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44648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60619.1
申请日:2012-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检测装置,用于测量气体的浓渡,该气体测量装置包括主控模块、显示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安全栅模块、传感器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在具体实现时,由显示板层、控制板层及电源板层三层叠加结构构成,且外接可检测不同气体的传感器探头。本发明的气体检测装置还支持与上位机组网,可支持多气体、多量程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749305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65964.X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干涉式气体传感器,包括:光源、聚光镜、背面镀有全反射膜的平面镜、具有标准气室和采样气室的气室、折光棱镜和光接收器件。气室呈等腰梯形,该等腰梯形的两侧分别设置平面透镜;该气室由与等腰梯形底边平行的分割壁分隔成标准气室和采样气室,标准气室连接到标准进气口;采样气室,连接到采样进气口。本发明只需更换具有不同底角γ的梯形气室,即可测量不同浓度范围的气体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437626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444930.2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非接触感应充电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双向可控硅、过压保护电路、整流电路、BUCK电路、锂电池组、电压反馈控制电路、电压电流反馈电路,电流互感器的两个C型铁芯构成圆环并套在输电线路上,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矩阵连接,用于控制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线圈匝数,继电器矩阵的输出与双向可控硅相连,同时与过压保护电路和整流电路相连,整流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压反馈控制信号与双向可控硅连接,BUCK电路的输入为整流电路的输出,且BUCK电路的输出直接连接锂电池组,锂电池组通过电压电流反馈电路与BUCK电路相连。本发明装置在给机器人电池充电时避免频繁上线下线,可增强机器人实用性,提高输电线路巡检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635693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810117066.3
申请日:2008-07-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嵌入式矿用通讯网关,采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使用的井下数据采集与控制装置。包括本安电源、ARM控制器主板、CAN总线通讯板、光纤接口和防爆外壳。通过下行CAN总线实时接收挂接在该矿用通讯网关上的分站的上传实时数据;通过上行以太网接口将数据传输至地面监控主机,并接收主机所发送的下行控制命令,将其发送至相应分站,进行网络化监控。本发明网关具有协议转换和自主组网功能,是无主式采矿监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及时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将CAN总线及工业以太网等通讯技术引入到采矿安全领域,大大提高系统的通讯速率;其集成度高、性价比高、运行稳定、适应恶劣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1598939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810114389.7
申请日:2008-06-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IPC: G05B19/41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多轴运动伺服控制与保护系统,涉及自动化技术,该控制系统由ARM控制器、CAN通讯卡、CPLD器件、FPGA计数器、电机驱动器、直流或步进电机、光电码盘或光栅尺、传感器等组成。ARM控制器通过CAN总线接收上位机发送的位置或速度控制命令,利用内置算法计算出控制量,通过CPLD产生相应的脉宽信号或频率信号,经由电机驱动器驱动电机的运动;通过FPGA处理光电码盘或光栅尺信号,作为反馈信号送至ARM处理器实现伺服控制;通过传感器检测机构和电机的运行状态,由ARM处理器对过载、限位等情况及时控制,保护执行机构的安全运行。本发明系统可同时对至少8轴电机进行控制,方便了多轴运动机构的电气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26079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44393.9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关节联动的连续体机械臂,包括:多个连杆、多个铰接组件、多个第一转轮和第一调节件,多个连杆通过多个铰接组件依次连接;每个铰接组件设有一个第一转轮,多个第一转轮位于同一直线;第一调节件的第一端与首个第一转轮的圆周面连接,第一调节件的第二端依次与其余第一转轮的部分圆周面贴合后与末个第一转轮的圆周面连接;任一端部的连杆为主动连杆,其余连杆为从动连杆,在主动连杆的驱动下,多个从动连杆能够在第一调节件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上述的多关节联动的连续体机械臂,仅需要设置一个驱动器,即可实现多关节联动,保证了连续体机械臂的柔性,减少了驱动器的数量,降低了控制的复杂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554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371378.9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控制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绳索驱动蛇形机械臂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绳索驱动蛇形机械臂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运动指令和各关节的当前角度信息;基于所述运动指令和所述当前角度信息,确定各绳索的目标绳长变化量;基于需要增加长度的绳索的优先级最高,需要减少长度的绳索的优先级随着绳索穿过的关节的数量的增加而降低的原则,确定所述绳索的优先级;基于所述绳长变化量,依照优先级高的绳索在先的顺序,对绳索进行长度调节。如此设置,首先将绳索放松,之后依照优先级的顺序,优先调节距离机械臂根部近的关节,以现有技术中的方案相比,避免了同时调节绳索时绳索耦合的问题,可以正确完成绳索的控制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18013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1113536.5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栖息式机器人及栖息式机器人的栖息方法,该栖息式机器人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控制单元、栖息模块及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单元设置在机体内,栖息模块及数据采集单元均设置在机体上,栖息模块和数据采集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栖息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栖息腿和至少一个栖息爪;栖息腿分别与栖息爪和机体连接;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目标区域内的目标数据;控制单元用于基于目标区域的图像、点云数据及导航数据,控制栖息式机器人飞行至栖息目标,并控制调整至少一个栖息腿和至少一个栖息爪的状态,以调整栖息式机器人在栖息目标上的栖息位姿,完成栖息动作,实现林下目标的大范围监控,为林下监控提升了有效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0733617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873285.2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舱段装配平台,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舱段装配平台精度低、设计复杂、可靠性不足、响应慢以及协调难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舱段装配平台,包括承载模块、调姿模块、检测模块以及基座,所述调姿模块支撑所述承载模块用于承载舱段,所述调姿模块包括多个机械臂、球铰以及控制器,所述机械臂滑动设置与所述基座平面,所述控制器基于检测模块驱动所述机械臂及球铰以实现承载模块及舱段的空间六自由度运动。本发明基于多个机械臂相互配合具有冗余度,在局部故障的情况下能够继续工作;本发明承载能力大,通过分布式力传感进行检测内部受力及舱段受力,能够高精度、高效率的完成舱段柔性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1092122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085322.X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IPC: B65G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种机器人技术领域,旨在实现运载机构在线上行走时的稳定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线上行走的运载机构,包括由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纵向移动板组成的运载平台、行走装置、夹持装置、驱动装置和用于调整运载机构姿态的自平衡控制装置;纵向移动板可滑动地设置于与第一安装板平行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板之上;行走装置为至少两组沿行进方向设置的行走轮;夹持装置可滑动地设置于纵向移动板的下侧;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行走轮滚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驱动纵向移动板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夹持装置在纵向移动板的带动下夹紧或松开待巡检目标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行走装置、夹持装置和自平衡控制装置配合使用,有效保证行车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