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8759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76690.9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 , 上海电气燃气轮机有限公司
IPC: F16D4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低速保护功能的自动同步离合器低速同步方法:测定其临界转速区间为n1~n2转/分钟,设定同步目标转速为M转/分钟,且满足M>n2;先将输出端的转速提升至并保持在M转/分钟,然后将输入端的转速提升;在输入端的转速提升至n转/分钟,且满足n1<n<n2时输出端发生跳闸的情况下,将输入端的转速加速提升,且控制输入端的转速从n转/分钟提升至n2转/分钟所需的时间小于输出端的转速从M转/分钟降低至n2转/分钟所需的时间,使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转速在大于n2转/分钟的转速下相交。能够避免输出端和输入端转速在临界转速区间内相交,消除低速同步时损坏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152317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576071.X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 , 上海电气燃气轮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合循环汽轮机快速启动暖机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燃气轮机、发电机、自动同步离合器、汽轮机及暖机汽源,汽轮机包括高、中、低压缸,暖机汽源连接有通向高、中压缸的暖机蒸汽输送管道。该方法为:燃气轮机和汽轮机盘车运行;将燃气轮机转速提升至m转/分钟;向汽轮机内通入暖机蒸汽,使汽轮机转速提升至n转/分钟,且n<m;降低燃气轮机转速,自动同步离合器在燃气轮机转速降低至n转/分钟,且汽轮机转速有超越燃气轮机转速的趋势时自动啮合;汽轮机带动燃气轮机转动,开始暖机;当汽轮机中压转子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或暖机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结束暖机。可缩短冷态启动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87002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929297.4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IPC: F01D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17/00 , F05D227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转速汽轮机,包括具有第一转子轴的高中压缸和具有第二转子轴的低压缸,还包括一变速机构,变速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子轴相连接,变速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二转子轴相连接;当汽轮机的运行背压升高时,低压缸的蒸汽焓降 减少,变速机构用于降低低压缸的第二转子轴的转速n;当汽轮机的运行背压降低时,低压缸的蒸汽焓降增加,变速机构用于增加低压缸的第二转子轴的转速n。本申请通过变速机构改变汽轮机低压缸的转速,且使低压缸转速的变化量与汽轮机运行背压变化时所产生的低压缸焓降的变化量相对应,从而使得低压缸的速比始终在合理的设计范围内,进而保证汽轮机机组的安全运行,且还提高了汽轮机机组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2304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85377.7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 Y02P80/15 , F01K7/38 , F01D17/105 , F01K7/345 , F01K17/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级调整抽汽的热电联供汽轮机,包括一蒸汽透平,蒸汽透平上设有进汽口、排汽口和抽汽口,且抽汽口设于蒸汽透平的透平级之间,抽汽口与通向热网的抽汽管道相连接,在抽汽管道上设有第一抽汽调节阀;排汽口连接排汽管道,在排汽管道上设有第二抽汽调节阀。通过第一抽汽调节阀与第二抽汽调节阀的相互配合实现隔级调整抽汽,仅在蒸汽透平两个透平级之间设置抽汽口,避免了在蒸汽透平内部设置旋转隔板或调节阀来实现调整抽汽,节省了蒸汽透平透平级之间的跨距,可以设置更多的压力级,确保蒸汽透平的通流效率,提高了汽轮机组的内效率,并且有效降低了汽轮机的设计难度,简化了汽轮机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550796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81563.8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25/12 , F01D25/243 , F05D226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冷却在高温下工作的螺栓的冷却系统,所述螺栓用于连接两个法兰,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汽源、连接到所述冷却汽源的冷却汽母管以及连接到所述冷却汽母管并设置在所述螺栓的内部和/或外部的冷却汽管道,从所述冷却汽源流出的冷却汽流经所述冷却汽母管,然后流经所述冷却汽管道,以对所述螺栓进行冷却。利用本发明的冷却系统对在高温下工作的螺栓进行冷却,可以有效降低螺栓的实际工作温度,从而解决了在高温下工作的螺栓发生蠕变和应力松弛的问题,有效延长了密封件的大修周期,并且可有效降低螺栓材料等级,从而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306751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80335.9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热电联供汽轮机,包括高压缸、中压缸、第一低压缸和第二低压缸,中压缸的排汽口通过中低压连通管与第一低压缸、第二低压缸的进汽口连接,第一低压缸的排汽口连接第一凝汽器,第二低压缸的排汽口连接第二凝汽器;在中压缸与第二低压缸之间的中低压连通管路上设置有一控制阀组;高压缸、中压缸、第一低压缸和第二低压缸的转子单轴布置,依次连接,其中第一低压缸与第二低压缸的转子输出轴之间设置有一离合器。本发明在满足“以热定电”的大原则的同时,实现了对汽轮机内效率进行有效管理,可以根据热负荷的变化,尽可能的提升机组运行的内效率,使得机组在满足热负荷的同时,尽可能地发出更多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808666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276198.7
申请日:2012-08-03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解列式双缸汽轮机轴系支撑结构,包括高中压缸和低压缸,高中压转子与所述低压转子通过一离合器连接,离合器的一侧还设有一支撑轴承,支撑轴承套设在所述高中压转子或低压转子上。该轴系支撑结构除了在高中压转子、低压转子的两端分别设置轴承进行支撑外,还在离合器的一侧设有一支撑轴承,这样在离合器啮合时,使汽轮机的低压缸并列后,由于高中压转子、低压转子均由各自相应两端的轴承进行支撑,这样该支撑轴承就会形成一“轻载”轴承,这样就可有效满足离合器的使用要求,进而可有效保证这种在线解列式双缸汽轮长时间正常运行,提高在线解列式双缸汽轮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226574U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20427282.7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立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调相机组,由老旧的透平发电机组改造而成,包括发电机和盘车装置,发电机为透平发电机组中的发电机,且发电机的转子与透平发电机组中的透平的转子相脱离,发电机与电网相连接,盘车装置带动发电机升速并网。能够实现将老旧的透平发电机组改造成同步调相机组向电网输送无功功率,同时为高参数符合环保要求的新机组让出装机容量空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903704U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20567394.8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电气燃气轮机有限公司 , 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包括燃气轮机、汽轮机、与燃气轮机连接的第一发电机以及与汽轮机连接的第二发电机,燃气轮机与第一发电机之间设有第一离合器,汽轮机与第二发电机之间设有第二离合器,第一发电机和第二发电机均与变频启动装置连接。既能作为调峰电站高效运行,又能作为调相电站零排放运行,显著提高了运行灵活性,同时也提高了电站设备的可利用小时数,对电网的安全以及电网对新能源吸纳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相较单纯的调相电站或单纯的调峰电站具有明显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207920674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21846897.5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轮机旋转隔板调节结构,包括至少一组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安装在汽缸外部的油动机支架和安装在汽缸内部的固定套;油动机支架中穿设有横杆,其一端是用于连接油动机的连接端,另一端是穿入汽缸内部的驱动端,所述固定套中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有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所述第一摇臂铰接在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横杆的驱动端相铰接,所述第二摇臂铰接在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转动环的边缘相铰接。本实用新型仅横杆的局部露在汽缸外部以与油动机相连,其他部分均置于汽缸的内部,避免了与汽缸外部部件的干涉,使得旋转隔板的采用得以有效实现。(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