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474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40768.2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纳米金属尖端的自动化制备装置,包括刻蚀模块、对待刻蚀样品进行定位的定位模块、控制刻蚀模块和定位模块的控制模块,所述刻蚀模块包括盛装有电解液的电解液盛装容器、浸没于电解液的电极;所述定位模块包括旋转系统和升降系统,所述旋转系统通过多个固定套管安装多组待刻蚀样品并依次带动其旋转至电解液盛装容器上方;所述升降系统带动所述刻蚀模块沿Z轴方向升降以控制待刻蚀金属丝浸入电解液的深度;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自动控制电路和人机交互面板,通过所述人机交互面板设定刻蚀尺寸,操控所述旋转系统与所述升降系统的自动定位运行;通过所述人机交互面板设定刻蚀切断电流,操控刻蚀模块中刻蚀反应的终结。
-
公开(公告)号:CN11691941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23806.7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创植入式高密度脑电电极的制备,通过对薄膜电极的导电图案、基底形状进行设计,之后将其卷曲,实现了在一根直径为微米级纤维器件上集成超过100个脑电监测通道,通道在纤维上的分布及方向可调。该电极可以以微创的方式植入脑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采用平面微纳制造技术实现三维脑电监测电极制备,操作简单,设备简单。所制备高密度脑电监测电极尺寸小,生物相容性好,精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其可在神经细胞尺度上实现脑电信号的监测,可用于脑研究、脑机接口、神经调控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77710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995230.6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客体作用的定量物质控释系统及方法,所述控释系统包括物质储存腔室、控释单元、输运通道和物质检测单元;所述物质储存腔室包含有预存物质;所述控释单元由主客体流体和多孔膜组成且具有刺激响应阀门开关的作用;所述主客体流体可与靶分子作用调控储存物质的释放量;所述物质检测单元通过与释放的物质作用定量将靶分子识别信号转换为可直接读取信号。本发明结合主客体特异性识别的优势与多孔膜复合形成阀门机制,当靶分子与主体分子结合,改变物质通过控释单元的压强,实现物质的可控释放。该检测系统具有成本低、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易于读取等特点,可用于不同检测场景的靶分子进行便携和定量检测,如诊所中疾病的快速诊断、家庭里的健康监测和现场的化学/生化安全监控等。除此之外,也可根据靶分子检测信息反馈系统控制物质释放,实现物质控释检测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77710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95230.6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客体作用的定量物质控释系统及方法,所述控释系统包括物质储存腔室、控释单元、输运通道和物质检测单元;所述物质储存腔室包含有预存物质;所述控释单元由主客体流体和多孔膜组成且具有刺激响应阀门开关的作用;所述主客体流体可与靶分子作用调控储存物质的释放量;所述物质检测单元通过与释放的物质作用定量将靶分子识别信号转换为可直接读取信号。本发明结合主客体特异性识别的优势与多孔膜复合形成阀门机制,当靶分子与主体分子结合,改变物质通过控释单元的压强,实现物质的可控释放。该检测系统具有成本低、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易于读取等特点,可用于不同检测场景的靶分子进行便携和定量检测,如诊所中疾病的快速诊断、家庭里的健康监测和现场的化学/生化安全监控等。除此之外,也可根据靶分子检测信息反馈系统控制物质释放,实现物质控释检测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251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76680.0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浓差的纳流忆阻器,包括具有尖端开口和底端开口的锥形纳米孔道,底端开口的口径大于尖端开口;锥形纳米孔道的内部环境中存在第一电解质溶液,与尖端开口导通的外部环境中存在第二电解质溶液,第一电解质溶液和第二电解质溶液具有离子浓度差异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忆阻效应;通过调控第一电解质溶液和第二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浓度差异大小实现忆阻效应强度的改变或方向的反转,并应用于人工离子突触器件实现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的模拟或转换。本发明可以灵活地调控忆阻强弱、模拟突触可塑性、抗外界磁场干扰,并由于水溶液测试环境,具有更强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4211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214005.4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状纳米孔道及其制备和测试方法。向纳米孔道基底的孔道内部注入电解质溶液,并将该纳米孔道基底置于相同的电解质溶液环境中,将温度调节至所述电解质溶液的结冰点以下并静置一定时间,使得所述纳米孔道基底处于完全冷冻状态,以在纳米孔道基底的孔道内填充电解质溶液冰晶体;随后对处于完全冷冻状态的纳米孔道基底进行缓慢升温,升温同时检测孔道内部电流变化,升温至电流激增点时,电解质溶液冰晶体在与纳米孔道基底的接触面形成准液体层,准液体层构成所述环状纳米孔道。
-
公开(公告)号:CN1200293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311561842.X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5D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单向控制单元,包括非对称可变形多孔膜和自适应功能液体,自适应功能液体至少部分浸润非对称可变形多孔膜且两者配合形成流体的控制通道;其中非对称可变形多孔膜由刚性多孔层和弹性多孔层复合而成并相应形成刚性部分和弹性部分,且从刚性部分通过所述控制通道的阈值压强与从弹性部分通过所述控制通道的阈值压强有差异,从而可实现流体的过膜方向控制。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在差异化流体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流体单向控制单元通过折叠操作形成不同折叠状态的多个控制区域以实现具有不同流体流量输出的系统。本发明具有灵活、多功能、小型化的原理特性,逻辑地操纵流体流量,以满足各种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4554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121783.X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反应顺序控制系统,包括进流通道、反应腔室、至少两个控制单元和至少两个输运通道,控制单元与输运通道一一对应;控制单元设于进流通道和输运通道之间,不同控制单元具有不同的流体跨膜压强阈值;输运通道设于相应控制单元和反应腔室之间并用于装设不同的反应物,对输运流体施压使其先后通过不同控制单元并推动相应输运通道内的反应物进入反应腔室进行反应,实现了反应顺序的智能化控制。基于本发明的反应顺序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控制简单、易操作、无需复杂程序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4219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19894.X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孔道离子传输的忆阻器及其调控方法。所述忆阻器包括纳米孔道,所述纳米孔道具有半径小于250nm的第一区域以及半径大于第一区域的半径且小于2000nm的第二区域,所述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表面具有电荷;所述纳米孔道内具有电解质溶液;所述忆阻器具有环境刺激响应能力;所述忆阻器的性能可根据环境刺激调节;所述忆阻器可以组成阵列(芯片)。本发明所述的忆阻器具有基于纳米孔道离子传输、具有突触性能、在溶液体系工作、与生物体系相容性好、性能可调节等特点,可用于脑机接口,神经网络计算等。
-
公开(公告)号:CN118688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88587.5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33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Fe3+离子浓度检测的纳米通道器件,包括用于容纳待测电解质溶液的纳米通道,纳米通道的内表面修饰有功能性分子,功能性分子通过与Fe3+离子进行螯合、配位或静电吸引实现特异性结合,使得在施加电压下流经纳米通道的离子电流发生变化,实现对待测电解质溶液中Fe3+离子浓度检测。本发明还公开了检测方法,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实现对Fe3+离子浓度的定量检测,可以快速、高效、定量地检测未知水样中的Fe3+离子浓度,并由于该纳米通道可循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检测成本,可用于水质评估,健康监测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