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67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75532.4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B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气液共存相中采集肠液的多功能胶囊机器人,主要包括胶囊壳体、肠溶开关、复位弹簧、吸水材料、取样仓、样品储存舱和密封件。所述胶囊机器人用于采集肠液时,复位弹簧为压缩复位弹簧,还包括肠溶包衣壳。通过口服进入小肠中接触肠液时,肠溶包衣壳降解,吸水材料接触并吸取肠液,肠溶开关随后降解释放压缩复位弹簧推动取样仓进入样品储存舱中,封闭取样。通过将药物直接装载于取样仓中,或将药物封装于取样仓内的缓释材料中,所述胶囊机器人还可以用于肠道快速给药和缓慢给药。本发明提供的胶囊机器人可以在气液共存相的肠道生理流体环境中成功采集肠液,提高采样通量,所采肠液不受肠道其他部位微生物群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7625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1066120.2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合成生物学领域,具体的涉及玉米赤霉烯酮水解酶RmZHD表达载体、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表面展示RmZHD——一种源自于麦氏喙枝孢霉(Ramichloridiummackenziei)的新玉米赤霉烯酮水解酶,可以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本发明方法构建得到的所述工程菌只需细菌常规培养即可对玉米赤霉烯酮进行有效降解。因此,本发明为玉米赤霉烯酮生物处理提供了一种便捷易用、绿色经济的方法,同时有望在解决畜牧饲料、储备粮发霉等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74868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52302.7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促伤口愈合的抗菌水凝胶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感染伤口的治疗。所述的伤口敷料由季铵盐和苯硼酸修饰后的聚天冬氨酸衍生物(PPDB)与聚乙烯醇(PVA)以及小分子肽修饰的多巴胺纳米颗粒混合制备而成。所述聚合物PPDB携带的苯硼酸基团可以通过与PVA上携带的多羟基结构形成动态硼酸酯键,形成具备自愈合性能的动态交联水凝胶。同时,所述聚合物PPDB上携带的季铵盐基团,能够有效杀伤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述MP196@PDA能够提供近红外光响应的光热杀菌功能,进一步提高杀菌效果。本发明的开发的一种高效促伤口愈合的抗菌水凝胶伤口敷料,能够通过联合光热杀菌效应和阳离子杀菌效应,在无抗生素的条件下对细菌感染性伤口进行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8854854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710342533.1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流体门控系统,包括多孔膜和功能流体,功能流体至少部分浸润所述多孔膜且两者配合形成流体门控通道,功能流体和/或多孔膜通过对至少一种刺激响应而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以改变所述流体门控通道的压强,从而控制与功能流体不互溶的待运输流体通过所述流体门控通道,实现物质的可控运输和多组分分离。本发明的刺激来源广泛,且功能流体和多孔膜的刺激响应性可以随机自由组合,以适应由多种刺激控制的复杂外界条件和实现智能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04211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14005.4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状纳米孔道及其制备和测试方法。向纳米孔道基底的孔道内部注入电解质溶液,并将该纳米孔道基底置于相同的电解质溶液环境中,将温度调节至所述电解质溶液的结冰点以下并静置一定时间,使得所述纳米孔道基底处于完全冷冻状态,以在纳米孔道基底的孔道内填充电解质溶液冰晶体;随后对处于完全冷冻状态的纳米孔道基底进行缓慢升温,升温同时检测孔道内部电流变化,升温至电流激增点时,电解质溶液冰晶体在与纳米孔道基底的接触面形成准液体层,准液体层构成所述环状纳米孔道。
-
公开(公告)号:CN11072376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926145.7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4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水持续淡化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将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等一类碳基材料复合疏水聚合物制备得到一种疏水碳基复合膜,通过激光打孔获得具有微‑纳米多级孔结构的疏水碳基复合膜,进一步在其表面涂覆有光热/电热响应性的聚合物分子,增强其电焦耳热和光热效应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最终获得兼具多级孔道结构和电热、光热效应的疏水碳基复合膜。设计相应器件将该疏水碳基复合多孔膜应用于电热/光热驱动海水淡化过程,控制条件使该疏水碳基复合多孔膜发热,热量作为热源为水相变过程提供传质驱动力,冷凝回收水蒸气最终实现海水脱盐。本发明结合热相变过程和膜法,能够实现电热‑光热交替24小时持续海水淡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527296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509598.5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纳米通道及其制备、测试方法。本发明将碳纳米管阵列复合柔性聚合物制备得到一种柔性可动态形变的纳米孔道,设计相应器件对离子在该柔性纳米孔道中的输运性质进行研究,控制条件使阵列进行不同程度的动态形变,研究离子输运在动态形变时的性质。本发明结合离子溶液在动态纳米孔道中的特殊性质,是一种新的研究动态纳米通道的方法。有别于传统纳米孔道制备方法,碳纳米管阵列复合聚合物不仅实现了柔性可动态形变纳米通道的简便制备,同时可以研究纳米通道动态形变过程中的离子输运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1052323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510045.1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及方法。本系统通过控制导电多孔膜的孔径和利用功能流体的相互作用将进入系统的空气分成微米级的气泡,从而增加空气与功能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空气净化效率。本发明利用电场响应性导电多孔膜和功能液体来进行空气净化,是一种新的空气净化方法,有别于传统空气净化系统;该系统具有较强的抗污染性能和较高的过滤效率同时又具有控制空气输运的阀门作用;装置在不需更换滤膜的情况下长期进行使用;功能液体可以经过简单处理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2452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10135691.4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D61/36 , C02F1/4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自焦耳热效应的碳管膜蒸馏方法,本方法基于碳纳米管遥感焦耳热效应、通电焦耳热效应。将碳纳米管阵列复合疏水聚合物制备得到一种超疏水自焦耳热碳纳米管阵列复合多孔膜,设计相应器件将该碳纳米管阵列复合疏水薄膜应用于膜蒸馏过程,控制条件使阵列产生自焦耳热,最终实现海水脱盐。本发明结合热相变过程和膜法,是一种新的海水淡化方法,有别于传统膜蒸馏过程,碳纳米管阵列复合疏水薄膜在该过程中既是换热器又是蒸馏膜。
-
公开(公告)号:CN10872208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265988.8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鼻智能气体过滤系统及气体过滤方法,该系统包括壳体(1),其内设有腔体(1-1);腔体(1-1)内分别设有第一粉尘多孔滤网(11)、第二选择性多孔滤网(10)和第三选择性多孔滤网(12);壳体(1)的上方设功能性液体容器(6),其内部存储有多种功能性液体和多种洗涤剂以及各液体的控制装置;上盖板(2)的底部设气体传感器(4),气体传感器(4)用于分析所需过滤的气体的成分,并将信息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还包括控制电路(3),接受来自气体传感器(4)的电信号,并分析这些信息从而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给洗涤剂和功能性液体容器(6)。本发明能够使装置具有较强的抗污染性能和较高的过滤效率;装置可以在不更换滤膜的情况下长期进行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