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焚烧炉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00646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981649.5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焚烧炉,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循环流化床焚烧炉用于干污泥混料焚烧线,循环流化床焚烧炉包括燃烧装置和粉碎装置,燃烧装置设有用于燃烧干污泥的燃烧舱;粉碎装置包括粉碎舱,粉碎舱连通于燃烧舱,粉碎装置还包括驱动件和粉碎组件,粉碎组件设于粉碎舱内,驱动件连接于粉碎组件并用于驱动粉碎组件转动以粉碎粉碎舱内的干污泥。粉碎装置通过驱动件驱动粉碎组件转动,粉碎组件将进入燃烧舱内的干污泥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干污泥进入燃烧舱内进行燃烧,有利于干污泥的充分燃烧,避免了传统方式中,干污泥在进入燃烧舱之前因污泥内部残留的水分再次产生结块,继而导致污泥在燃烧舱中受热不均、无法充分燃烧的缺陷。

    一种污水厂的泥水气协同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507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268286.0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厂的泥水气协同处理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采用纯氧技术对污水厂产生的污泥进行固定床控氧热解处理,同时实现结合污水预处理、污水生物处理、污水深度处理、污泥干化处理、污泥控氧热解处理、烟气处理的全面高效的泥水气协同处理,并简化烟气处理工艺,降低NOX、颗粒物、SO2的排放浓度,同步实现污水厂中碳、氮、磷资源回收与NOX等温室气体减排。该污水厂的泥水气协同处理方法,烟气处理仅需专用洗涤器及之后的除雾器,省却静电除尘或旋风除尘的预处理以及布袋除尘的二级除尘处理,从而减少工程占地,降低工程投资及其运行成本,便于整个烟气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

    污泥耦合固废焚烧器的排渣装置及焚烧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29374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47283.6

    申请日:2023-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耦合固废焚烧器的排渣装置及焚烧设备,排渣装置包括底台和活动水槽,底台设置于焚烧器的底部,且活动水槽设置于底台的内部且位于焚烧器的排渣口的下方;活动水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排出口,排渣装置还包括排水结构,排水结构位于活动水槽内的底部,排水结构包括温控记忆合金弹性部件和阻挡部件,温控记忆合金弹簧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活动水槽,温控记忆合金弹簧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阻挡部件;温控记忆合金弹簧部件随活动水槽内的水温变化发生伸缩,以用于牵引阻挡部件的移动并实现打开和/或关闭所述第一排出口。该技术方案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焚烧器采用水封式排渣无法有效调节水温的缺陷,避免对高温炉渣的降温效果变差。

    焚烧炉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32194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111638966.4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焚烧炉,该焚烧炉包括炉膛,焚烧炉还包括若干个可拆卸的换热件,换热件设置于该焚烧炉内,并且位于炉膛的下方,换热件将焚烧炉内的热量传递到焚烧炉之外。该焚烧炉通过换热件及可拆卸式的设计,能够根据污泥热值的变化进行拆卸和安装换热件,灵活地增减焚烧炉炉内换热面积,提升了焚烧炉应对污泥热值及入炉含水率波动的适应能力,提升焚烧炉的稳定性和适用范围,降低污泥干化焚烧的能源需求,有利于碳减排,也便于更换磨损严重的换热件。

    给料分配器及包括其的污泥干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42539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0268141.0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给料分配器及包括其的污泥干化设备,给料分配器还包括密封气囊,密封气囊贴合于壳体,密封气囊套设于传动轴并遮挡壳体与传动轴之间的间隙;给料分配器包括进气装置,进气装置与密封气囊连通,进气装置仅向密封气囊输入气体。传动轴穿设于壳体,密封气囊贴合于壳体的一侧并遮挡壳体与传动轴之间的间隙,通过向密封气囊中输入气体实现对壳体与传动轴之间的缝隙的密封。进气装置与密封气囊连通并向密封气囊,进气装置仅向密封气囊中输入气体,简化了进气装置与密封气囊之间的连接,减少了可能产生气体泄漏或引入外界水气和粉尘的环节,提升了密封的可靠性,降低了给料分配器对密封条件的要求,使得轴封的设置更为灵活。

    污泥输送装置及柱塞泵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3804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13395.4

    申请日:2023-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及柱塞泵,该污泥输送装置用于柱塞泵中,其特点在于,污泥输送装置包括驱动部和粉碎部,粉碎部的一端与驱动部的一端连接,驱动部的另一端用于与柱塞泵的主体的入口连接,驱动部包括驱动涡轮,驱动涡轮活动连接于驱动部内,粉碎部包括传动轴,传动轴一端连接于驱动涡轮,传动轴另一端伸入粉碎部,污泥进入粉碎部后,驱动驱动涡轮转动以带动传动轴转动。污泥从粉碎部流向驱动部,推动驱动部中的驱动涡轮转动以带动传动轴转动,污泥为传动轴转动提供动力,无需对传动轴转动额外提供动力,降低了能耗;同时传动轴转动在粉碎部内对污泥中的杂质进行粉碎处理,避免大颗粒杂质造成柱塞泵堵塞或者损坏。

    焚烧炉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2194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38966.4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焚烧炉,该焚烧炉包括炉膛,焚烧炉还包括若干个可拆卸的换热件,换热件设置于该焚烧炉内,并且位于炉膛的下方,换热件将焚烧炉内的热量传递到焚烧炉之外。该焚烧炉通过换热件及可拆卸式的设计,能够根据污泥热值的变化进行拆卸和安装换热件,灵活地增减焚烧炉炉内换热面积,提升了焚烧炉应对污泥热值及入炉含水率波动的适应能力,提升焚烧炉的稳定性和适用范围,降低污泥干化焚烧的能源需求,有利于碳减排,也便于更换磨损严重的换热件。

    一种污泥焚烧与碳化协同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096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44858.X

    申请日:2020-06-15

    Abstract: 一种用于污泥焚烧与碳化协同处理的方法,包括步骤:S1、接收脱水污泥后,泵送至污泥干化机,通过干化机对污泥进行干化;S2、经干化后的污泥通过污泥进料装置进入焚烧炉,空气经风机进入焚烧炉与污泥焚烧;S3、污泥焚烧产生的烟气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蒸汽送至污泥干化机;S4、污泥焚烧产生的部分烟气经除尘处理后进入碳化炉,用于污泥碳化;S5、碳化产生的热解气在高温下直接进入焚烧炉焚烧;S6、经余热锅炉后的烟气以及碳化利用后的烟气,进入烟气处理系统;S7、碳化产品经冷却后输送至碳化产品储存仓。本发明通过污泥焚烧与碳化协同处理,可扩展污泥热处理产品的应用途径,可充分利用污泥自身的热量进行碳化,简化了碳化热烟气处理环节。

    一种污水处理池内圆孔排风管臭气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9928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0966056.5

    申请日:2019-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池内臭气收集处理的圆孔排风管装置,包括圆风管和渐缩管,所述圆风管包括圆风管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所述圆风管第一管体的管径,第二管体的管径,第N管体的管径视实际工程需要。上述圆孔排风管装置内的风速和压力分布均匀,在不同工况下,所述圆孔排风管装置均能将池体内臭气均匀排出,避免了因排风管道过长,导致排风不均匀、无法保持池内负压、臭气外溢的情况。本发明降低了圆孔排风管的施工难度,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池体内臭气收集的均匀性和有效性,提升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环境、减少了对污水厂周边环境的污染。

    污泥输送装置及柱塞泵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53804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513395.4

    申请日:2023-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及柱塞泵,该污泥输送装置用于柱塞泵中,其特点在于,污泥输送装置包括驱动部和粉碎部,粉碎部的一端与驱动部的一端连接,驱动部的另一端用于与柱塞泵的主体的入口连接,驱动部包括驱动涡轮,驱动涡轮活动连接于驱动部内,粉碎部包括传动轴,传动轴一端连接于驱动涡轮,传动轴另一端伸入粉碎部,污泥进入粉碎部后,驱动驱动涡轮转动以带动传动轴转动。污泥从粉碎部流向驱动部,推动驱动部中的驱动涡轮转动以带动传动轴转动,污泥为传动轴转动提供动力,无需对传动轴转动额外提供动力,降低了能耗;同时传动轴转动在粉碎部内对污泥中的杂质进行粉碎处理,避免大颗粒杂质造成柱塞泵堵塞或者损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