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1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1096757.5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超声导波检测焊缝缺陷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针对大量已知缺陷的焊缝缺陷样本通过超声导波技术获取特征的反射信号,运用P‑PCA算法提取主成分与凸显成分特征,与已知缺陷对照训练,并结合K近邻模型构建缺陷标识模型库;在检测时,识别与提取待测焊缝的缺陷特征,通过K近邻模型与模型库进行模糊匹配,确定缺陷分类,计算具体缺陷位置;另外,采用有监督学习和SVM回归,基于检测结果与模型库的差异特征点,对模型库进行样本衍生。本申请不仅能实现焊缝缺陷信号的精准快速识别、提取与分类及定位,还能降低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提升焊缝缺陷无损检测的可靠性和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8995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124198.8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2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植被生命周期特征的遥感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待分类区域的遥感图像生成各像素点和各植被类型的密集长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集;形成每个像素点和植被类型相应的全程拟合曲线;得到每个像素点和各植被类型的全导函数曲线;确定每个像素点和植被类型的生长期、饱和期和衰老期的时间段;获取每个像素点生长阶段特征图;构建待分类区域的遥感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和各植被类型的样本集的分类特征空间;训练分类器;利用训练完成的分类器,对待分类区域的遥感图像中所有像素点进行植被类型分类。本发明能够基于高质量遥感数据和植被生命周期知识驱动,实现区域植被类型的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1813618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20576.X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顾龄期与体积分数影响的RAC氯离子浓度分布的计算方法,包括:不同再生骨料体积分数的试件经氯盐侵蚀后,测定不同龄期试件中氯离子沿侵蚀深度的浓度分布数据;基于Fick’s第二定律,拟合氯离子沿侵蚀深度的浓度分布数据,建立试件表面Cl‑浓度的时变模型和Cl‑扩散系数的时变模型;引入系数#imgabs0#建立考虑再生骨料体积分数影响的Cl‑扩散系数时变模型;建立兼顾龄期与再生骨料体积分数影响的Cl‑浓度分布预测计算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得到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氯离子浓度分布。本发明能够预测不同龄期与再生骨料体积分数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11566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389219.0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条件质量约束的对象级地物样本自适应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土地利用数据产品,获取设定时间段内地物类型未发生变化的像素,形成土地利用类型像素图;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像素图,获取各地类样本的中心像素;以各类地物的中心像素作为代表样本点,结合样本尺寸以得到各类地物的样本区块,形成各类地物的样本集;基于各样本区块的多源特征,以样本可分离性和植被指数相关性值作为指标,评估样本集质量;如果不达标,重新获取各类地物的中心像素和样本区块,以生成新的样本集直至达标。本发明自动生成对象级地物样本集,较大程度上节省了计算成本,在保证样本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样本生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8015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68231.9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检测装置、制备方法、移动终端、系统和方法,检测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凹凸棒土,并对所述凹凸棒土进行酸活化,得到酸化凹凸棒土;利用TEPA浸渍法对所述酸化凹凸棒土进行改性,得到TEPA浸渍酸化凹凸棒土;将所述TEPA浸渍酸化凹凸棒土置于石英反应管中间,经高纯N2预处理后进行封装,形成气流进口和气流出口,得到二氧化碳检测装置。本发明能够提高公路隧道高温环境下二氧化碳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度,节约公路隧道二氧化碳排查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10767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51292.1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快速更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快速更换的支撑装置及方法,该支撑装置包括:自适应调整机构和控制单元和两排支撑组件。两排支撑组件中每排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纵桥向间隔设置的升降支撑机构;自适应调整机构设于升降支撑机构上方,自适应调整机构包括限位承托座和铰盖,限位承托座设于升降支撑机构的升降支撑杆上,铰盖可转动地与限位承托座连接,铰盖的支撑面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信号,控制升降支撑机构的伸缩,以保持桥梁梁段平衡。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移运过程中局部支撑点脱空,受力不均匀以及支撑点需人工进行钢板塞填,整体灵活性低、适应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43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347405.2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中人群分布检测与计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大量含不同密度人群的视频,制作数据集,所述数据集包括训练样本集、测试样本集及真实密度图;建立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深度神经网络;将训练样本集输入到深度神经网络,设置训练参数,利用损失函数进行训练,直至损失减小到一定程度且训练达到迭代最大次数,生成训练模型;将测试样本集输入至训练好的模型中,输出人群密度图,评估模型性能;用CFDP聚类方法对人群密度图进行点聚类来识别组群,快速得到组群的人数和位置信息。本发明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中人群分布检测与技术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有人群的区域,并且高精度的估计密集人群的人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17101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52631.9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锂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3K9/02 , B23K9/235 , B23K35/30 , B23K35/368 , B23K1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粘稠高韧性药芯焊丝的U肋内部仰位焊接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U肋端封板处开设仿形孔,打磨机器人从仿形孔进入U肋内部,沿着U肋长度方向对U肋和桥面板的内侧连接处进行打磨,完成后从仿形孔退出U肋;接着在U肋与桥面板的外侧连接处涂覆降温涂层;继而焊接机器人从仿形孔进入U肋内部,沿着U肋长度方向行走到末端,再向反方向移动,使用高粘稠高韧性药芯焊丝对U肋和桥面板的内侧连接处进行仰位补焊;最后对仿形孔位置进行填补,并做防锈涂装处理。本发明中能有效减少铁水下坠的现象,焊道形状和外观优异,没有夹渣等焊接缺陷的焊接部,进而提高增补内焊缝的连接强度和成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95857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569728.1
申请日:2020-06-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锂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维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U肋内部仰位施工的三段式双头机械臂同步调节装置,安装在移动平台上用于对从U肋内部对U肋与面板之间待施工区域进行仰位施工的施工机构进行调节,包括同时调节二个所述施工机构横向位置的第一调节机构以及调节高度位置的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移动平台上。本发明的用于U肋内部仰位施工的三段式双头机械臂同步调节装置中,设有同时调节二个施工机构横向位置的第一调节机构以及调节高度位置的第二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安装于第二调节机构上,调节装置能够同时对二个施工头进行横向位置和高度位置进行调节,提高调节效率、节省安装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57627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29036.7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F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翻转式自动复位限高架,包括:限高横联、升降手动葫芦、前横杆、后横杆,两根立柱,顶梁。限高横联通过手动葫芦和钢丝绳悬吊在顶梁下方的立柱之间,限高横联的前侧通铰链铰接前横杆,前横杆后侧与后横杆铰接,前横杆与后横杆之间还设置吸收后横杆翻转能量的弹簧,后横杆低于前横杆启限高作用,后横杆两端通过限位架与立柱可拆卸连接,立柱前后两侧通过斜撑与地面基础连接,组成限高装置。实现通过旋转缓冲释放撞击力和利用超高车辆撞击力的分力顶升后横杆的功能,以防略微超高的车辆被削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