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垃圾厌氧消化沼渣调理污水污泥的干化-焚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244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67934.9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湿垃圾厌氧消化沼渣调理污水污泥的干化‑焚烧方法。湿污泥储仓和沼渣储仓出料口分别通过污泥泵和沼渣泵连接污泥‑沼渣调理罐,污泥‑沼渣调理控制器用于分别给污泥泵和沼渣泵提供控制信号,污泥泵和沼渣泵按一定的流量分别注入污泥‑沼渣调理罐,搅拌混合均匀;污泥‑沼渣调理罐中调质污泥进入调质污泥干化机加热、干化;干化后的调质污泥储存于干调质污泥储仓,并通过输送机送入流化床焚烧炉进行焚烧,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用于余热锅炉生产蒸汽,蒸汽用于干化机干化调质污泥。本发明可以降低污泥干化能耗、减轻污泥焚烧过程结渣风险和控制气体污染物原始排放量,实现污泥和沼渣协同干化和焚烧,具有系统简洁和高效环保的特点。

    一种污泥焚烧飞灰的磷资源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1986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1403755.1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焚烧飞灰中磷资源回收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加热炉分段,将干燥段的水蒸气导入脱氯段,通过高温热水解反应完成产物脱氯;在氯回收塔内生成氯化钙进行循环使用;入炉前在飞灰/氯化钙原料中混入现有污泥焚烧烟气净化系统中的硫酸钠脱酸废液,在热转化过程中形成硫酸钙钠提升富磷产品的磷释放效果。本发明降低了污泥焚烧飞灰热转化产品中氯的含量,无需在工艺中加入大量得碱土金属氯化物,并可大幅提升产品中磷的生物有效性。

    一种综合管廊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8090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1610966515.6

    申请日:2016-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包括沿同一方向设置的管道舱、第一逃生通道、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管道舱靠近所述第一逃生通道的一侧开设有单向防火门,所述单向防火门与所述第一逃生通道之间设有第二逃生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管道舱之间设有进风装置,所述管道舱与所述排风通道之间设有排风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逃生通道、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在管道舱靠近第一逃生通道的一侧开设单向防火门,并在单向防火门与第一逃生通道之间设置第二逃生通道,形成了逃生通道全线布置的逃生安全系统,满足了较长距离无法设置直通地面的逃生口和通风口的地下综合管廊的逃生及天然气管道舱的通风要求。

    一种预制先张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0870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1610458755.5

    申请日:2016-06-23

    Inventor: 胡坚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先张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预张拉钢筋在地连墙构件里全长布置但非全长张拉,仅在拉力较大区域施加预应力,有利于作为围护结构的地连墙在支撑及地下室楼板的复杂换撑工况下发挥更有利的预应力作用。同时,预制先张预应力地连墙采用的预制的地连墙构件现场组装,因此在节省材料的同时也大大节省人工成本,以较低廉的成本获得更好的施工质量和速度,具有经济,简便耐用等优越性,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先张法施加预应力可以采用直拉的方式,这样就可以在地连墙构件截面上布置孔洞以节省材料。总之,预制先张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具有承载能力高、刚度大、抗裂能力强且用钢量、混凝土量都少的优点。

    兼具行洪、防洪的防汛装置及深潭浅滩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9698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010860108.3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的兼具行洪、防洪的防汛装置及深潭浅滩构建方法,涉及生态型河道构建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深潭浅滩构建方法无法保障河道的行洪能力的问题。防汛装置包括至少三块挡板及至少三根绳索,至少三块挡板沿河道横断面宽度方向连续排列,每块挡板的底端与锚固于河床的预埋件铰接,每块挡板的顶端贯穿一根绳索,且绳索的两端分别与河道侧壁活动连接。构建方法:沿河道横断面宽度方向在河床内锚固多个预埋件,至少三块挡板依次连续排列,每块挡板的底端与锚固于河床的预埋件铰接,每块挡板的顶端分别贯穿一根绳索,且绳索的两端分别与河道两岸侧壁活动连接。

    一种加载配重装置及其加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5344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610693380.0

    申请日:2016-08-19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加载配重装置及其加载方法,涉及预制构件的试验检测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加载试验方法适用范围有限,依赖固定的试验场地,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试验成本增加的问题。包括一钢筋混凝土压重反力架,它由竖向且相对设置的一对柱体,连接于柱体底端的若干系梁,横跨并固接于柱体顶端的码梁以及固接于码梁底部且与柱体平行的辅梁组成;以及固接于柱体外侧的若干牛腿。加载方法:将试验梁架设于支墩上,使试验梁位于钢筋混凝土压重反力架的两个柱体之间;将反顶装置搁置于试验梁和辅梁之间,并使反顶装置与辅梁之间预留有一间隙;通过反顶装置对试验梁实施加载,在柱体两侧的牛腿加载配重物体至最大荷载,观侧并记录反顶装置测得的数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