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6462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1258645.6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肠杆菌表面展示系统的构建方法,涉及合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的步骤:1)构建第一质粒,所述的第一质粒具有SpyTag和待表达蛋白的融合蛋白基因;2)构建第二质粒,所述的第二质粒具有INPNC和SpyCatcher基因;3)将第一质粒和第二质粒分别转入同一大肠杆菌,获得表面展示待表达蛋白的工程菌。本发明在大肠杆菌中将冰核蛋白INP与SpyCatcher蛋白融合表达,实现对含有SpyTag短肽标签的其他所有蛋白表面展示。因此,本发明为不同蛋白的表面展示提供了一种便捷通用的方法,实现表面展示平台的搭建。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6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258645.6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肠杆菌表面展示系统的构建方法,涉及合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的步骤:1)构建第一质粒,所述的第一质粒具有SpyTag和待表达蛋白的融合蛋白基因;2)构建第二质粒,所述的第二质粒具有INPNC和SpyCatcher基因;3)将第一质粒和第二质粒分别转入同一大肠杆菌,获得表面展示待表达蛋白的工程菌。本发明在大肠杆菌中将冰核蛋白INP与SpyCatcher蛋白融合表达,实现对含有SpyTag短肽标签的其他所有蛋白表面展示。因此,本发明为不同蛋白的表面展示提供了一种便捷通用的方法,实现表面展示平台的搭建。
-
公开(公告)号:CN117625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1066120.2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合成生物学领域,具体的涉及玉米赤霉烯酮水解酶RmZHD表达载体、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表面展示RmZHD——一种源自于麦氏喙枝孢霉(Ramichloridiummackenziei)的新玉米赤霉烯酮水解酶,可以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本发明方法构建得到的所述工程菌只需细菌常规培养即可对玉米赤霉烯酮进行有效降解。因此,本发明为玉米赤霉烯酮生物处理提供了一种便捷易用、绿色经济的方法,同时有望在解决畜牧饲料、储备粮发霉等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25087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1045007.7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致自修复可回收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由包括质量比为0.5‑0.6∶0.1‑0.2∶1的六方氮化硼基功能性添加剂、含呋喃的POSS和线形环氧低聚物在内的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制成。本发明具备低介电常数和良好导热性能够满足电子材料领域所需要的低介电常数、高导热性需求,其低介电常数由POSS提供,高导热性能由hBN提供,环氧树脂的自修复及可回收性能通过改性六方氮化硼所含有的酰亚胺基团与体系中呋喃基团之间在加热时所发生的Diels‑Alder逆反应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62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1258648.X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用表面展示系统质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INPNC与SpyCatcher组成锚定融合蛋白,目标蛋白与SpyTag组成融合蛋白,两者依旧可以在常温下形成异肽键连接。本发明基于这种设计,将SpyTag‑Linker与多克隆位点MCS相连可以通过分子克隆手段快速插入需展示的蛋白,从而制备通用表面展示系统质粒。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6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258648.X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用表面展示系统质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INPNC与SpyCatcher组成锚定融合蛋白,目标蛋白与SpyTag组成融合蛋白,两者依旧可以在常温下形成异肽键连接。本发明基于这种设计,将SpyTag‑Linker与多克隆位点MCS相连可以通过分子克隆手段快速插入需展示的蛋白,从而制备通用表面展示系统质粒。
-
公开(公告)号:CN11225087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45007.7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致自修复可回收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由包括质量比为0.5‑0.6∶0.1‑0.2∶1的六方氮化硼基功能性添加剂、含呋喃的POSS和线形环氧低聚物在内的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制成。本发明具备低介电常数和良好导热性能够满足电子材料领域所需要的低介电常数、高导热性需求,其低介电常数由POSS提供,高导热性能由hBN提供,环氧树脂的自修复及可回收性能通过改性六方氮化硼所含有的酰亚胺基团与体系中呋喃基团之间在加热时所发生的Diels‑Alder逆反应来实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