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328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12816.3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茶树品种“丹霞2号”的SSR核心引物组合、试剂盒和应用。本发明利用SSR荧光标记检测技术,筛选得到3对SSR核心引物,这3对SSR核心引物可以将“丹霞2号”从其他茶树品种中快速鉴定和检测出来。本发明所公开的SSR核心引物组合能够对“丹霞2号”进行品种鉴定,克服了基于外部形态特征鉴定的不确定性,结果可靠直观,检测效率高,操作简便,同时也有利于“丹霞2号”这一品种的推广利用和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8764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92916.7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茶树品种“丹霞8号”的SSR核心引物组合、试剂盒和应用。本发明利用SSR荧光标记检测技术,筛选得到3对SSR核心引物,这3对SSR核心引物可以将“丹霞8号”从其他茶树品种中快速鉴定和检测出来。本发明所公开的SSR核心引物组合能够对“丹霞8号”进行品种鉴定,克服了基于外部形态特征鉴定的不确定性,结果可靠直观,检测效率高,操作简便,同时也有利于“丹霞8号”这一品种的推广利用和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7024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5330.3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采茶青分级装置,包括箱体、风机机组、传送机构以及筛选机构;所述箱体分为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上层结构顶部设有投料口;所述风机机组设置在上层结构侧面;所述传送机构设置在上层结构底部;所述筛选机构设置在下层结构;所述传送机构的一侧设有一级出料口,所述传送机构的另一侧设有用于连通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之间的进料口;所述筛选机构包括设置在下层结构内部用于筛选不同等级茶青的多个筛选滚筒,多个筛选滚筒呈锯齿状向下排列;所述下层结构的侧面在各个筛选滚筒所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不同等级的出料口。该装置在采茶机采摘之后,可以迅速对不同品级的茶青分开,为后续的加工奠定基础,提高了茶青分级效率,同时节约了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397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75348.2
申请日:2025-02-18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2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因调控技术领域的一种茶树转录因子CsATH1及其改良茶叶品质的应用,所述转录因子CsATH1的核苷酸序列来源于茶树基因组CsTGY14G0000594序列;本发明通过对茶树基因组序列的分析,采用特异性引物对CsTGY14G0000594进行扩增,成功克隆了其编码序列,CsATH1具有类似拟南芥ATH1的生物学功能,可以通过调控与开花相关的基因网络,抑制开花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4227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47019.8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A01G13/00 , A01G17/00 , A01C21/00 , C05F17/20 , C05G3/00 , A01N43/40 , A01N37/46 , A01N61/00 , A01N63/22 , A01N63/27 , A01N25/24 , A01P21/00 , A01P3/00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树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效防控茶饼病发生的茶园周年管理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控茶饼病发生的茶园周年管理方法,分别在3月、5月、7月喷施复合益生菌剂;在11月施用基肥。本发明所提供的茶园周年管理方法对茶树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与其他对照组相比,其嫩叶的颜色更加嫩绿,芽头更加整齐,嫩叶长度和芽头数量都有明显的改善。该方法对茶饼病也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防治效果明显优于现有技术的药剂。
-
公开(公告)号:CN118684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07901.8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C07K7/06 , A61K38/08 , A61P39/00 , A61P39/06 , A61P17/18 , A61P17/16 , A23L33/18 , A23K20/147 , A61K36/8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绿茶源肽类化合物在制备延长寿命和/或抗衰老的产品中的应用。经研究发现,绿茶源肽类化合物(TP1:LAEQAER;TP2:VECTIPK;TP3:DAYVGDEAQSK;TP4:MASLALK;TP5:LEPQVDS;TP6:RGNFHTM;TP7:ICASGKTY;TP8:VLDFEERQ)可延长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增强其抗热应激、抗氧化应激和抗紫外辐照的能力,且安全无毒副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绿茶源肽类化合物可通过抗氧化途径延缓D‑半乳糖致衰小鼠的衰老。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绿茶源肽类化合物可用于制备延长寿命和/或抗衰老的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661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62319.9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河源市仙湖茗露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用发酵设备,包括框体、发酵筒、氧气发生器,水蒸汽发生器和加热管,所述框体上还设置有电机、处理箱、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加热箱、分隔板、多个过滤板和通孔,茶叶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沉到框体的底部,并从第一连通管中进入处理箱中,二氧化碳与固体氢氧化钠反应,处理箱中的固体氢氧化钠潮解,生成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通孔移动,并从通孔进入处理箱的下端,加热箱对处理箱进行加热,使得进入处理箱中的溶液中的水蒸发,晶体析出,水蒸气从第二连通管进入框体中,可以减少水蒸气发生器水蒸气的产生量,节约能耗;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出,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05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115794.X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叶紫芽茶花青素相对含量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样品置于匀浆破碎仪上进行破碎并混匀;取待测样品加入提取液,使用容量瓶进行待测量定容;将待测样品置于超声振荡仪中进行超声振荡,获得纯度合格的提取液;调整超声振荡数据,判断花青素的溶出扩散速率合格;获取提纯过程中花青素纯度值;将花青素纯度值与预设纯度值进行比较;基于花青素纯度值计算模型对超声振荡数据进行调整;获得花青素纯度合格的花青素提取液;然后用酶标仪测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并计算获得花青素含量,可以有效的对花青素的影响因素包括超声振荡温度、超声振荡时间和超声振荡功率进行调整,以有效的满足花青素提纯的纯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6858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691028.5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 梅州绿盛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IPC: A23L2/02 , A23L2/52 , A23L2/60 , A23L33/105 , A23L33/125 , A23L2/46 , A23L2/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皮石斛百香果复配饮品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饮料生产技术领域,饮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5‑30份铁皮石斛、5‑45份百香果、0.05‑0.2份柠檬酸、0.4‑2份代糖、0.05‑1份稳定剂、400‑700份水。铁皮石斛和百香果经榨汁后,与其他组分经合理调配、杀菌、冷却后制得复配饮品。饮品中多糖、氨基酸含量高,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根据多糖、氨基酸含量的不同要求进行复配,营养价值丰富,风味独特,饮品贮藏时间较长,且能显著提高免疫力;充分利用铁皮石斛的各个部位,提高了铁皮石斛的综合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417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821522.3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颗粒型红茶的制作方法,涉及红茶制作领域,颗粒型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材、萎凋、揉捻、发酵、颗粒造型、干燥以及筛分,其中,在对茶叶进行颗粒造型时,每次压制的压力逐渐提高,分多次压制,在每次压制完进行抖散、解块以及烘干,并在烘干的之后根据湿润度的情况选择是否回潮,本发明中,在多次压制后,回潮的湿润度逐渐降低,使红茶中的香气的前体物质能够适当地转化,不易出现过度氧化的情况,从而形成更多的香气成分,在不断的加压中,使茶叶呈现颗粒圆紧的状态,由于茶叶包裹的较紧实,使得在储存的过程中,茶叶自身的气味释放的较慢,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颗粒型的红茶的保质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