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13638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030389.0
申请日:2011-01-28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用蜂蜜抑制南果梨汁褐变的方法。用1-3%的蜂蜜水溶液浸泡南果梨果肉,能很好的抑制南果梨汁加工中的褐变现象。蜂蜜为纯天然物质,不存在食品安全性问题,且价格低廉,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南果梨汁的营养品质。适宜在南果梨汁加工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95403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256219.X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专利提供了一种有效评价梨果实加工能力的生理标记,属于食品加工、果树育种学领域。通过对不同品种梨鲜榨汁褐变程度、总酚含量、酚类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多酚氧化酶亲和底物的分析,找出这几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发现梨果实几种含量较高的主要酚类物质中,绿原酸含量与褐变度的灰色关联系数最高,且绿原酸与多酚氧化酶的亲和力最高。明确了总酚含量及绿原酸含量在梨果实酶促褐变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对梨果实中总酚及绿原酸含量的综合分析可以有效评价梨果实抗褐变、适加工能力,并为选育抗褐变、适加工梨品种亲本的选择、后代评价筛选及在对梨防褐变技术的开发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995403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256219.X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评价梨果实加工能力的生理标记,属于食品加工、果树育种学领域。通过对不同品种梨鲜榨汁褐变程度、总酚含量、酚类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多酚氧化酶亲和底物的分析,找出这几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发现梨果实几种含量较高的主要酚类物质中,绿原酸含量与褐变度的灰色关联系数最高,且绿原酸与多酚氧化酶的亲和力最高。明确了总酚含量及绿原酸含量在梨果实酶促褐变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对梨果实中总酚及绿原酸含量的综合分析可以有效评价梨果实抗褐变、适加工能力,并为选育抗褐变、适加工梨品种亲本的选择、后代评价筛选及在对梨防褐变技术的开发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972020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010283156.7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用曲酸抑制‘早酥’梨汁褐变的方法,属于水果加工技术领域。利用曲酸具有强烈的抑制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并且在果实打浆破碎前进行处理以达到显著抑制‘早酥’梨汁褐变的效果。该方法是将‘早酥’梨果实切块后,利用0.5%~0.75%%的曲酸浸泡30S,然后打浆制汁,制得的果汁褐变显著受到抑制、且营养品质和风味损失较少。由于曲酸为天然物质,与传统的褐变抑制添加剂相比,易溶于水、不为细菌所利用、抗菌力受pH值影响小、热稳定好、完全无毒、无异味,在防止果汁褐变上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该发明的使用步骤简单,成本低,非常适合于在果汁加工领域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产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972020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83156.7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用曲酸抑制“早酥”梨汁褐变的方法,属于水果加工技术领域。利用曲酸具有强烈的抑制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并且在果实打浆破碎前进行处理以达到显著抑制“早酥”梨汁褐变的效果。该方法是将“早酥”梨果实切块后,利用0.5%~0.75%%的曲酸浸泡30S,然后打浆制汁,制得的果汁褐变显著受到抑制、且营养品质和风味损失较少。由于曲酸为天然物质,与传统的褐变抑制添加剂相比,易溶于水、不为细菌所利用、抗菌力受pH值影响小、热稳定好、完全无毒、无异味,在防止果汁褐变上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该发明的使用步骤简单,成本低,非常适合于在果汁加工领域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产业化前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