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4989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91672.6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所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现代农业智能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获取种苗特征量的三轴采集平台,其包括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第三输送机、三轴转运平台、处理箱和控制终端;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和第三输送机均至少局部位于三轴转运平台的行程范围内;处理箱位于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和第三输送机之间;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和第三输送机均具有第一称重模块和第一限位开关;处理箱具有灌溉模块、第二称重模块、3D结构光谱采集模块和高光谱成像采集模块,能够自动采集种苗表型三维数据数,并能利用对种苗叶片进行RGB光谱分析拍照,进行叶片氮磷钾营养元素及叶绿素数值采集,有利于工作人员将种苗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9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91461.2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所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IPC: G01N21/552 , G16C20/20 , G16C20/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光谱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高光谱成像仪采集葡萄串的高光谱图像,并扫描标准白板进行黑白校正,获取葡萄高光谱图像;构建葡萄的实例分割模型并对葡萄高光谱图像进行实例分割处理;基于葡萄高光谱图像,构建不同葡萄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模型;通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模型对实例分割后的葡萄高光谱图像进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得到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本发明能够在复杂场景中自动识别和分割出单颗葡萄,同时对图像中的多颗葡萄进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预测。本发明作为基于高光谱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检测方法及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检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72629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1769495.X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河源分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I视频处理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智慧农业技术领域。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对象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执行控制模块;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区域内实时视频和管理对象的实时位置;对象处理模块用于将视频中检测到的目标对象与现实中的管理对象进行匹配,通过目标对象的数据分析计算状态指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标记状态指数异常的目标对象,分析标记目标对象与其他目标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标记目标对象是否对其他目标对象的状态指数造成影响,将分析结果上传至管理后台,并接收管理后台传递过来的决策结果;执行控制模块用于执行决策结果,继续跟踪目标对象或控制亮灯进行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053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041750.7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
IPC: G16B50/00 , G16B50/20 , G16B50/10 , G16B30/10 , G06F16/21 , G06F16/215 , G06F16/22 , G06F16/24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入侵生物多组学数据库构建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生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公开资源收集处理得到入侵物种的基础参数信息,以及新闻、论文、书籍、法律法规等科普数据,构建入侵物种生物多组学原始和分析数据集,随后,构建入侵生物多组学数据访问规则,开发数据库网站,标准化收集中国入侵物种基础信息和危害信息,在补充我国生物入侵的物种数量、分布区域、扩散态势、危害水平等这些本底数据的前提下,能够提供多组学的信息存储和相关功能,为野外外来入侵生物调查和生态防控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0483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56623.9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肇庆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病毒rIBV‑Flag,所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病毒rIBV‑Flag是通过先将野生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毒株IBV‑p65分段扩增,得到1A片段、2B片段、3C片段、4D片段、5E片段后,将Flag标签插入5E片段,再将1A片段、2B片段、3C片段、4D片段、插有Flag标签的5E片段体外拼接得到插有Flag标签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病毒的全长cDNA,最后将插有Flag标签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病毒的全长cDNA经体外转录、电转得到的,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病毒rIBV‑Flag的构建方法及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病毒rIBV‑Flag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653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0368556.5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从鹅肠道中分离得到一株Slackia属细菌D‑W1,命名为Slackia sp.D‑W1。该菌株与Slackia属内其他菌株的平均核苷酸一致性分析(ANI)低于80.5%,属于Slackia属的一个新种。该菌株已于2023年3月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251。该菌株可将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代谢为几乎无毒的产物DOM‑1。该菌株的生和代谢DON的温度为32‑42℃,pH值为3‑10。该菌株可用于制备DON脱毒代谢酶、DON脱毒酶制剂和DON脱毒工程菌等,用于饲料加工、食品加工和畜禽养殖等。
-
公开(公告)号:CN11727451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570402.0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河源分中心
IPC: G06T17/00 , G06T19/20 , H04N23/90 , H04N23/6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多视角图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集目标植物的多视角图像;确定相机位置矩阵并构建多视角图像的点位矩阵;进行局部稀疏点云重建,得到稀疏点云体,进而在重建的稀疏点云坐标系下,计算得到相机重建点位的位置矩阵;计算所述重建点云序列到实际还原点云的旋转、平移、缩放矩阵,进而计算得到矫正后的被测物体稀疏点云,并进一步确定矫正后的被测物体稠密点云,即为通过设备采集多视角图像重建得到的被测场景图像;以所述相机位置矩阵为包围体,对所述被测物体稠密点云进行切割,去除所述包围体以外的点云,剩余点云即为被测植物点云。本发明能够提高数据采集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887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736056.9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 湖南师范大学
IPC: C12N15/53 , C12N9/02 , C12N15/10 , C12Q1/6888 , C12Q1/685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翘嘴鲌脂肪酸去饱和酶2基因及制备方法、检测试剂盒及应用,从翘嘴鲌的肌肉组织中分离、克隆的翘嘴鲌脂肪酸去饱和酶2(fatty acid desaturation 2,Fads2)基因,其cDNA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所示,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利用本发明中的翘嘴鲌脂肪酸去饱和酶2基因表达量的高低,可以初步鉴定不同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以为今后选育高不饱和脂肪酸的鲌鱼提供分子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05929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1718141.8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肇庆分中心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6/899 , A61K36/28 , A61K36/78 , A61K36/704 , A61P31/04 , A23K20/00 , A23K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菌组合物。它包括竹醋和鬼针草提取物,或竹醋和鱼腥草提取物,或竹醋和辣蓼提取物。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竹醋与鬼针草醇提液,竹醋与鱼腥草醇提液处理对大肠杆菌的抑制都具有协同作用,而竹醋与六种中药提取物的复配,在肠炎沙门氏菌抑制中都起到了协同作用。这说明竹醋与六种中药提取物复配之后,抑制细菌的作用强于单一的药物,大大加强了抑菌能力。可应用于制备抑菌药物或养猪业如猪饲料添加剂。
-
公开(公告)号:CN11613803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0295643.2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IPC: A01D4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名优茶嫩芽采摘的二次定位方法,包括:嫩芽初定位方法、嫩芽采摘点和采摘角度获取方法、以及嫩芽二次定位方法;采摘机器人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架上的第一相机与固定安装在末端执行器上的第二相机。该方法能够极大提高对于名优茶嫩芽采摘点的定位精度、以实现对于名优茶嫩芽的采摘,避免现有采摘机器人由于环境因素的干扰而出现错采、漏采以及对茶叶、茶树造成损伤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