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60474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1391230.0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8 , A01H6/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梨转录因子PbrMYB65与PbrACO2基因启动子互作在调控果实柠檬酸异构化中的应用。梨MYB家族转录因子PbrMYB65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所属基因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首次揭示了调控梨果实PbrACO2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PbrMYB65。阐明了PbrMYB65与PbrACO2基因启动子中的MYB结合位点(P1:(‑800)‑(‑795);P2:(‑203)‑(‑198))互作在调控梨果实柠檬酸异构化的作用机制,为实现梨果实品质性状的定向改良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557527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610051914.X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大花蕙兰人工种子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类原球茎诱导:以大花蕙兰无菌苗茎尖为材料接种于类原球茎诱导培养基生长,诱导形成类原球茎;b)原球茎增殖:步骤a)得到的类原球茎在固体增殖培养基生长20‑30天后,转移至液体培养基进行增殖生长20‑30天,增殖之后的大花蕙兰类原球茎用于人工种子制作和包埋;c)大花蕙兰人工种子制作与萌发:将步骤b)得到的类原球茎切分成单个类原球茎,采用海藻酸钠溶液和CaCl2包埋,凝固形成的人工种子经过无菌和温室萌发。本发明方法可以用于不同大花蕙兰品种的人工种子的制作,温室播种萌发后形成的种苗可以代替常规组培苗进行大花蕙兰种苗的生产,降低大花蕙兰种苗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4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391230.0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8 , A01H6/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梨转录因子PbrMYB65与PbrACO2基因启动子互作在调控果实柠檬酸异构化中的应用。梨MYB家族转录因子PbrMYB65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所属基因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首次揭示了调控梨果实PbrACO2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PbrMYB65。阐明了PbrMYB65与PbrACO2基因启动子中的MYB结合位点(P1:(‑800)‑(‑795);P2:(‑203)‑(‑198))互作在调控梨果实柠檬酸异构化的作用机制,为实现梨果实品质性状的定向改良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55752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51914.X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4/006
Abstract: 一种大花蕙兰人工种子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类原球茎诱导:以大花蕙兰无菌苗茎尖为材料接种于类原球茎诱导培养基生长,诱导形成类原球茎;b)原球茎增殖:步骤a)得到的类原球茎在固体增殖培养基生长20-30天后,转移至液体培养基进行增殖生长20-30天,增殖之后的大花蕙兰类原球茎用于人工种子制作和包埋;c)大花蕙兰人工种子制作与萌发:将步骤b)得到的类原球茎切分成单个类原球茎,采用海藻酸钠溶液和CaCl2包埋,凝固形成的人工种子经过无菌和温室萌发。本发明方法可以用于不同大花蕙兰品种的人工种子的制作,温室播种萌发后形成的种苗可以代替常规组培苗进行大花蕙兰种苗的生产,降低大花蕙兰种苗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6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682948.3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梨转录因子Pbr3AP2‑8和基因PbrC3'H1在调控梨果实绿原酸积累中的应用。梨AP2/ERF家族转录因子Pbr3AP2‑8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分析PbrC3'H1启动子中顺式作用元件的分布,以及采后贮藏和乙烯/1‑MCP处理后PbrERFs的表达谱,首次揭示了调控梨果实PbrC3'H1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Pbr3AP2‑8。阐明了Pbr3AP2‑8与PbrC3'H1基因启动子中的AP2结合位点(P:(‑466)‑(‑457))互作在调控梨果实绿原酸合成的作用机制,为实现采后梨果实品质性状的定向改良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1622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01158.X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梨转录因子PbrWRKY83与PbrDHAR5基因在增强果实抗低温胁迫能力中的应用。梨WRKY家族转录因子PbrWRKY83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3所示,所属基因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首次揭示了调控梨果实PbrDHAR5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PbrWRKY83。本发明阐明了PbrWRKY83与PbrDHAR5基因启动子中的W‑box元件(P1:(‑453)‑(‑488);P2:(‑1233)‑(‑1228))互作在调控梨AsA氧化还原状态进而增强果实抗低温胁迫能力的作用机制,为培育抗虎皮病的优质梨品种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基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