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67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46225.5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M1/34 , C12M1/02 , C12M1/38 , C12M1/00 , C12Q1/6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RISPR核酸检测的多通道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多通道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壳体系统、电源系统、自动注液系统、样液分流检测系统、加热系统、紫外光激发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和废气废液处理系统。所述自动注液系统和样液分流检测系统可以对待测样品进行自动注射、混合均匀,所述加热系统加热待测样品至CRISPR检测试剂识别温度,所述紫外光激发系统激发样品发射荧光,最后所述图像处理系统拍摄并分析样品荧光照片,输出样品核酸结果。本发明不仅能同时对多种核酸进行高效检测,还能通过1列多个检测通道检测同种核酸取平均值以提高检测精度;测试过程中气体被收集起来,环保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27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25712.1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N1/21 , A61K48/00 , A61K38/16 , A61K41/00 , A61P35/00 , C12N15/70 , C12N15/31 , C07K14/245 , C12R1/1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控裂解释放蛋白药物的口服工程益生菌及其构建方法,该工程菌由肿瘤微环境响应系统、温敏表达系统、光热转化系统组成,所述的肿瘤微环境响应系统可以响应于肿瘤微环境表达治疗蛋白,通过温敏系统裂解细菌,释放治疗蛋白,导致肿瘤细胞坏死。所述的温敏表达系统可以响应于温度,调控温敏蛋白,启动下游裂解蛋白的表达,实现细菌的裂解,从而释放菌体内的物质;所述的光热转化系统通过光热材料可实现光热转化,使环境温度上升,调控温敏表达系统;使用通过光热温控裂解释放治疗蛋白细菌治疗肿瘤,实现了可远程操控细菌在肿瘤组织裂解释放治疗蛋白,提高治疗的精准性,旨在避免现有技术下工程菌治疗肿瘤的不可控性、不精准性、系统毒副作用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62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1258648.X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用表面展示系统质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INPNC与SpyCatcher组成锚定融合蛋白,目标蛋白与SpyTag组成融合蛋白,两者依旧可以在常温下形成异肽键连接。本发明基于这种设计,将SpyTag‑Linker与多克隆位点MCS相连可以通过分子克隆手段快速插入需展示的蛋白,从而制备通用表面展示系统质粒。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6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258648.X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用表面展示系统质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INPNC与SpyCatcher组成锚定融合蛋白,目标蛋白与SpyTag组成融合蛋白,两者依旧可以在常温下形成异肽键连接。本发明基于这种设计,将SpyTag‑Linker与多克隆位点MCS相连可以通过分子克隆手段快速插入需展示的蛋白,从而制备通用表面展示系统质粒。
-
公开(公告)号:CN117625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1066120.2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合成生物学领域,具体的涉及玉米赤霉烯酮水解酶RmZHD表达载体、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表面展示RmZHD——一种源自于麦氏喙枝孢霉(Ramichloridiummackenziei)的新玉米赤霉烯酮水解酶,可以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本发明方法构建得到的所述工程菌只需细菌常规培养即可对玉米赤霉烯酮进行有效降解。因此,本发明为玉米赤霉烯酮生物处理提供了一种便捷易用、绿色经济的方法,同时有望在解决畜牧饲料、储备粮发霉等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62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1258645.6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肠杆菌表面展示系统的构建方法,涉及合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的步骤:1)构建第一质粒,所述的第一质粒具有SpyTag和待表达蛋白的融合蛋白基因;2)构建第二质粒,所述的第二质粒具有INPNC和SpyCatcher基因;3)将第一质粒和第二质粒分别转入同一大肠杆菌,获得表面展示待表达蛋白的工程菌。本发明在大肠杆菌中将冰核蛋白INP与SpyCatcher蛋白融合表达,实现对含有SpyTag短肽标签的其他所有蛋白表面展示。因此,本发明为不同蛋白的表面展示提供了一种便捷通用的方法,实现表面展示平台的搭建。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6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258645.6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肠杆菌表面展示系统的构建方法,涉及合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的步骤:1)构建第一质粒,所述的第一质粒具有SpyTag和待表达蛋白的融合蛋白基因;2)构建第二质粒,所述的第二质粒具有INPNC和SpyCatcher基因;3)将第一质粒和第二质粒分别转入同一大肠杆菌,获得表面展示待表达蛋白的工程菌。本发明在大肠杆菌中将冰核蛋白INP与SpyCatcher蛋白融合表达,实现对含有SpyTag短肽标签的其他所有蛋白表面展示。因此,本发明为不同蛋白的表面展示提供了一种便捷通用的方法,实现表面展示平台的搭建。
-
公开(公告)号:CN1188538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46231.0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Q1/6844 , C12Q1/70 , C12Q1/6893 , C12N15/11 , C12R1/90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种水产病原快速、灵敏的高通量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将多重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多重RPA)和CRISPR/Cas12a相耦合,实现了同时对多种水产病原体核酸的快速检测区分,如虾肝肠胞虫(EHP)、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肝胰腺细小样病毒(HPV)以及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首先利用多重RPA的方法,可同时对多种核酸片段进行等温扩增且没有交叉活性,随后利用CRISPR/Cas12a系统针对同一扩增样品同时检测多种核酸,实现了对多种病原体核酸的高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2301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0641008.0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Q1/684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CRISPR‑Cas12a与纳米酶的核酸检测方法。所述方法由CRISPR‑Cas12a系统和纳米酶信号探针组成。所述的CRISPR‑Cas12a系统设计为可靶向剪切特定基因序列的分子编辑系统;所述纳米酶探针可作为CRISPR‑Cas12a系统的信号报告元件。所述的CRISPR‑Cas12a系统通过设计不同的crRNA来实现不同基因的靶向切割;所述纳米酶探针由化学修饰的单链DNA固定于高分子聚合物基底上,由于CRISPR‑Cas12a被激活后产生反式切割活性,单链DNA被切割,纳米酶可游离于反应溶液中,收集反应液后进行显色反应,可实现检测结果的可视化。本发明简便易行,可实现多种病原核酸检测,避免核酸检测时间过长、操作复杂、可视化程度低等问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