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0940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713983.9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32B27/30 , B32B7/12 , B32B9/00 , B32B9/04 , B32B27/06 , B32B33/00 , B32B37/12 , B32B38/04 , B25J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体/蒸汽响应的柔性驱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该驱动薄膜由三明治结构组成:驱动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碳纳米管复合物;连接层为硅胶;被动层为极性较强的聚合物薄膜。该驱动性能主要利用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溶剂/蒸汽响应性和良好的柔性,以及碳纳米管良好的机械性能。驱动层对多种有机溶剂/蒸汽均有响应性。本发明通过对驱动薄膜表面的结构设计,实现三明治结构薄膜的定向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72376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926145.7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4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水持续淡化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将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等一类碳基材料复合疏水聚合物制备得到一种疏水碳基复合膜,通过激光打孔获得具有微‑纳米多级孔结构的疏水碳基复合膜,进一步在其表面涂覆有光热/电热响应性的聚合物分子,增强其电焦耳热和光热效应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最终获得兼具多级孔道结构和电热、光热效应的疏水碳基复合膜。设计相应器件将该疏水碳基复合多孔膜应用于电热/光热驱动海水淡化过程,控制条件使该疏水碳基复合多孔膜发热,热量作为热源为水相变过程提供传质驱动力,冷凝回收水蒸气最终实现海水脱盐。本发明结合热相变过程和膜法,能够实现电热‑光热交替24小时持续海水淡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109404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0713983.9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32B27/30 , B32B7/12 , B32B9/00 , B32B9/04 , B32B27/06 , B32B33/00 , B32B37/12 , B32B38/04 , B25J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体/蒸汽响应的柔性驱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该驱动薄膜由三明治结构组成:驱动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碳纳米管复合物;连接层为硅胶;被动层为极性较强的聚合物薄膜。该驱动性能主要利用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溶剂/蒸汽响应性和良好的柔性,以及碳纳米管良好的机械性能。驱动层对多种有机溶剂/蒸汽均有响应性。本发明通过对驱动薄膜表面的结构设计,实现三明治结构薄膜的定向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72376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26145.7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4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水持续淡化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将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等一类碳基材料复合疏水聚合物制备得到一种疏水碳基复合膜,通过激光打孔获得具有微-纳米多级孔结构的疏水碳基复合膜,进一步在其表面涂覆有光热/电热响应性的聚合物分子,增强其电焦耳热和光热效应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最终获得兼具多级孔道结构和电热、光热效应的疏水碳基复合膜。设计相应器件将该疏水碳基复合多孔膜应用于电热/光热驱动海水淡化过程,控制条件使该疏水碳基复合多孔膜发热,热量作为热源为水相变过程提供传质驱动力,冷凝回收水蒸气最终实现海水脱盐。本发明结合热相变过程和膜法,能够实现电热-光热交替24小时持续海水淡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