁、永磁体,其中,所述轭铁包括左轭铁、右轭铁和下轭铁,所述左轭铁和右轭铁相对设置,所述线圈骨架以及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左轭铁和所述右轭铁之间;所述下轭铁设置在所述左轭铁和所述右轭铁之间,并且位于所述线圈上方,所述下轭铁的两端分别通过永磁体与所述左轭铁和所述右轭铁相连;所述衔铁通过所述转轴可枢转地与所述下轭铁相连,位于所述下轭铁的上方,所述衔铁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极面和第二极面,用以分别和所述左轭铁以及右轭铁相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3310944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194813.4
申请日:2013-05-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永磁双E型轭铁结构,包括:外轭铁,为上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结构;永磁体,与所述外轭铁侧壁固定连接;内轭铁,位于所述外轭铁内部,与所述永磁体固定连接;所述内轭铁为空心的环形圆柱体结构,包括内轭铁上底、内轭铁中隔、内轭铁下底和内轭铁侧壁;衔铁,位于所述外轭铁内部,从所述内轭铁的内环处贯穿,包括衔铁上底、衔铁下底和衔铁侧壁;所述衔铁上底和衔铁下底的直径大于所述内轭铁的内环直径;所述衔铁上底位于所述内轭铁中隔与内轭铁上底之间,所述衔铁下底位于所述外轭铁下底与所述内轭铁下底之间;以及线圈骨架、线圈、连杆和弹簧,其中所述外轭铁、内轭铁和衔铁均为导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161370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74848.2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带永磁双稳态拍合式电磁继电器,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单稳态继电器由于在吸合或释放状态下还要保持线圈通电,其功耗较大,且线圈容易发热,继电器静态保持力差、抗振性差、触点弹跳严重的问题。本发明轭铁为L型,衔铁为倒L型,衔铁扣在轭铁顶部,衔铁以L型拐角处为支点绕侧面轭铁顶部转动,线圈及线圈骨架绕在铁芯上形成线圈组;线圈及线圈骨架与轭铁底部之间留有裕量;极面位于铁芯的顶端,线圈与极面之间留有裕量;永磁体为长方体结构,永磁体左侧N极与轭铁侧面相接触,右侧S极均与极面和铁芯相接触,并嵌入极面和线圈骨架中固定;绝缘材料位于永磁体下方和轭铁底部上方。它用于自动控制系统及电子设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50068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59437.7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功率继电器的电磁结构,包括:外壳,为顶端开口的圆筒状,包括外壳下底和外壳侧壁;永磁体,圆柱形,固定于所述外壳下底的中心位置,所述永磁体为纵向充磁;下轭铁,圆形,设置于所述永磁体上方且与所述永磁体不相接触;所述下轭铁与所述外壳侧壁固定连接;上轭铁,圆形,设置于所述下轭铁上方且与所述下轭铁不相接触;所述上轭铁与所述外壳侧壁固定连接;线圈骨架,环形,设置于所述上轭铁和所述下轭铁之间,用以供线圈缠绕;衔铁,圆柱形,从所述下轭铁中心穿过并沿着垂直方向上下运动;其中,所述上轭铁、所述衔铁、所述下轭铁和所述外壳侧壁均为导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31105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194314.5
申请日:2013-05-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动式含永磁T型衔铁结构,包括:外壳,包括外壳侧壁和外壳下底;上轭铁,设置所述外壳的上底面处;线圈骨架,环型,与所述外壳底面固定连接;线圈,缠绕在所述线圈骨架上;下轭铁,与所述外壳侧壁固定连接,位于所述上轭铁与所述线圈骨架之间;永磁体,与所述下轭铁紧密连接;衔铁,包括固定连接的衔铁上底和衔铁柱体,所述衔铁上底与所述永磁体在水平方向上有重叠部分,所述衔铁柱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线圈骨架的内径;所述衔铁在所述上轭铁和所述下轭铁所述的平面之间上下移动;以及连杆、弹簧,其中,所述外壳、上轭铁、下轭铁和衔铁均为导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29584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94815.3
申请日:2013-05-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平衡力式永磁继电器,包括:衔铁,由第一平面部分、第二平面部分及位于第一平面部分和第二平面部分之间的中间凹陷部分组成,所述中间凹陷部分沿所述衔铁的中线位置向下凹陷形成一支撑带,供所述衔铁以所述支撑带为轴进行转动;第一轭铁,位于所述衔铁的第一平面部分上方;中间轭铁,位于所述衔铁的中间凹陷部分上方且始终与所述中间凹陷部分接触;第二轭铁,位于所述衔铁的第二平面部分上方;永磁体,与所述第一轭铁和中间轭铁连接;铁芯,连接在所述中间轭铁和所述第二轭铁之间;线圈,缠绕在所述铁芯上;支撑簧片,位于所述衔铁下方,用以支撑所述衔铁;动簧片,位于所述衔铁和所述支撑簧片之间,与所述衔铁的动作保持一致;以及底座和引出杆。
-
公开(公告)号:CN102945321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21413.8
申请日:2012-10-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条形非线性永磁体等效磁路模型的建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永磁体沿长度方向进行饱和充磁,然后放置于空气中自然去磁;步骤S2:对永磁体外中心截面进行磁力线绘制;步骤S3:对磁力线图景中射出或射入永磁体表面的位置进行标记;步骤S4:记录各个标记点对于条形永磁体中心位置的距离,计算每一段的等效长度;步骤S5:计算每一个分段漏磁的漏磁导;步骤S6:计算出总漏磁导并减去各个分段的漏磁导,得到端部漏磁导;步骤S7:结合所述各段永磁的漏磁导、等效长度以及端部漏磁导,建立基于磁力线的非线性条形永磁体的等效磁路模型;步骤S8:建模过程结束。本发明提高了磁路计算条形非线性永磁体截面磁通的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70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5755.6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27
Abstract: 密封电磁继电器气氛环境简易负载试验装置及使用流程,涉及继电器负载试验技术领域。由罩壳以及底板组成试验箱,罩壳底部敞口设置,罩壳两侧连通设置上部气口和下部气口,气口设置气阀,底板通过螺栓封盖固定在罩壳底部,底板中心位置加工多个继电器引脚插孔,继电器引脚插孔向外侧延伸设置引出脚,引出脚与对应的继电器引脚插孔通过电气线路相连。结构简单,体积小,有助于降低加工及绝缘气体原材料使用成本,提高电磁继电器测试及优化设计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986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234901.0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中纳米晶带材块体铁心的铆装方法,所述铆装方法如下:步骤1:将纳米晶带材块体铁心两端的方型凸台与内轭铁、长轭铁的方孔凹槽做成间隙配合;步骤2:将纳米晶带材块体铁心置于铆装夹具中,通过锥型铆头均匀压铆长轭铁方孔凹槽的边缘处,完成导磁体的铆接;步骤3:在确保导磁体结构牢固且纳米晶带材块体铁心与长轭铁紧密接触且二者间无明显气隙后,将已绕制完成的线圈套入铁心;步骤4:采用与步骤2相同的铆装方法完成纳米晶带材块体铁心的另一端方型凸台与内轭铁的铆接,测量铆接后的电磁组件的总高以保证其在既定公差范围内。本发明克服了纳米晶带材块体铁心因延展性不足而导致其与轭铁无法完成铆接的困难。
-
公开(公告)号:CN11378239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1129622.0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断点直动式接触器中的随动永磁磁场灭弧机构,所述灭弧机构包括动触头、静触头、永磁体、齿条、齿轮、支架、连杆,动触头和齿轮固定于连杆的上部,永磁体包括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第三永磁体和第四永磁体固定在第二支架上;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连接两个带有齿条的连杆,采用齿轮齿条传动把永磁体的前后运动与动触头的上下运动关联起来,使两侧永磁体的间距随动触头的运动而改变,从而改变灭弧磁场大小,避免了起弧阶段起弧速度过慢、燃弧阶段器件绝缘耐压性能降低过快,使接触器触头间电弧熄灭速度更快,并保持较高的耐压绝缘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