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95037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02781.3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梨果实内韧皮部同化物卸载路径的荧光示踪方法,步骤包括:荧光溶液的配制、荧光溶液的引入、采样、制备切片、观察拍照等过程,为研究果实内糖的转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发明以5(6)羧基荧光素酯(5(6)-carboxyfluoresein diacetate,CFDA)作为荧光示踪物质,在不需要专门设备和装置的条件下,通过果柄部位将CFDA溶液引入韧皮部,达到快速、有效地标记梨果实发育过程中韧皮部同化物卸载路径的目的。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特殊的装置、操作简单、不易伤及木质部且荧光溶液不易蒸发,在荧光观察过程中不需样品的特殊处理、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2115791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010596658.5
申请日:2010-12-2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八月红’梨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分子标记,属于遗传育种领域。利用SRAP、SSR、AFLP构建‘八月红’的遗传连锁图谱,结合对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表型鉴定,采用区间作图法对此群体进行分析,在‘八月红’的第7连锁群上检测到主效QTL的存在,可解释12.4%的可溶性糖含量特征。距离主效QTL位点Psg-1距离最近的标记为me6pm19-1300,其距离为0cm。所获得的可溶性糖主效QTL分子标记对于加快梨品种的遗传改良进程,提高育种选择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102120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10596053.6
申请日:2010-12-2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测定梨果实细胞大小和形态的方法,属于植物生理及生物化学领域。本发明以山梨醇溶液作为平衡细胞内外渗透压的介质,通过加热、搅拌,促使碳酸钠快速地溶解梨果实细胞壁及胞间层的果胶质,导致细胞游离释放,达到快速测定果实细胞大小和形态的目的。这一方法的优势是将化学处理和加热煮沸相结合,快速杀死细胞,阻止细胞在分离过程中出现变化,利于细胞大小和形态的测定。步骤包括:细胞分离液的配制,果实组织块的切分,细胞的分离纯化和收集测定等过程。本方法不涉及酶解和组织制片过程,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无污染,不需样品的特殊处理等优点,在效率上远远高于目前的方法,应用十分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2071194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51041.1
申请日:2010-11-1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砀山酥梨果实石细胞含量主效QTL的分子标记,属于遗传育种领域。利用SRAP、SSR、AFLP构建‘砀山酥梨’的遗传连锁图谱,结合对果实石细胞含量的表型鉴定,采用区间作图法对此群体进行分析,在‘砀山酥梨’的第13连锁群上检测到主效QTL的存在,可解释30.7%的石细胞含量特征。距离主效QTL位点Pcc2最近的标记为fc3em4-195,其距离为0.537cM。所获得的石细胞主效QTL分子标记对于加快梨品种的遗传改良进程,提高育种选择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972020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83156.7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用曲酸抑制“早酥”梨汁褐变的方法,属于水果加工技术领域。利用曲酸具有强烈的抑制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并且在果实打浆破碎前进行处理以达到显著抑制“早酥”梨汁褐变的效果。该方法是将“早酥”梨果实切块后,利用0.5%~0.75%%的曲酸浸泡30S,然后打浆制汁,制得的果汁褐变显著受到抑制、且营养品质和风味损失较少。由于曲酸为天然物质,与传统的褐变抑制添加剂相比,易溶于水、不为细菌所利用、抗菌力受pH值影响小、热稳定好、完全无毒、无异味,在防止果汁褐变上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该发明的使用步骤简单,成本低,非常适合于在果汁加工领域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产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926276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10230570.1
申请日:2010-07-1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梨树3加1树形及其整形方法,属于果树栽培学、果树生态学领域。该树形只有三大主枝和一个中心干,因此称之为“3加1”树形。其“上小下大”,上部枝条对下部的影响小,通风透光条件好。与传统的梨树小冠疏层形树形相比,其冠层开度提高14~18%;果形大、品质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小冠疏层形果实提高0.8~1.2个百分点,优质果率90%以上,果实品质优。该树形树冠矮小,成形容易,骨干枝上直接着生枝组,管理方便,非常适合于在丰水、翠冠、黄花、园黄、新高、黄金梨等砂梨品种,是梨树栽培的理想树形,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2000593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91550.4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2 , A01H6/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梨转录因子PbrWHY2基因在促进梨花粉管生长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植物基因克隆技术从‘砀山酥梨’花粉中克隆得到基因PbrWHY2,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SEQ ID No.2。PbrWHY2能促进梨花粉管生长,PbrWHY2表达的变化与花粉管顶端ROS水平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有关,同时PbrWHY2也参与自交不亲和反应的调控机制,靶向调控下游基因PbrAGP16/PbrRALF6/PbrGIS1。采用花粉磁转染技术研究花粉管中基因的功能,为提高授粉效率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6287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25617.7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砂梨中核糖体蛋白PpRPL12及其在提高植物抗病能力中的应用,本发明从砂梨中筛选出一种在抗梨黑斑病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核糖体蛋白PpRPL12。本发明将采用核糖体蛋白PpRPL12的编码基因构建的过表达载体和病毒沉默载体用于植物抗梨黑斑病功能验证,结果表明,拥有该编码基因的茄梨愈伤组织和阳性拟南芥植株的抗梨黑斑病能力显著高于野生型愈伤组织和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将杜梨幼苗体内的核糖体蛋白基因PpRPL12沉默后,发现野生型杜梨幼苗的抗梨黑斑病能力优于沉默的杜梨幼苗。证明本发明的核糖体蛋白PpRPL12及其编码基因在提高植物抗梨黑斑病能力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7085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30877.0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芒果PUB50基因及其在调控芒果果皮蜡质含量和组分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PUB50基因编码如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本发明通过提高PUB50表达量可以提高果皮总蜡质含量和蜡质不同组分含量,表明该基因可用于提高果实耐藏性和抗逆性,在培育耐藏性和抗性植物品种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6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682948.3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梨转录因子Pbr3AP2‑8和基因PbrC3'H1在调控梨果实绿原酸积累中的应用。梨AP2/ERF家族转录因子Pbr3AP2‑8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分析PbrC3'H1启动子中顺式作用元件的分布,以及采后贮藏和乙烯/1‑MCP处理后PbrERFs的表达谱,首次揭示了调控梨果实PbrC3'H1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Pbr3AP2‑8。阐明了Pbr3AP2‑8与PbrC3'H1基因启动子中的AP2结合位点(P:(‑466)‑(‑457))互作在调控梨果实绿原酸合成的作用机制,为实现采后梨果实品质性状的定向改良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