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辅助钛及钛合金波纹管单波连续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6687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87076.1

    申请日:2010-05-31

    Inventor: 王国峰 张凯锋

    Abstract: 电流辅助钛及钛合金波纹管单波连续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它涉及一种波纹管单波连续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波纹管单波连续成形装置成形钛及钛合金波纹管存在加热能量损耗大,模具尺寸大、制造成本高以及现有的波纹管单波连续成形方法成形钛及钛合金波纹管存在废品率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两个推模上对应开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每个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对应安装有一个绝缘套;通过压力机施压,使推模克服弹簧的阻力,沿着导向杆向右移动,使初波的高度方向增加,宽度方向缩小,继续充入惰性气体,直至波形达到设计尺寸为止。本发明的装置加热能量损耗小;模具尺寸小,制造成本低;本发明的成形方法生产效率高、废品率低。

    一种铝合金同步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2091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372330.5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同步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方法,属于金属塑性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铝合金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需要对铝合金板材经两次热循环加工后,大大降低了材料的机械性能,而且试件制备周期较长,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本发明的核心方法为采用特定阻焊剂涂覆在铝合金板材超塑成形区域,该阻焊剂受热气化,在超塑胀形过程提供气压动力;超塑成形的同时,扩散连接区域的铝合金板材表面原子相互扩散,得到性能良好的扩散接头。本发明在一个热循环内制备了尺寸精准、高比强度的铝合金复杂中空构件,大大缩短制备工序与时间,提高了结构件的完整性。

    一种表面机械研磨处理降低钛合金扩散连接温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4639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111575.5

    申请日:2022-01-29

    Abstract: 一种表面机械研磨处理降低钛合金扩散连接温度的方法,属于钛合金低温扩散连接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对钛合金进行扩散连接时由于其长时间的加热、保温与降温,扩散连接后的板材往往较原始板材在力学性能方面有一定损失的问题,以及较高的扩散连接温度也带来了高能耗及生产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机械研磨处理降低钛合金扩散连接温度的方法,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来实现钛合金表面晶化非晶,获得非晶‑纳米晶‑细晶‑粗晶梯度结构的钛合金板材,在高温下钛合金非晶层晶化形成纳米晶层增加了钛合金扩散连接过程中的原子扩散通道,来实现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扩散连接获得满足使用需求的扩散连接接头强度。

    一种互为对称特征件用的两件一模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4571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19760.9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一种互为对称特征件用的两件一模成形方法,属于气体成形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列车中所用的大型铝合金蒙皮覆盖件在成形时研发周期长、制造成本高,难以保证零件成形质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互为对称特征件用的两件一模成形方法,有效改善了轨道列车左右侧对称大型覆盖件需要两套模具的生产现状,面对越来越追求效率的高铁设计制造周期,能够大幅节约模具成本和缩短列车生产时间,同时在模具中增加了活块设计,一方面活块可以起到填充体积便于气体充填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作反胀型面分散板料局部壁厚的作用,可以灵活调整,对缺陷的避免有正面作用。

    电流辅助钛合金波纹管热成形模具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1588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516103.9

    申请日:2013-10-28

    Abstract: 电流辅助钛合金波纹管热成形模具及方法,它涉及一种波纹管热成形模具及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塑性热成形工艺中整体式加热导致热量损失的技术问题。模具包括氩气瓶、气管、轴向加载轴、轴向加载装置固定板、气缸、轴向加载套筒、套筒支撑板、工作台、定位板、定位螺母、定位螺柱、密封装置、加电装置、金属模具框和陶瓷模具,方法:在温度为600-900℃、管坯内气压为0.1-0.5MPa的条件下保持100-250s,合模,在管坯内气压为2.0-3.0MPa的条件下保持200-400s,断电,卸气压,冷却,即得钛合金波纹管。本发明方法避免了传统塑性热成形工艺中整体式加热消耗在模具上的热量损失。本发明属于波纹管制备领域。

    一种用于变径管内高压成形的组合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3191970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47770.4

    申请日:2013-04-25

    Abstract: 一种用于变径管内高压成形的组合模具,它涉及一种变径管内高压成形模具,以解决现有变径管内高压成形模具中的上模和下模均为一体制成,在变径管内高压成形时,存在送料区管材壁厚增加,膨胀区管材壁厚减薄的问题。上模的下端面且位于下半圆凹腔的两端分别设有下半圆凹槽,下半圆凹槽的底部设有上燕尾槽,每个下半圆凹槽中配合装有一个上滑块,上滑块的下端面设有下半圆冲头槽,下模的下端面且位于上半圆凹腔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半圆凹槽,上半圆凹槽的底部设有下燕尾槽,每个上半圆凹槽中配合装有一个下滑块,下滑块的上端面设有上半圆冲头槽,上模与下模扣合设置,扣合设置的下半圆冲头槽与上半圆冲头槽形成圆形通道。本发明用于变径管成形。

    电流辅助柔性压辊拉形钛合金的方法及压辊拉形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28933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10107407.0

    申请日:2011-04-27

    Abstract: 电流辅助柔性压辊拉形钛合金的方法及压辊拉形的装置,它涉及一种压辊拉形钛合金的方法及压辊拉形的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压辊拉形钛合金的加热效率低,导致整个生产工艺的低效率,不适应批量生产的问题。本发明的压辊拉形方法如下:选择1000A-20000A的电流;将待成形坯料的外边缘放置于电极与绝缘板之间,加压并通电加热,加热速度为5~20℃/s;通过红外测温仪测量待成形坯料的温度;当待成形坯料的温度达到700℃-930℃后,压边装置压紧待成形坯料的边缘;压辊装置向待成形坯料施压,最终完成塑性成形过程。压辊拉形的装置的提升油缸竖直安装在地面上,绝缘板固装在提升油缸的上端,两个电极的电极端均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本发明用于钛合金的压辊拉形。

    电流辅助柔性压辊拉形钛合金的方法及压辊拉形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28933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107407.0

    申请日:2011-04-27

    Abstract: 电流辅助柔性压辊拉形钛合金的方法及压辊拉形的装置,它涉及一种压辊拉形钛合金的方法及压辊拉形的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压辊拉形钛合金的加热效率低,导致整个生产工艺的低效率,不适应批量生产的问题。本发明的压辊拉形方法如下:选择1000A-20000A的电流;将待成形坯料的外边缘放置于电极与绝缘板之间,加压并通电加热,加热速度为5~20℃/s;通过红外测温仪测量待成形坯料的温度;当待成形坯料的温度达到700℃-930℃后,压边装置压紧待成形坯料的边缘;压辊装置向待成形坯料施压,最终完成塑性成形过程。压辊拉形的装置的提升油缸竖直安装在地面上,绝缘板固装在提升油缸的上端,两个电极的电极端均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本发明用于钛合金的压辊拉形。

    超塑成型陶瓷薄壁制品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1482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159711.5

    申请日:2010-04-29

    Inventor: 王国峰 张凯锋

    Abstract: 超塑成型陶瓷薄壁制品的制造方法,它涉及一种薄壁制品的制造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陶瓷薄壁制品的方法既要有压边力,又要有外部气源向模具中充气完成胀形,气体密封困难的问题。本方法如下:一、制备气囊;二、制备工件;三、将工件放入真空热压烧结炉中,经过两次保温后冷却至室温,脱模,去除气囊,即得超塑成型陶瓷薄壁制品。本发明的方法既不需要压边力,也不用向真空热压烧结炉内的模具中通气,密封在气囊内的气化剂膨胀后陶瓷材料可以一次形成整体零件,且超塑成形状态材料的成形性好,可实现净成形。

    一种表面活化铝合金电流辅助非真空扩散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20913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1372271.1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一种表面活化铝合金电流辅助非真空扩散焊接方法,属于扩散焊接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进一步提高利用非真空焊接技术对铝合金及异种金属进行焊接时的效率,本发明的核心方法在待焊铝合金表面电沉积晶粒尺寸为纳米级的铜膜,有效阻止待焊铝合金表面被二次氧化,避免铝合金表面的氧化层对焊接接头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增加待焊表面扩散系数,达到活化的作用。通过在待焊铝合金板材两端夹持电极并通入电流,铝合金能够自阻产热,使待焊板材达到焊接温度,可以在非真空条件下进行铝合金扩散焊接。电流辅助自阻产热取代传统辐射加热的方式,能够在极短时间内使待焊板材由室温升至焊接温度,提高了焊接效率,设备需求低、生产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